中早熟线椒新品种一线天的选育

时间:2022-05-27 04:02:49

摘 要:一线天是以L08-130-5为母本,以L08-404-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线椒一代杂种。持续坐果能力极强,果实为长线椒,单果质量25~30 g,纵径25~29 cm,横径1.5~1.7 cm。果形顺直,青熟果深绿色,果实光亮,老熟果红色鲜亮,辣味香浓,品质佳,耐贮运,椒条一致,商品性好。耐热、耐湿,抗病毒病,中抗疫病。持续收获期长,绿红果兼收,适宜多N加工,鲜食或作酱均可。一般每667 m2产鲜椒3 500 kg左右,适于南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关键词:线椒;一线天;选育;一代杂种

我国的辣椒种植面积已达125.1 hm2,在蔬菜种植面积中,仅次于大白菜,位居第2位[1],且类型和品种很多,有各类线椒、朝天椒、牛角形泡椒、灯笼形泡椒、羊角椒等。其中线椒因辣味浓,口感好,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加工制酱,深受嗜辣区域人们喜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要种植有四川的二金条、陕西的8819 、河北德鸡泽椒等常规品种[2],杂交品种有辛香8号、香辣4号等 。但这些品种在产量、抗性、果实形状、广适性等方面存在不同缺陷。为此,选育产量较高、抗性好、条形美观一致、适应性广的线椒新品种非常重要。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选育及特性

一线天母本L08-130-5是2002年从四川引进地方品种二金条线椒,经7代单株选育而成的稳定、丰产、耐湿、抗病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该株系中早熟,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植株生长势强,开展度较大,节间中长,叶片较小,连续坐果能力强,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深红色,细长羊角形,单果质量25~30 g,果实纵径25~28 cm,横径1.3~

1.8 cm,肉厚0.25 cm;味辣香浓,果柄下微褶皱,果面光滑、顺直,抗病毒病,耐青枯病及疫病。

父本L08-404-6是1999年由贵州地方干椒优良品种中,经6代自交纯化系统选育而成的稳定优良自交系。该自交系耐热,抗病毒病,耐青枯病及疫病。早熟,始花节位为第8~9节,植株偏矮,开展度较大,叶片很小,青熟果为绿色,老熟果为红色,纤细羊角形,单果质量18~25 g,果实纵径25~

29 cm,横径1.3~1.7 cm,肉厚0.15 cm;果面光滑,顺直,味辣香浓,品质佳。

1.2 选育经过

2009年冬季在海南配制杂交组合,2010年春季在合肥大棚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组合L08-130-5×L08-404-6表现连续坐果能力强,椒条顺直,上下层果实差异较小,色泽油亮。同年7~9月在云南、海南、陕西等地多点进行区域试验,2011-2012年在合肥、山东、陕西、四川、新疆、甘肃、贵州、海南、云南等地进行生产示范。现已推广到安徽、山东、陕西、新疆、甘肃、河北、海南、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累计推广面积达到

150 hm2。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①品种比较试验 2010年春季在合肥丰乐种业双墩试验基地大棚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4.5 m2,对照为辛香8号(CK)。每小区种植26株。结果表明,一线天前期667 m2平均产量1 758.2 kg,总产量3 560.6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增产16.3%和14.7%(表1)。

②区域试验 2010年分别在云南、海南等5个点进行保护地区域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20 m2,均以辛香8号为对照,行距65 cm,株距30 cm。试验结果表明,一线天前期产量平均为1 916.2 kg/667 m2,总产量平均为

3 212.6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增产14.7%、13.6%,各试验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2)。

③生产示范 2011-2012年分别在合肥、山东、陕西、四川、甘肃、新疆、海南、云南、贵州9个点进行大面积露地生产示范,各点均以辛香8号为对照,试验除测定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外,对综合农艺性状进行了记录及评价。一线天2 a前期产量平均为1 939.8 kg/667 m2,2 a 667 m2总产量平均为

3 533.8 kg,比对照分别增产12.4%和10.1%(表3)。一线天在9个点示范种植中,突出表现为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上下层差异小,转色速度、成熟果光亮程度、果形美观顺直程度均优于对照。

2.2 抗病性

根据多点区域试验田间调查结果,一线天病毒病病情指数为17.28,发病率为37.04%,达到抗性标准,对照辛香8号病情指数为20.69,发病率为48.29%,病毒病发病率比对照低30.35%,对炭疽病病和疫病有较强的抗性。

3 品种特征特性

一线天为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一般为55~65 cm,株幅50~60 cm,持续坐果能力极强,节节有果,果实为长线形,单果质量25~30 g,纵径25~29 cm,横径1.5~1.7 cm。果实光亮,果形美观顺直,上下层果实一致,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鲜亮,辣味香浓,口感好,品质佳,耐贮运,商品性好。耐热、耐湿,抗病毒病,中抗疫病。持续收获期长,绿红果兼收,适宜多种加工,既可鲜食,也可制作辣椒酱。丰产,一般667 m2产鲜椒3 500 kg左右。适于南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4 栽培要点和适应区域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熟保护地栽培于11月上旬冷床育苗,或11月下旬12月上旬电热线快速育苗,翌年2~3月中下旬7叶1心定植,每667 m2保苗3 200株左右;小拱棚栽培于3月上中旬定植,每667 m2保苗3 300株左右;露地栽培4月中旬定植,每667 m2保苗3 500株左右。重施基肥,勤追果肥。为确保高产稳产,门椒最好不要留果。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促进坐果生长。适宜南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参考文献

[1] 周群初,李永红,何青,等.优质中熟线椒新品种辣丰三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15(6):10-12.

[2] 黄新根,黄永根,黄小毛,等.辣椒新品种辛香8号的选育 [J].辣椒杂志,2010(1):12-13.

[3] 张秀荣,张延安,化娟莉.辣椒新品种香辣2号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3(3):6-7.

上一篇:白玉翠黄瓜早春大棚优质高产施肥技术 下一篇:CAC修订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卫生操作规范拟稿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