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变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时间:2022-05-27 03:00:23

地形变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大比例尺矢量地形图边界管理

前期数据整理工作划分了1∶500、1∶1000地形图计划成图范围,按照无缝衔接的原则,实现了现有数据的入库工作。但由于后期管理不善,各比例尺地形图的实际成图范围未能与已经划分好的1∶500、1∶1000地形图计划成图范围进行无缝衔接[2]。针对以上情况,设计“地形修测边界管理”功能模块,对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边界进行管理。“地形修测边界管理”的工作流程如下:①按照《南京市矢量地形图更新维护方案》绘制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实际成图范围;②将1∶500、1∶1000计划成图范围线、实际成图线范围导入“一张图”;③根据修测成果,动态维护实际成图线[2]。

2图斑管理

图斑的来源主要有年度影像比对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地形变化两种。现有图斑的勾画和入库主要是通过在采编软件中按照统一要求勾画并通过文件上传入库的方式进行。勾画要求有图例要求、元素要求、层次要求等。这种勾画方法对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因图斑未与“一张图”进行叠加显示,导致图斑的后期管理和操作无法实时监控,需要工作人员在图斑库和“一张图”进行上切换。为此,设计了图斑管理模块,在“一张图”上勾画图斑,并经过规范化检查后进行入库。勾画完成后生成图斑号作为该图斑管理的来案号,实现了在“一张图”上勾画、展示、维护图斑的效果。勾画完毕后,填写该图斑的相关属性信息,如用地类型(住宅小区、公用绿地、交通道路、军事用地、河流水系等)、区划、拟安排的队伍等,如图1所示。这种管理模块主要有以下的优点:①能够规范作业要求,不规范的图斑范围不得上网,避免了图斑划定的不统一,便于工作人员检查与督促;②在“一张图”上实时管理和监控图斑的变化,便于工作人员掌握修测进度,合理安排修测计划;③便于统计分析,勾画检查完毕的图斑可按区域面积实时统计;④各区作业人员水平层次不齐,现有图斑的勾画方法是在Microstation中实现,数据采编完毕再入库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该方法可以降低作业门槛,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图斑号的命名采用“修测拼音首字母+区划+年份+作业队+流水号”的方法表示,如图2所示,在XC022015010001中,“XC”表示修测,“02”是玄武区,“2015”是年份,“01”是作业队编号,“0001”是流水号。

3系统实现

3.1开发环境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的地形修测管理系统采用B/S构架,以AdobeFlashPlatform作为开发平台,AdobeFlexBuilder4.7作为开发工具,数据库选用OracleSpatial11g[4],GIS数据处理采用FMEServer2013[5],瓦片地图服务采用多层体系架构设计,可以增加应用系统的可伸缩性和灵活性[6]。3.2系统功能3.2.1地形数据签出由任务下达部门在“一张图”中对修测范围内的地形进行统一签出,将图斑号作为来案号,管理图斑和案件,按计划安排对图斑进行修测。3.2.2图斑的动态更新(1)任务下达部门下达任务:启动修测案件时,将图斑编号作为来案号生成案件,将案件与图斑编号(唯一标识码)相关联,提交至下一岗位。如是日常案件,队员应根据待修测范围在“一张图”中进行勾画,报计划科入库,再将图斑编号与日常案件相关联。(2)图斑范围的更新:修测案件上网后,可根据情况进行以下两种范围的更新:一是按照将切图范围自动更新初始范围;二是上传修测范围更新初始范围。初始的范围进入历史库,修测范围上传页面,如图5所示。3.2.3修测进度实时管理在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业务系统中,利用netoffice流程,把业务流转与“一张图”中图斑相关联,图斑状态随业务流转而变化,在“一张图”中实时更新修测进度,实现任务下达部门对修测进度的实时监控与管理。3.2.4结果统计地形修测结果以报表的形式适时统计、分析,包括修测图斑面积统计、完成面积统计和修测进度统计等,如表1所示。

4结论

基于“一张图”平台设计实现了地形修测管理系统,在一张图平台中对地形修测图斑进行勾画、迁出、更新、入库,完成了对图斑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规范了修测工作的作业要求,避免了在不同的系统中重复操作,降低了作业人员的技术门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更好开展地形修测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但系统中业务的流转是基于南京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的netoffice平台,系统的通用性方面存在不足,今后可在地形修测管理的通用性、图斑的精细化勾画等方面进行研究。

作者:郑中仁 叶君 单位: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上一篇:广告文案创作中儒家文化的运用 下一篇:寝室文化推动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