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教学实践与体会

时间:2022-05-27 02:49:22

《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教学实践与体会

摘要:《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作为生物安全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其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合理运用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文章从教学文件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手段的探索以及考核方式的完善等角度探讨了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

Abstract: Invasion Biology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Alien Species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mpulsory course of Bio-safety discipline.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aching files, exploring of the innovation methods and the perfection of the exam modes were discussed.

关键词:创新教学;教学改革;生物入侵

Key words: Innovation teaching;teaching reformation;invasion biology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208-01

0引言

生物安全本科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新上的本科专业,该专业是在植物保护、动植物检验检疫等有关专业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是生物安全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主要讲授生物入侵的基本概念、外来物种入侵扩散过程与机制、国内外生物入侵的发生、预防与控制现状以及重要农林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成因、危害现状及预防控制措施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和全面掌握生物入侵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生物入侵的发生、预防与控制现状及其研究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因材施教,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合理的课程定位在课程建设和培养的学生质量上具有重要导向作用[1]。根据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结合本校生物安全专业的特色,本课程确定了教学内容,全部内容共分为八章,分别为绪论、生物入侵的适应性进化及其影响、外来种入侵对土著种的影响、群落的可侵入性、外来物种入侵扩散过程与机制、快速进化与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和控制、重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治理等。共5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0学时,自主实验10学时。

2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优势

2.1 教学周历教学周历是我校实行的督促和监督教学过程的重要文件之一,每学期初由任课教师根据教案与讲稿内容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教学基本情况做出整个课程的教学安排,督促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教学过程做到有条不紊、按计划地进行。

2.2 教案教案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编制的教学具体方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2]。课程教学小组经过对教学内容的探讨和对教案的深刻领会,完成了《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教案的撰写,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经过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和验证,表明该教案比较符合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的实际教学,既克服了以往讲课随意性、缺乏艺术性的缺点,同时也保证了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2.3 讲稿讲稿则是在教学前所写的底稿,是教师备课不可缺少的教学文件之一。讲稿是对教案的细化,讲稿要体现教案的思想,但是又要比教案更加详细,完整[3]。只有具备了完整的讲稿,才能保证授课过程的顺利与熟练。本课程的讲稿是课程负责人将电子版打印为纸质文件,并在讲授过程中及课后对其进行完善和修改,适时加入新的观点和内容,以供下次借鉴和使用。

2.4 多媒体课件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使得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得以形象化、趣味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使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本课程从开设之日起便启用了多媒体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建设和完善。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充分利用入侵生物的有关音像、Powerpoint幻灯片、网络动画等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课件的使用,提高了教师在单位时间内传授知识的信息量,并且通过声像图的应用,提高了传授知识的趣味性和效率。每次教学前,都应及时补充新知识和内容,提高备课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3提倡创新教育,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作为生物安全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在本科生的第五学期开设,而这个学期恰好是学生刚刚结束了基础课的学习,正对专业课感兴趣的时期。课程组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3.1 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重点介绍生物入侵的概念、原理,积极实行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有全面、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可促进师生的互相交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学效果印象深刻。

3.2 让学生走上讲台这是笔者近年来总结并实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开学之初就提前告知学生本课程将分出1/5的课时由学生围绕本课程,不限题材,自主选题、收集资料,制作PPT课件,走上讲台进行讲授,让学生和老师体会角色互换。课件讲完之后,再由其他同学就所讲内容进行提问,最后由任课老师就该内容做总结,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势,又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实践表明这样的手段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3.3 注重实践教学尽管实验课时并不多,但课程组高度注重实践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应用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创新能力和科研技能。例如安排校园杂草群落调查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校园地图自主设置考察路线,对发现的杂草的种类、数量进行详细记录,并将拍照存档,针对校园出现的入侵杂草进行重点调查,给出精确的坐标,并拟定防除措施。同时给出正在进行该方面科学研究的教师联系方式,让学生以2-4人为一小组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如豚草、福寿螺的综合防治等课题,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灌输在科研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不断的探索和发现问题,经过小组同学相互讨论或请教教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思考、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4完善考核方式

传统的闭卷笔答式考核,能够促进学生的记忆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是本课程一直采用的考核方式。但是单单依靠这种方式不免有些局限和不足,因此考核被分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10%,由学生出勤、回答问题等环节构成;实验成绩根据学时分配占20%,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进行考核;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占总成绩的70%。

参考文献:

[1]李谷成.农业经济学:课程定位与体系重构[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45-48.

[2]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M].1999:1778.

[3]张鹏,王臻臻.课堂教学设计[J].法制与社会,2010,(1):239.

上一篇:基于Web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融合电力企业文化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