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产养殖规划刍议

时间:2022-05-27 02:42:29

农业水产养殖规划刍议

重点建设项目

外向型罗非鱼养殖示范基地生产全过程采用绿色饲料并进行水质检测,应用科学的鱼病防治体系(环境改良、疫苗防疫、药物防治、科学管理、优化养殖结构、品种选择),通过生物方法改良水质,构建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注意水产养殖与环保的关系,突出渔业机械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罗非鱼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并在引进推广新品种过程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生产和加工领域通过美国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注册实行科学养鱼,领取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验证证书,保证养殖的罗非鱼是无公害食品,个体大,肥满度高,适合加工制成鱼片。该基地作为水产品加工企业稳定的原料来源和生产基地,与种苗繁育中心和现代化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产业对接,形成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1]。现代化罗非鱼繁殖基地以新建的水口镇和赤坎镇罗非鱼良种场为基础,按照国家良种场建设和现代化生产规范要求,建设现代化的罗非鱼良种场2个,依据科学的原则构建现代化的室内恒温孵化工厂及其配套设施,扩大良种鱼苗的生产规模,利用水产良种场的良好资源和区位优势,选育、引进优良亲本,建立亲本库,从根本上优化种质,然后向周边其他11个乡镇推广和供应良种,以促进开平渔业尽快实现良种化[2]。同时,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标准,运用HACCP技术,人工控制关键点,开展标准化生产。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增加科研投入、开展技术合作进行品种改良提纯,对亲鱼进行提纯复壮和严格的选育,避免因近亲、小群体繁殖造成的种质退化。在繁育过程中严格水质检测和病害防治,完善恒温育苗系统和循环水处理系统,全面提高繁育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确保品种的质量和优势。对罗非鱼,应重点引进尼罗罗非鱼和澳大利亚罗非鱼原种和不含卵孵化的罗非鱼新种,以更新现有亲鱼和提高苗种生产能力。同时建立相应的区域性保种基地和繁育基地,通过保种和扩种,使现有的罗非鱼种质得到更新。在潭江沿岸水口、赤坎、塘口、百合、沙塘镇建立健康规模养殖基地达到50个,规模化养殖率达到40%,优质罗非鱼出口量达到3.5万t。辐射带动周边8000hm2养殖水面,用3~5年的时间形成一个集良种生产、无公害生产、水产品加工转口贸易于一体的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名特优新品种养殖示范基地建立名特优新品种养殖示范基地,对促进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坚持以保护和提高养殖品种质量为中心,加强苗种质量监督,大力发展无公害优势水产品,推进养殖品种良种产业化建设,提高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全面提升水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具有积极的作用。完善水产品良种繁育体系,按照引进、选育、保护、开发并举的方针,建立、健全从源种到扩繁的主要水产良种繁育体系。水产业以发展名特优新品种为突破口,加大名优新水产品良种引进繁育推广力度,重点抓好市级水产良种场基础设施以及本地优势品种广东鲂、花鳗鲡和华南鲤等良种工程项目建设,对常规养殖鱼类进行选育或更新。同时积极引进和推广一批市场潜力大的后续优势品种,如中华鳖、金钱龟、桂花鱼、斑点叉尾鮰、河蟹、苏氏芒鲶、长吻鮠、俄罗斯鲟等品种,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积极开展新品种的引进、繁育攻关,扩大优质鱼养殖面积,使品种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协调发展。

在广东,锦鲤是一个极具市场前景的朝阳产业。建立集繁育、养成为一体的养殖基地,占地67hm2,包括新品种引进区、繁育孵化区、成鱼养殖区及亲鱼培育区。并以此为核心区,向周边辐射发散。核心区内设置锦鲤主题公园,定期举办锦鲤大赛和拍卖会,以此推动锦鲤文化在开平的发展。该示范区直接安排当地农民200人就业,并且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向农户提供种苗及代销等服务,带动当地锦鲤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当地农户增收致富,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吸纳优秀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一种探索模式。带动当地锦鲤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如水族设备、观赏鱼饲料等行业。承办全国性的锦鲤大赛与若鲤大赛,这将极大地拉动当地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潭江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平市境内潭江及其支流总面积2866hm2,是渔业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潭江河是亚热带鱼类栖息、繁殖的天然场所,生长在潭江的鱼类有50多种,种群较多,较名贵的有华南鲤、广东鲂等20多个品种,开平市“龙塘湾鲤鱼”、“赤坎鲂鱼”久负盛名。建立潭江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对潭江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潭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维护流域生态平衡,保护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潭江赤坎江南桥至百合合山桥段建立潭江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面积500hm2,主要保护品种为广东鲂和花鳗鲡。继续对潭江河段进行增殖放流,并建设永久性的放生台;开展野外调查和研究,查清保护区水域的水质状况、主要水域河道地形及底质和水文状况、主要珍稀鱼类和特有鱼类及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现状、其他水生生物资源现状;根据潭江渔获物的结构和人工放流品种在渔获物中的比重、人工放流苗种的回捕率统计等资料,制订并实施以自然繁殖和幼鱼保护为主(即强化渔政管理)、以人工放流合适品种为辅的江河鱼类资源综合人工增殖技术路线;设置人工鱼巢和野生鱼类繁育基地;同时加大对保护潭江和水生生物的宣传力度,建立青少年教育活动场所,提高人们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潭江河流域的和谐发展。现代化的水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市区的长沙街道新建占地13hm2的现代化的水产品加工厂,和一批储藏、包装和运销的相关配套企业,进行水产品精深加工,该企业具有较大的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对当地水产业结构或产品结构调整起到骨干带动作用,主营产品符合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较大,预期效益好。实行标准化生产,主要产品申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该企业以开平的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作为稳定的加工原料来源和固定的生产基地,并与生产基地的农户建立起利益连结机制,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该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带动江门及周边市、县、区一大遍养殖业的发展,解决渔民“产品多了卖不掉,价烂不赚钱”的问题,同时以加工规模促生产规模,增加本区渔业发展的规模效应。政府每年配套相关资金,扶持该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厂房扩建、养殖基地建设、水产品质量认证及包装、保鲜、储藏和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主要产品定位为浅去皮罗非鱼片和深去皮罗非鱼片,加工规格瞄准国际市场5/7鱼片的需求量。出口市场为美国、欧盟、非洲、中东、日本等。采用全自动罗非鱼开片、修整线、全自动鱼片去皮机、鱼片及活鱼、手动发色柜、自动真空封口机、自动螺旋式和钢带输送式速冻隧道、自动金属探测仪、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度计、质普仪等先进设备,采用木烟发色、Co发色、臭氧消毒、低温速冻、超低温速冻等精深加工工艺,生产全过程严格执行国际通用的《HACCP管理体系》标准[3]。同时,积极开发有市场前景的水产品,如鱼糜、鱼丸制品、腌熏制品、水生植物饮料、鱼皮制革等;积极开发分割、预冷、速冻、精细包装技术[4]。

公共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水产病害与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在市区的长沙街道建立水产病害与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并在各乡镇设立渔业环境监管站。进一步完善渔业环境、水产品病害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使各类监测系统形成网络体系,逐步提高渔业环境监测和水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加快推进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水产品疫病监控,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渔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监测,以绿色生态的理念促进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开展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水产品品牌创建等工作,推进渔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渔业生产的标准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和水产品营销的品牌化。实现渔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渔民增收与资源利用的协调统一,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5]。积极推动开展绿色水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等工作,特色和大宗品种都需建立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使无公害水产养殖占有率大幅提高,以全面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开平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化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队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班,强化水产从业人员在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产品认证、水产品病害测报、水生动疫病预防与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等方面的技能,强化水产养殖病防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渔民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和天然饵料,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体和生态环境,投喂无公害饲料,运用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免疫刺激剂作为新的防病治病新手段,少用化学药物禁用其他一切违禁药物,使开平市的水产品90%达到安全生产,符合出口的要求。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渔业协会)+渔民”的生产经营模式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社(渔业协会)+渔民”的生产经营模式,以绿色水产品为主打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组建水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在产供销和科研方面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产、加、销相互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机制和产业格局,促进渔业产业升级。以政府引导和渔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组建渔业合作社这一经济实体,几个专业化服务队成为合作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育苗专业队、生产专业队和技术专业队。另外,渔业协会作为民间社团性的经济组织,起到政府与行业企事业单位以及渔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该模式以整合成员资源和维护成员利益为导向,利用分散的社会资源沟通、整合、协调成员的经济行为,维护成员利益,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合作社的基本职能包括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经济职能是通过联合购买降低生产资料成本,通过集体销售增强市场谈判力,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和维持销售市场稳定,通过合作社内部的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而社会职能包括通过社员内部的要素合作来分担市场和自然风险,同时技术推广和培训等[6]。渔业合作社构造“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格局,通过统一苗种、统一饲料、统一药物、统一养殖模式、统一产品品质标准的“五统一”管理,带动广大渔民发展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养殖,与龙头企业间长期建立良性的供销关系,扩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致富渔民的效应。在这种模式下,渔民与合作社的关系为:鱼池的使用权入股到合作社(不养鱼的农户不予入股),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合作社归入股渔民所有,渔民返聘到合作社务工(加入专业服务队)。渔民拥有的大量渔业机械和设备也可入股。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品种-品牌-产业”的联动效益以出口罗非鱼为切入点,大力推广该品种的高效养殖模式,优化其产业结构,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大力实施水产品品牌战略,提高水产品品质,维护品牌的信誉,形成“品种-品牌-产业”的联动效益。

加强开平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和场地认证力度,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开拓超市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举,通过举办渔博会和罗非鱼节等有效载体以提高水产品品牌知名度。水产科技培训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及相应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科技含量及整体素质,加快养殖渔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快实施“科技兴渔”战略,促进渔业技术进步。加强对养殖品种的人工育苗育种技术、鱼类良种选育技术、病害防治与快速诊断技术、健康养殖与集约化养殖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进一步建立健全水产科技培训推广服务体系,重点加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坚持科技下乡,带领基层加强技术推广网络建设。积极做好水产技术培训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技术培训和知识讲座,全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快培育新型渔民,加强渔民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对渔业先进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大力推广先进养殖新技术,推广良种良法,不断提高渔民的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品病害防治技术水平,加大名优新水产品良种引进和繁育推广的力度。大力推广先进渔业科技,使渔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渔业科技贡献率,全面推进科技兴渔战略的实施[7]。培育或引进龙头企业,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渔业产业化经营,要突出3点:一是要加快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可以是水产品市场、科研及技术推广单位、中介组织、加工企业、名特优苗种基地等。发展龙头企业的方式,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入股、引资等方式创办新企业,也可以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改、扩建、兼并、联合,围绕主导产品,突出主业,尽快扩大规模,走“品牌加规模”的路子,增强辐射带动能力[8]。二是要加大扶持力度。龙头企业承担着带动渔民生产、增收的任务,龙头企业的兴衰关系着渔民的利益,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渔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渔民。三是要以渔民得利为目的,完善利益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按市场经济法则,通过合同契约、资产参与、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形成利益纽带,使龙头企业与渔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使渔民真正得到实惠。

作者:杨慧荣 章家恩 刘丽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上一篇:构建数字渔政监管平台综述 下一篇:海洋生态保护的规章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