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煤中配入粘结剂生产优质焦炭的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2-05-27 11:43:50

炼焦煤中配入粘结剂生产优质焦炭的研究与应用

一、前言

为扩大炼焦煤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提高弱粘结性炼焦煤的配量,降低配煤成本,改善焦炭质量,我厂进行了在炼焦煤中直接加入粘结剂生产优质焦炭的试验研究,并在生产中成功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配入粘结剂后,焦炭质量指标明显提高,配煤成本大幅降低。

二、配加粘结剂的可行性研究

1.技术原理

煤的热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具有粘结性的煤在热解过程中都有胶质体形成。煤粘结性的好坏取决于胶质体的数量,流动性和半焦形成前的热稳定性(可由胶质体的温度范围来体现)。配煤中加入粘结剂,可提高配合煤流动度,促进焦炭结晶的成长,改善焦炭的结晶性和显微组织,同时增加煤容惰能力,因此,它们可以部分替代强粘结煤或增加炼焦中不粘结煤的用量。

β树脂是粘结剂中溶于喹啉但不溶于(甲)苯的组分,是中、高相对分质量的稠环芳烃,粘结性好,是粘结剂中起粘结作用的主要成分,粘结剂的β树脂决定着其粘结性能。一般认为,β树脂含量越高,粘结剂质量越好,β树脂对于增强粘结剂的粘结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间相(液晶)理论,,以芳香族为主要成分的粘结剂能生成液晶化合物,粘结剂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适量添加此类粘结剂可提高焦炭的各向异性程度。同时,配合煤中含有适量的高煤化度瘦煤,可提高焦炭的各向异性程度。

2.炼焦煤资源质量状况及配煤结构

2.1炼焦配煤结构

我厂炼焦配煤主要以肥煤、焦煤、1/3焦煤为主,气煤、瘦煤配量少,优化配煤实验研究、配煤结构等存在较大差距,配煤成本高、焦炭质量指标较差。具体配煤结构见表1:

配煤结构 表1

由表1可看出:在粘结剂未配入前2009年至2011年,我厂炼焦配煤中:资源少价格高的肥煤、焦煤、进口煤配比高达68%,而价格低的瘦煤、弱粘煤配比仅占总配比的6%。为此,进一步优化配煤结构、扩大炼焦煤资源的研究与实践势在必行。

3.添加粘结剂(NL)的实验室试验

3.1单种煤添加粘结剂试验.

第一阶段:在粘结性较差的瘦煤、1/3焦煤、焦2煤、弱粘煤、无烟煤中分别加入3%和5%的粘结剂,进行实验室实验,研究粘结剂对单种煤的粘结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如表2

单种煤配入粘结剂后质量变化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配入粘结剂后1/3焦煤、焦2、瘦煤的粘结性均有所提高,特别是1/3焦煤、焦2煤的胶质层厚度Y值、瘦煤的粘结指数G值提高幅度较大;另外观察以上单种煤的胶质层厚度测定曲线,发现由于煤粘结剂的存在,单种煤的胶质体产生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提前,1/3焦煤、分解温度由加热后50min的270℃提前到30min的250℃,最大胶质层厚度产生时间由加热后150min的610℃提前到120min的520℃;焦2煤分解温度由加热后60min的340℃提前到50min的310℃,最大胶质层厚度产生时间由加热后130min提前到115min,胶质层最大厚度产生温度由550℃降低到505℃;瘦煤分解温度由加热后90min的430℃提前到50min的270℃。实验结果证实我们选择的NL粘结剂,对进一步提高单种炼焦煤的粘结能力效果显著。

3.2 配合煤添加粘结剂试验

第二阶段:在单种煤试验的基础上,根据炼焦煤资源、质量、价格情况,首先制订优化配煤实验方案,利用20KG实验焦炉及现有煤、焦实验检测设备,进行实验室添加粘结剂配煤、炼焦试验。实验配比方案及实验结果见表3。

配合煤添加粘结剂试验 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8个配煤试验方案优化配煤的思路为:价格高的肥煤、焦煤、进口煤配比逐步减少,瘦煤配比逐步提高;NL粘结剂配比控制在3~5%组织进行20Kg小焦炉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空白试样

肥煤配比23% 、瘦煤只配8%,不配粘结剂,按大小焦炉对应性试验,预测大焦炉M40:77.0 M10:8.2,强度不合格,配煤成本高。

2.方案1~4

焦炭强度指标M40、M10虽有所改善,配煤成本降低,预测大焦炉M40、M10不能同时满足我公司炼铁生产要求。

3.方案5~7

配煤成本较低,预测大焦炉焦炭质量:M10合格、但M40不能满足我公司炼铁生产要求。

4.方案8

在方案5的基础上,增加了3%的瘦煤、7%的肥煤,减少了5%的1/3焦煤、5%的焦2煤,NL粘结剂配比相同。实验结果:强度指标M40明显改善,预测大焦炉焦炭强度M40: 81.5 M10:7.1。配煤成本降低较为显著,按公司计划价计算,方案8比计划配比配煤成本降低32.7元/吨。

实验结论:根据添加粘结剂(NL)的实验室试验,推荐方案8为工业生产试验配比:肥煤:17% 1/3焦煤:20% 焦1煤:20% 焦2煤:10% 瘦煤:23% 进口煤:5% NL:5%。

三、结论

通过近几个月的反复试验,可得出以下结论:由于煤粘结剂低灰、强粘结的特性,大大降低了配合煤灰分,使冶金焦炭的灰分大幅度降低,另外由于粘结剂的配入,使配合煤的抗风险能力增强,当某种炼焦煤质量不稳或质量较差时,焦炭质量能够相对保持稳定。与配粘结剂前相比:冶金焦冷强度、热性能指标得到大幅改善, 为高炉顺行,降低焦比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技术的成功运用可有效节约优质肥、焦煤资源, 使配煤成本大幅度降低,为焦化行业寻求低成本、高质量奠定了基础,该技术成熟可行,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建议粘结剂配比应根据市场、资源、成本状况做好优化配煤,煤焦系统紧紧围绕原料市场、资源、质量、成本总体状况,合理优化配煤结构适时调整配比,在保证焦炭质量稳定、高炉顺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配煤成本。

上一篇:导电橡胶及其应用 下一篇:合水油田杆式泵应用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