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青海庆华集团

时间:2022-05-27 10:32:17

腾飞的青海庆华集团

美丽神秘的青藏高原,孕育出滋润山川的大江大河,也繁衍出与众不同的生命和自然景观,经历了沧海桑田的群山和湖泊,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高天厚土的变迁。在群山环绕的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宝玉石、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等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柴达木盆地是目前我国少数几块未经大规模开发的处女地之一。开发柴达木盆地资源,将会对青海乃至西北的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柴达木地势高亢,气候恶劣,自然条件独特,但是,许多勤劳顽强的高原人,却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着自己的美丽家园。庆华集团这只美丽雄健的天鹅,展翅腾飞,从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飞落到美丽富饶的柴达木。

上世纪九十年代,内蒙古庆华集团,在阿拉善盟蓬勃崛起,经过十多年艰苦奋斗,已成为全国煤炭行业100强企业、内蒙古自治区煤炭10强企业,是西北一个有实力有影响的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民营独资企业。

2003年,庆华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通过招商引资融入青海省海西州,以木里煤田的开发建设为契机,在青藏高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06年3月8日,青海庆华集团正式组建成立,标志着庆华人已经完全融入了青藏高原这片热土。从此,庆华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扎根高原,发扬庆华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光荣传统,发挥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创业精神,把“建设一流企业、实现一流环保、勇创一流效益、做出一流贡献”作为企业在青海发展的奋斗目标。

青海庆华集团在“十一五”期间,认真贯彻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以丰富的铁矿和煤炭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速延长产业链,推进资源开发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型,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型,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和资源利用水平,集中力量加速建设乌兰煤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和格尔木钢铁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煤、焦、化、冶金”等多联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探索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青海庆华集团建设成为集采矿、选矿、煤化工、冶金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民营独资企业集团,为发展青海煤焦化、钢铁产业树立一个典范。

位于海西州天峻县以北的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海拔4000米左右,长年冻土厚度达70到110米,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3度。矿区已探明煤炭储量近12亿吨,煤炭以焦煤为主,根据矿区资源开发与企业发展规划,截至2006年投资2亿元建成了一座现代煤矿,已形成年产120万吨的生产能力,到2008年可形成年产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到“十一五”末将达到千万吨级生产规模。

为了延伸煤炭产业链,提高资源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青海庆华集团正在建设的乌兰煤化工业园建设总投资为22.5亿元,先期建设规模为200万吨焦化项目、300万吨选煤厂项目、20万吨焦炉煤气合成甲醇项目。100万吨一期煤焦化项目总投资8.78亿元,该项目于2006年4月破土动工,当年12月竣工点火,实现了高海拔地区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的建设奇迹。

青海省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庆华集团的建设。2006年7月初,省委书记赵乐际一行,来到乌兰煤化工业园区参观视察。赵书记悉心听取霍董事长和武总理汇报,向工程技术人员仔细询问情况,了解困难,代表青海省委和青海人民,感谢庆华人不怕艰险,参与青海建设,对庆华建设者给予了厚望。

“五一”长假期间,宋秀岩省长来到煤化工园区与霍董事长、武总经理边参观,边交谈。霍董事长说,庆华集团通过技术跨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产业优化升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宋省长说,庆华集团应该力争在短期内把两个工业园区建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对外可以展示青海省工业经济形象,对内可以起示范作用的新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近一年来,省上、州上及有关部门的各级领导陆续前来煤化工业园区检查指导工作,帮助公司解决实际困难,使广大公司员工深受鼓舞,极大地激发了庆华集团不负众望、建设一流煤化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信心。

霍董事长在干部会议上表示,不辜负省上领导的希望,要抓住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机遇,加快园区建设,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的要求。

青海庆华集团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远怀,已经迈着雄健的步伐,在高原阔步前进。现在已经在炼焦区引进的4双联下喷、单热式侧装煤捣鼓焦炉和相应配套设施与工艺,代表了焦化行业先进水平。所采用的DCS集散系统,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化产回收上,将焦炉煤气回收制甲醇,还可回收煤焦油、粗笨、硫铵、硫磺、洁净煤气等产品,达到了将原煤吃干榨尽、综合回收利用的效果。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乌图美仁地区的铁矿资源具有优越的开发前景,这里目前已经探明的铁矿储量在1.5亿吨以上,具备大规模开采条件。2005年8月,集团所属格尔木庆华矿业公司成立,总投资18.5亿元,总建设规模500万吨的格尔木铁矿采选工程随之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建设肯德可克矿区,建设规模为250万吨,将于2008年建成投产;二期建设尕林格和野马泉矿区,建设规模为250万吨,将于2009年建成投产。届时,铁矿石产量将达到500万吨,每年可生产铁精粉212万吨。这里还有丰富的金矿资源,可建设原矿年处理能力为12万吨的金矿选矿厂。

为了延伸铁矿资源开发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庆华集团正在积极筹建的格尔木钢铁工业园,投资近100亿元,建设年产200万吨钢铁产业链项目,该项目采用世界最前沿的COREX还原炼铁工艺,生产市场前景好、产品质量高的钢铁产品。与传统炼铁工艺相比,该技术无需炼焦、烧结工序即可生产高品质的铁水,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属目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炼铁技术项目。

庆华集团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做好开发工作。在木里煤矿已经投资几百万元整治老矿区的环境问题;在乌兰煤化工业园区的绿化面积将达到40多万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建起长1800米,高15米的挡风防尘墙,解决煤场、焦厂的扬尘污染问题;采用先进技术,设置了脱硫、硫回收设备和生化污水处理站,对生产生活用水集中处理,使达标清洁水循环使用。要求管理、生产人员,在每个环节中,反对浪费资源与土地,把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当作衡量员工文化素质的一项标准。

随着煤化工、钢铁两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基本项目的建成,青海庆华集团将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期末,每年将实现工业产值120亿元,利税25亿元;并将两个工业园区建成“煤、焦、化、冶金”多联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庆华集团在飞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回报青海大地,不忘高原人民。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便牧民群众,投资6850万元,参与建设了天峻至木里、木里至野牛沟和甘森至肯德可克矿区三条公路。此外还出资2300多万元,捐助德令哈火车站广场、省州县大型活动和公益事业。

人们不禁要问,青海庆华集团在短短三年多时间,为什么走到同行业前列?一是,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二是,企业尊重知识、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强培训,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不断实行科技创新;三是,集团建立了第一个民营企业党委,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广大党员在企业中充分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四是,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创新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

青海庆华集团的发展,得益于青海天时地利人和的现实环境,得益于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庆华集团是一个讲政治、讲正气、负责任的企业,也必将为青海和西部的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商贸旅游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影响的... 下一篇:永远的柴达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