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其泉源水流长

时间:2022-05-27 09:10: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但其现状令人担忧。通过对本学年度我所带班级的学生作文能力和周边几所学校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调查,我发现了很多问题:

一、学生作文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同学不仅能写出含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而且议论文、散文也写得像模像样。而有些同学就一般的记叙文也难以写得好。如学年初第一篇摸底作文我布置的是写人记叙文,不少同学写母亲、老师,而写母亲、老师的又有不少同学写送伞、赠伞的。不但题材老套,没有新意,而且缺乏真情实感。

二、审题立意流于形式,作文过程仓促草率。不少同学在老师出示文题后,未加思考,拿笔就写,不存在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上下功夫,结果文章写出来,不是离题落俗,就是虚假肤浅,有的甚至没有一个中心。作文过程中错字连篇,连简单的分段都忘了的同学也不少。

三、缺乏自我修改和互相评价的习惯。表现在作文过程中,信马由缰,“一气呵成”,常见明显的病句和不通顺之处。作文本发下去之后,仅翻看一下自己的得分,缺少与同学交流写作心得和互评互改的习惯。对老师修改批阅的文字也提不起兴趣,更谈不上在老师批语的指导下修改和另做了。

针对这些调查到的情况,我作了认真的思考,觉得当前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努力。尤其是学校教师方面的因素起着很大的引导作用。本学年以来,我进行大胆的自我尝试,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过去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一、加强成文前审题、拟题、选材、结构和立意方面的指导。本学年,我们在训练学生作文时,除了引导学生在审题上下功夫外,还在拟题、选材、结构和立意方面对学生作详细而耐心的指导。因为只有审清了题意,文章才不致偏离出题者的本意和要求,立意才新、准、正如一篇以“财富”为话题的作文,教师就要给学生适当点拨,告诉学生这里的“财富”意义很宽泛,但“精神财富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创造更大价值的源泉,所以无论在拟题还是选材上,都要突破单纯的“物质财富”这个俗套。在结构上可以采用“反弹琵琶”或者“对比反衬”等方法,成文形式有总分式、排比并列式。通过指导,学生所拟题目,五花八门,但都不偏离“话题”,符合要求。如“宽容就是财富”、“做个富翁很容易”、“再给我十年”、“清点我的荷包”等。所选材料有关于家庭的亲情,学校的友情,自然的馈赠,心灵的自得等,不一而足,但都紧扣中心。学生也因此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生活中不同常规的“财富”,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常中出新,平中见奇,所作文章千姿百态,但都立意新颖,深刻引人,使读者如闻仙乐,如食佳肴,获得美感的享受。这是指导的结果,也是学生在指导下敢于于尝试的结果。

二、作文批改讲究时效性,多元化,讲究多批少改,评价力求客观公正。学生作文的兴趣来源广泛。大多数学生怕作文这也是公认的。但学生作文兴趣受损,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其作文的成就感不突出。作文教学中,往往因为老师的怕改、懒改、拖改,一篇作文交上去,往往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学生都收不到来自教师方面的评价性信息,等到作文本“千呼万唤”发下来时,学生的新鲜感、兴趣感早没了,所以在作文批改的实际操作中,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一定要及时,而且可以采用多元化批改方式。另外,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做到尽量对其整个作文过程的所有环节和方面都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其审题立意可能得分不及格,但作文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同样也是亮点。文章离题了,但文题拟得好,也可以在文题上给他一个“五角星”。这样,学生的成就感有了,兴趣也就上来了。其次对学生作文的评语也要有讲究:要通俗易懂,少专业术语;要细致耐心,少简单武断;要中心突出,少拖沓冗长;要端正不苟,少了草马虎。学生耳濡目染,很难不受到老师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

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关注阶段检测中出现的考场美文。在中学阶段,同学们对自然、社会、人生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看法、认识,尽管还成熟,但毕竟是“自我”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而观察和思考则是对酊黼料上的要求。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没有思考就没有提炼。我们需要观察和思考的外部世界和内心情感,它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写作背景和不绝的写作源泉。

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我不仅提倡学生要充满激情与爱地生活和写作,还特别关注和保护学生平时练笔中记录的真挚情感,批阅评价的文字多以肯定引导的居多,如:“心有菩提,口吐莲花。”是肯定学生以愉悦的心态,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并写出了优美的文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要求学生敞开心胸,睁开慧眼,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情与美丽;“心中有美,所见无非美者;心中存恶,所见无非恶者。”是要学生端正心态,既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又要注意发掘和表现主流,避免一种愤世、厌世哪怕任何一点消极情绪的萌芽。

在学校组织的阶段检测中,我们也常常忍不住在试卷上写出阅读感受,评价意见相互传阅,试后还在各班巡回诵读,以示表彰,以利借鉴。这样,形成一种重视作文的大气候,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努力在作文上下功夫,以期取得在全校范围内的肯定性的评价。

上一篇: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下一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