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筑施工质量的综合化管理

时间:2022-05-27 04:46:24

当前建筑施工质量的综合化管理

摘 要:建筑物不仅为人们提供生活必备的居住场所,也能为企业办公及生产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子啊社会现代化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尤其是一线发达城市正在积极兴建或改造建筑物,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施工质量是建筑行业比较难控制的内容,其常受到多方面因素干扰而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本次分析了影响建筑质量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因素;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国内建筑普遍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材料筑造建筑物的实用性更好,且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相比于早期木结构的优势明显。建筑结构是对某个建筑物整体规划的统称,结构方案决定着施工方案,也影响着整个工程建造质量的好坏。在长期施工操作中,工程单位积累了很多与建筑操作相关的经验,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指导,这些都是保障工程收益的有利因素。

一、现代建筑工程的特点

新一期经济报告显示,我国建筑行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就。以民用住宅建筑为例,2011年全国的房屋销售额度上升6.06%,总建设资金超过2万亿元[1]。从投资角度分析,我国房建工程普遍存在着投资额度高的现象,且总投入资金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为例降低房地产投资活动的风险,必须要注重工程建造质量的控制,通过提升建筑质量以达到收益增长的目的。

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

建筑工程是针对基础设施改造的主要项目,其涉及到民用、工业、农业等三大类别,各类用途的建筑物质量标准不一,必须按照行业规定才能发挥出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根据行业报告显示,我国三大类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未来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分析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对其检修与改造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包括:

1、实地勘测方面。经济事业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根本保障,能够为建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规划是建筑主体施工的前期工作,规划失误是主体工程调查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筑主体规划问题的表现:一是勘测,缺乏对建筑所处区域的勘察环节,特别是地质环境掌握不全而误导了规划方案,一些潜在的地质缺陷未能及时反映;二是设计,设计单位对地面、地下结构未经实地考核,盲目地设置几何尺寸、地标位置,与整个建筑失去了协调性。

2、主体施工方面。主体工程病害的表现:一是结构病害,建筑的洞身、洞门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筑造,此种结构受到力学作用后,易发生裂缝、渗漏等问题,减弱了主体设施的承载性能;二是地质病害,受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地基层易对地面建筑造成沉降、塌陷等问题;这些都要求施工单位拟定切实可行的建造方案。经过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建筑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面临着多种病害风险,这些病害往往影响着主体结构性能的稳定发挥[2]。

3、结构维护方面。调查发现,因养护措施不当,我国已有多地建筑结构出现受损状态,养护问题的成因:一是资金,工程单位对建筑养护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资金支持上未给予足够的额度,限制了建筑养护工作的开展;二是人员,专业人员养护很少,多数由非专业人员执行养护方案,未及时发现建筑潜在的质量隐患。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后期使用更应该加强主体结构的养护,这是保障建筑使用价值持久发挥的基础。

三、建筑施工质量的综合化管理

工程质量好与坏,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大,建成及使用时期长,只有合乎质量标准,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发挥投资效益。针对目前建筑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工程单位必须建立统一性的管理方案,及时解决建筑施工质量中的不足,保障项目施工流程的有序进行。笔者认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属于系统性的功能,其必须贯穿于整个项目建造的流程,才能更好地处理施工阶段遇到的质量问题。

1、勘察方面。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房屋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设施,能够提供固定的居住场所,施工前应注重施工周边的地质勘察,为编制作业方案提供可靠的指导[3]。禁止勘察、设计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所承揽的工程。

2、施工方面。相比于早期的城市建筑,现代房建工程在结构形式上更加复杂化,这是由房屋使用功能最大化所决定的。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全部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实行总承包的,也要保证施工质量。

3、监理方面。由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建造商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了多方面改造,建筑内部空间经过了详细地设计规划。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对新造建筑或维修建筑实施多方面的质量管理[4]。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保修方面。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与此同时,建筑结构复杂化给施工操作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尤其是现场对房屋建筑质量的掌控不足,往往会影响到工程的竣工收益。建设工程在超过合理使用年限后需要继续使用的,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加固、维修等措施,重新界定使用期。

四、结论

高额投资潜在的风险系数也高,开发商在投资房建工程中也要注重其风险的控制。建筑工程投资是市场最为活跃的一种经济活动,许多投资者将剩余资金投入房建市场,经过相应周期后创造理想的经济利益。必须注重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现场作业遇到的质量问题,这是创造工程收益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薛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质量问题与处理[J].工程质量监测,2010,15(7):33-35.

[2]武科文.高层建筑设计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J].建筑设计技术,2009,29(6):40-43.

[3]邵坤.谈质量是建筑工程效益的重点保证[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30(16):25-27.

[4]曾丽红.国内建筑行业发展与管理体系的构建[J].行业经济报告,2010,12(6):19-20.

上一篇:基于以往经验的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的发展 下一篇:论现代地籍测量中测绘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