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摊儿”的乐趣

时间:2022-05-26 11:25:52

盛夏来临,蒲扇一摇,退休的老哥们趿拉着凉拖在广场到处晃悠,打牌遛鸟儿显然是大多数人的把戏。我却有有一项独特爱好,收拾着家里多年来攒着的古董小玩意儿,到古玩城“练摊儿”。老伴孩子劝我别瞎折腾,一把年纪了受那蹲街守点的罪,其实不差钱,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收藏与交流已是生活中一部分,一时割舍不下,玩的是乐趣。

收藏者大多随和爽利,这一行当靠的是朋友,是阅历。如今在古玩城扎根并有些声望的藏友,大多是“不务正业”的主,年轻时候多数有过“下乡收货,回城练摊”的经历。风来雨去,自然辛苦,日积月累,不断打拼,摊位前人流如织,练摊的却是遍阅人生百态。虽然只有几条蛇皮袋子,几个装货的纸箱,蛇皮袋上和纸箱中的宝贝,却是每日每件摩挲品鉴。明清瓷的老李告诉我,每天早上起来,把东西一件一件小心翼翼摆上,下班之后再一件一件包好装箱,日复一日,不管有没有交易,心情总会十分愉悦。一件东西把玩久了,也就渐渐玩出了感情。即便是每日包东西用的废报纸,长久熏染,也舍不得丢弃,妥实熨帖,仿佛是生命的一部分。每日的摆摊生活中更多地结识朋友,无论是一起出行的“摊友”邻居,还是经常照顾生意的藏友熟客,见面一声吆喝,不妨几句玩笑,点烟借火之间,也就慢慢熟络。谁有块老玉,谁那儿笔洗“到代”,又谁谁古钱儿不少,相互了解,彼此“掌眼”,心情好了一起小酌几杯,要是两天不见少了谁,总觉得心里空落落。

摊友之间无人光顾了就云山雾海,唐宋明清,一日与老张闲聊,不想他的收藏竟是从“养病”开始。老张早年得了一场大病,四处求医,不见好转,后遇一位良师开导,不如顺遂心性,藏物移情。除了上班外,老张爱好收藏,如今生病,便尽量满足心愿,见到自己喜欢的藏品就买,品赏把玩,一门心思放在收藏上,不想病情竟减轻了。当时主要收旧书、旧报刊,到废品收购站去买一些票证、烟标等。专事收藏后,便开始了“练摊儿”的生涯,老张指着铺位说三分之一在这,三分之二在家里,算下来有四五千件,装箱二十多箱。看着摊位前人来人往,如今收藏升温,懂行不懂行的交易闲逛十分热闹,谁都想着遛弯儿散步的时机,捡漏儿淘宝能杀杀价。对此老张有着独特看法:一是不能急功近利,二是多收藏多朋友。老张说他曾经到外地收到一份大革命时期的资料,是张治中将军的手稿,内容为要求西北军在当地收购羊毛,换取外汇补充军饷,联合抗日。回来以后宝贝似地供着,轻易不拿给人看,最后却无偿送给了一位历史学者。我故意啜着嘴:老家伙,老糊涂了吧,那可是大价钱啊!老张故作痛心摇头叹气,最后相视哈哈大笑。

“练摊儿”之乐,诚如是也。

上一篇:郑和船员的非洲后裔 下一篇:守时也是养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