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探析

时间:2022-05-26 10:22:49

关于我国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探析

【摘 要】我国的小城镇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对于吸纳农村人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其规模都较小,从而也导致各种问题的存在,特别是在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很好的进行解决,那么对小城镇的发展将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对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如何提高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土地利用;建设用地;问题;措施

1.目前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1.1小城镇的数量多、规模偏小

当前在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城镇建设过程中则需要相关的配套设施与之相匹配,而由于规模小,所以会导致城镇的基础设施处于高投资而低利用的状态,这样就导致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较为困难的状态,从而使城填功能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从而达不到吸引人口的目的。

1.2小城镇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在地域上就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在一些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的小城镇在规模和经济水平上都远远超过内陆及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所以现在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就出现自东向西,城镇规模不断递减的规律。

1.3小城镇行政职能远大于经济辐射职能

目前在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中,镇做为最基层的政府,其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在管理方式上仍以行政命令为主,在工作状态下处于被动的状态,很大一部分小城镇其行政管理和经济职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其载体作用没有得到实现,反而处于严重弱化状态,这样这些小城镇就起不到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作用。

2.小城镇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镇建设中对土地利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开始显现,在小城镇的土地利用中更注重于在平面上进行扩张,而没有对内部进行挖掘的潜力,这主要是由于土地产权。使用权及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健全所导致的城镇土地配置上的残缺。由此就导致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的用地规模在不断的增加,但并没有使人口和经济发生聚焦的效果。目前在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城镇中的民营企业与居民点分布较为分散,这也是导城镇化建设水平得以提高的一大障碍,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分散对农业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不断的扩大,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用地规模不断加大,但对经济的发展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实际的效果,与预期的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1小城镇土地利用还比较粗放

目前在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持农业户口的居民在进行建设时仍沿用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标准,这就导致农民在建户过程中存在着占地多的情况,使土地的潜力没有实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小城镇中规划大多处于较粗浅的情况一,所以导致小城镇建设中工业、商业和住宅等分布不合理,很大一部分小城镇都处于“镇不像镇,村不像村”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的利用没有实现集约化,还处于粗放的利用状态,从而导致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用地问题的突出。

2.2基础设施建设随意性大

由于在我国大部分的小城镇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就没有可参考的依据,从而造成随意更改、工程实用性较低,而形象工程和样子工程则占据较大的比重,这样就使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的利用率较低,没在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

2.3生态和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部分政府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显著的经济利益,所以在招商引资上下足了功夫,而对招商引资项目一味的强调量的增加,而对项目所带来的污染却视而不见,这样一来,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是引来了较大额度的投资,税收也随之增加,但这些项目上马后随之而来的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也在不断的加剧,再加之小城镇的各项基础设施投资明显不足,从而使污水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处理,又加剧了污染的状况,所以在一些小城镇建设中,这种现象存在的较为普遍,使城镇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

目前在小城镇土地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土地权属性质不明确;土地权属管理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小城镇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

3.加强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的具体措施

3.1科学修编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小城镇的规划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组成。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具有主导地位,这已经得到上一轮规划实施的实践证明。下一轮城镇规划修编,应该以各单项规划充分反映小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彼此相互协调为前提,结合当地实际,多方论证,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单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真正突出其龙头作用。在今后小城镇发展中,要严格按照规划分布实施,量力而行,逐步落实到位,不要贪大求全,全面铺开,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3.2加大小城镇政府对建设用地的调控权

目前小城镇建设用地有两种产权模式:国有建设用地所有权和村组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由于小城镇政府掌握的建设用地极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城镇规模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小城镇政府对建设用地的调控权。

3.3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土地市场

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引向深入,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要改变单一的“征地―开发―出让―转让”的市场运行模式,实行包括国有土地租赁、集体土地入市等多样化的土地供给方式。对小城镇土地市场要实行两种产权、一个市场、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即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并存构成小城镇土地市场,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供应数量、土地交易价格和土地交易结果实行统一管理。

3.4进一步加大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力度

目前,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以产业用地为主,但从城市化发展要求来看,小城镇居住用地规模应该逐步扩大,以适应农业人口到小城镇定居的需要。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将居民点用地通过置换的方式调整到小城镇或中心村,原居民点用地可由村集体重新安排其他村民建房或复垦为农用地。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小自然 村合并,旧村址复垦为农用地。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空心村现象,达到集约用地、合理用地的目的,并为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创造条件。

4.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进行,市场经济得以不断的发展并完善,当前城市化进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依法用地的前提下,各地结合自身优势,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模式,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将是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邹勇刚,周生路,周清涛.我国小城镇建设用地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江苏省为例.土壤,2000.05.

[2]陈玉光.论我国城镇化的科学推进―城镇化应注意的五个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3]龙朝晖.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实施策略研究.中外企业家,2010.Z2.

上一篇:浅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施工工艺 下一篇:改性沥青在中国高速公路上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