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知识教育

时间:2022-05-26 07:40:53

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知识教育

摘 要:健康知识教育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的教学内容,要想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就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切合实际的事例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些知识是非常实用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从学生的自我需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课本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据,任何教学形式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如果背离了这个目标,那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所以,体育教学要在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突出快乐主题和健康主题。

快乐是必须的,身心健康也是必须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创新讲和练的形式,把“课本”和“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学生喜欢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矛盾。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给教师的创新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体育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比如在力量素质“俯卧撑”练习时,讲解“双手扶地”可以说扶的是“华北平原、太行山脉”,扶的是“崛起的中华大地”等,这样就淡化了“脏和累”,创设了积极向上的锻炼意境;再如“蹲踞式起跑”练习时,可以设问“预备动作”为什么要求肩超起跑线,这样会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增强趣味性。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层次,他就会主动地去尝试,自觉接受来自教师各个方面的信息,积极思维,较快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反之,学生就会无动于衷,心不在焉,以至于发生纪律散漫等现象,产生低下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季节等情况合理搭配教材,创造有趣味的教学形式,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的安全角度入手,与实际相结合

在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时,通过一些运动损伤的事例,使学生了解运动中安全的重要性。在运动中如果被撞倒或被绊倒时怎么办?此时结合前滚翻动作技巧讲解,学生就能较快接受前滚翻技巧的学习,并能很好地掌握动作方法。运动损伤一旦发生,有时就很难完全恢复,所以无论是体育课还是其他体育活动,在运动之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从而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样一环套一环的讲解,学生听起来就不会走神,不仅掌握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又能提高自己在运动中的安全意识。

三、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兴趣化

从体育课的内容来讲,除教学生运动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战术,增强体质外,还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使学生开阔视野,明白道理,从思想上促使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激发其主观积极性。然而,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战术的掌握都很欠缺,在上体育课时女生总是比较害羞,练习时不积极主动,总想错过练习机会,针对这一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而进行必要的课后辅导。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垄断了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我们过去“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过多的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机械地执行教案中所要求的“划一性”、“军事化”的教学,使学生在强度大、密度高的练习下,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教学观念,也导致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新目标的动力机制;在授课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动作的规范,这就使得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因出现不规范的动作,而遭到老师的指责,有些也就不敢再次重复,这样长久下去,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也就淡化了,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快乐体育”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学生也就得不到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体育实践课,班与班,级与级的篮球、田径教学比赛,让学生当实习裁判,健康知识的传授等内容,另外身体素质锻炼则应强调课内课外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科学锻炼,为学生今后走出校门,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体育作为一门学科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学生的认可,关键是我们体育教师。体育本是充满魅力的学科,教师要着眼于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而不是掌握某一运动技能,也就是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适应体育课,调动其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四、在授课时多用一些询问法进行教学

初中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教师上课时多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来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对回答不完整的问题作补充。比如谈到饮食问题时,教师可以提问什么饮食最有营养?学生听到这个问题,思维就活跃起来,可能会回答鱼、肉、蛋、禽类等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有营养。这种说法没有错,但不够全面。人体除了吃这些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外,还要吃蔬菜、水果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这是一个饮食平衡的问题。就这样让学生自己讲,教师在此基础上在补充说明,这样问题清楚了,知识内容也就全面了,学生对知识内容就能理解掌握。

上一篇:浅谈怎样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中 下一篇:浅谈高中语文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