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 第23期

时间:2022-05-26 06:25:01

【技法导航】

人们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然而,亮丽的开头必须由作者精心雕琢,讲究技法,保证效果。那么,文章的开头有哪些常见的技法呢?简单来说,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简捷、生动、新奇。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开宗明义法

所谓“开宗明义”,就是在文章开篇直接点明题目或题旨,将文章的中心凸显出来。运用这种开头方法,能够使人迅速把握全文的要义,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当然,文体不同,点题的方法也就不同。如果是记叙类文章,可以一开始就交代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而议论文则可以用简明的语言点题或提出中心论点;散文则可以用灵巧的语言来点题,但要生动形象。如以“雨的诉说”为题作文,体裁上以散文为宜,而雨所“诉说”的内容当然也不止三言两语,因此在简要交代细雨到来时的情景后便可以引出“雨的诉说”。

二、阐释标题法

这是一种针对比较奇特的标题采用的方法。也就是说,读者一看标题,可能有些不理解,甚至产生疑问:怎么是这样?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需要开篇对标题进行阐释。当然,阐释时要尽量运用修辞手法,既使内容丰富,又使语言亮丽精彩。如“为对手鼓掌”这一标题就比较奇特,因为人们的一般思维都是为亲人、为朋友、为自己所崇敬的人鼓掌,而与“对手”的关系只能是竞争、互搏、交锋,怎么还能为对手鼓掌呢?因此这里的开篇就需要阐释标题,讲清道理,引出文章的观点。

三、描写景物法

文章开篇描写景物是有目的的,它要么为引出题旨作铺垫,要么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么引起读者的思考,要么渲染环境氛围。开篇描写景物,不局限于记叙文和散文,议论文有时也可以这样做,以便由此引出中心论点。如《青春》一文,开篇描写烟花绽放时的精彩瞬间,由它那“短暂的美丽”来引出对题目“青春”的阐释,扣题巧妙自然。

四、讲述故事法

讲述故事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题目的含意,而且可以收到意味隽永、引人入胜的效果。当然,所讲的故事既要动人,又不宜过长。如《舍与得》一文,开篇即描写黑瞎子掰棒子最后一无所获的故事,幽默风趣,并以此引出作者的观点:有舍才有得。

五、设置悬念法

开篇即写一件十分震撼的事情的结局或关键情节,或由作者提出问题,故意不将答案公布出来,吊读者的胃口,吸引其阅读下去。如此开头,可以使文章思路新奇,富有波澜。

当然,文章开头还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技巧,如“提问引思法”“迂回导入法”“扬抑结合法”“议论抒情法”等,在此不再一一讲解。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开头,其目的都是一个,即突出题旨,吸引读者,使文章显得独特,美妙且富有魅力。

【范文精评】

自然的生活充满诗意

申金燕

雄鹰搏击长空的姿态是一首诗,沧海汹涌澎湃的气势是一首诗,白云飘逸洒脱的漫游是一首诗,高山巍峨挺拔的雄伟是一首诗……自然的生活处处充满诗意,自然的生活是饱蘸激情的诗篇。(文章的题目很奇特。开篇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直接点题,语言生动,主题鲜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然的生活让我们享有体验人生悲凉与温暖、烦闷与激奋的权利,我们需要好好品读这种自然的生活。(揭示自然的生活与人的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下文写正确的人生观作铺垫。)

自然的生活必然有自然的气息,需要贴近自然,拥抱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同时,它的本质赋予生活本真的性情,因此,要读懂它,我们就必须关心自然,热爱自然,用虔诚的态度来对待自然。(谈“自然的生活”的内涵,将自然与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这种创意高于一般有关自然的写作思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与前段的引用相结合,增加了文章的文采,且紧扣题目)逆境与艰难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也许有人会抱怨自然的生活不尽如人意,而痛苦之后我们方感神清气爽。逆境与艰难正是自然品质的体现,它不迎合人的心理,只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可见,与艰难困苦相处会让我们离自然更近一步,也会让我们真正品读到自然生活的精髓和丰富意蕴。(“自然的生活”侧重的就是逆境与艰难,这里是对标题的进一步解读。)

人常说:天有不测风云。人生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而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我们自然的生活才能增添诗意。自然是辽阔无边的,自然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美也有丑,有明也有暗,有晴也有雨。(进一步揭示“自然的生活”的特点)因此,自然的生活应该是心灵的港湾,它会使人的心胸变得开阔,使人的性情变得温顺,使人变得善良。(交代“自然的生活”的价值与作用,有深度。)

自然的生活如海水一般,它没有片刻的宁静。只有起伏的生活才能奏出自然的声音,击响诗的韵律。(紧紧扣题,说明为什么“自然的生活”会充满“诗意”)不要轻易改变自己微笑的表情,它代表着你乐观豁达的精神。(激励人们要乐观豁达,思想积极向上)不幸王屋堆垒土,巧有愚公携筐来。是的,自然的生活中不是所有的灾祸都能躲避,但也不是所有的磨难都成为灾祸,这就是自然的生活。挫折中蕴藏着诗的种子,唯有遇到冷静的雨滴,它才能发芽长叶。(深层挖掘标题的含意,说明“诗意”是如何产生的。)

体悟自然的人才懂得生活,懂得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来行事。当人们产生掩饰的意念时,虚假的生活就准备迈步,自然的生活就会失去色彩,于是所有充满诗意的生活也就消失殆尽了。(照应文章开头,将“自然的生活”与“虚假的生活”对照来写,呼吁人们过自然的生活,深化了主题。)

总评

本文融议论、抒情于一体。本文拟题新颖,语言凝练,见解独到,思路缜密,结构严谨。特别是文章的开头,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巧妙得体,作者列举自然现象紧扣题目中的“自然的生活”,为下文阐释其“诗意”张本。

本文在构思方面别出心裁,它没有用一般人常用的词语,而是提出“自然的生活”这一新的说法,然后娓娓道来,由自然的生活谈到人的生活,再由人的生活谈到做人,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给人启发。

上一篇:学《劝学》的比喻论证 下一篇:天黑好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