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政策市波动

时间:2022-05-26 04:42:55

玉米政策市波动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后房村李普明家的牛棚里至今依然储存着2009年收获的玉米。为此他跟妻子张丽华还闹了矛盾。因为去年干旱导致歉收,李觉得今年的玉米价格会涨不少,于是他家的玉米一斤都没有卖。

李普明押对了行情。从今年初开始,吉林玉米的价格一直处在上升势头,价格已经达到十年来的最高点。玉米的收购价为每吨1800多元,比去年高出近200元。即便如此,李普明还是选择了继续等待,想要等到8月玉米“青黄不接”的时候才卖。

《财经》记者在长春、四平、公主岭等县市的实地调查发现,2008年农民卖粮后价格反而出现大涨,2009年玉米收获后,农民普遍抱有“早卖早吃亏”的心理,加之预期玉米可能出现减产,纷纷选择了囤积玉米。往年元旦前后,农民手中的玉米已经出售得差不多了,今年直到四五月,不少农民家中依然囤有玉米,

作为全国优质玉米最重要的产区之一,吉林的玉米价格是全国玉米价格的风向标。根据中储粮价格监测系统显示,全国玉米成交均价从今年3月7日起就开始一路狂飙,从1762元直奔近2000元大关。从4月底开始,玉米均价几乎每天都在创历史纪录。

记者近日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调研发现,2009年玉米减产预期导致的农民惜售、多方抢粮,以及今年播种推迟导致的2010年减产预期等因素相叠加,是造成今年“玉米疯”的最主要原因。

结构性短缺的政府推手

7月中旬,记者在长春市兴隆山镇玉米工业园区一家当地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门口看到,多辆载重约为40吨的解放牌汽车满载着玉米正在等待运入该企业库房中。

天气炎热,等得太久的司机们三三两两的光着膀子聚在一起打牌、聊天。而这种现象,已经在当地持续了大约半个多月。

为了稳定玉米价格,从4月13日开始,东北地区比往年提前三个月就开始了临时储备玉米的拍卖。

此后,国家连续多次调整了拍卖规则:5月11日,规定参加竞价交易的买受人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区)的饲料加工及养殖企业,所购玉米仅限于企业自用,不得转卖;5月28日,又要求参加竞价的企业必须出示省一级农业厅审查发放的《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排除非饲料用户参与竞拍,保障饲料企业和养殖场购到玉米。但这些规则似乎并未起到限制作用。

在该玉米深加工企业门口,多位运输商对记者表示,这些等待入库的玉米,均来自长春各周边粮库,是通过玉米拍卖由该企业购得的。

而据长春中储粮系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向记者透露,此前她向该公司了解信息时,该公司表示玉米收购已经停止了。“这家企业肯定没有资格进行玉米竞拍。”这位人士说。该集团公司网站资料显示,该企业主要经营为酒精、淀粉、淀粉糖等。

此前媒体的一则报道亦证实,目前国家的“拍卖粮”大部分被贸易商囤积,并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流通。贸易商采取的是与饲料、养殖企业暗中合作的方式,“变脸”参与竞拍。

为了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委曾于2004年联合出台政策,在黑龙江省等地推广使用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的试点项目,每生产1吨车用乙醇国家发给1 880元的补贴,并且减免一切税收。各地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的热情因此高涨。

在此期间,吉林省提出的口号是“三年内不让一粒玉米出省,全部就地吃干榨净”。

截至2009年年末,玉米深加工行业加工能力已经达到6393万吨,但是开工率仅有64.1%。有数据显示,仅吉林当地的19家规模较大的深加工企业一个月就需要消耗玉米80万―90万吨。

随着陈化粮逐渐消耗完毕,乙醇生产企业的原料来源开始转向新粮,并逐渐以新粮为主。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后房村一位跑运输的村民说,近些年来,每年的新玉米都被当地的酒精厂给收走了。

2009年11月27日,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南方饲料消费省份采购东北地区2009年新产玉米费用补贴财务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16个南方饲料消费省份到东北地区采购2009年国内新产玉米,国家会按每吨70元的标准给予费用补贴。

一方面,此项政策令南方饲料企业纷纷在4月前到东北抢购玉米。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玉米价格暴涨与运输补贴政策是相关的。

另一方面,此次补贴的范围只局限于南方饲料企业。吉林省粮食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认为东北的加工企业地处主产区,可以找到保证玉米供应的渠道。”但这也加剧了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争抢玉米的热情。

对于这些加工企业来说,目前存在两大担忧:一是八九月原料匮乏导致企业面陌停产危险;二是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企业没有利润甚至出现亏损。

今年6月底,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已经向国务院上书《为了保护粮食安全,建议立即停止用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的报告》。据悉,该报告已经得到国务院最高领导的批示,责成相关部委处理。

减产预期综合征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2009年全国21个玉米产量较大的省(区、市)总产量为1.65亿吨,比上年度增长1.4%,预计国内玉米消费量在1.46亿吨。东北三省的玉米产量在0.6亿吨左右,约占国内玉米产量的36%,加上2008年丰产时收储的库存,“供需并不存在缺口”。吉林省粮食局一位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

但由于具体储量数据不公开,对中国玉米存量的数据估算,多是出于猜测。去年玉米减产和国家储备总量迄今尚未公布,这种信息滞后造成了市场对供需紧张的猜测。

根据国家粮油交易中心的安排,5月11日有58万吨的跨省移库玉米和100万吨的国家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玉米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相关市场举行竞价销售,这是中央储备玉米近两年首次以拍卖的形式投放市场。

对中央储备玉米的首次拍卖,有分析指出,这既表明有关部门稳定玉米价格的决心,也反映出市场对玉米库存可能减少的担忧。

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类似李普明家的做法并不少见。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大多是出于自己的亲身体验。由于去年干旱导致了减产,“地势比较高、水源少的村子,玉米去年是绝收的。”李普明的妻子张丽华说,因此今年惜售风气浓重。

2009年玉米减产也加剧了玉米加工企业的收储热情。由于西南大旱造成甘蔗减产、暑期饮料生产增多,市场对于玉米糖的需求亦导致玉米价格上涨。各地玉米加工企业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粮荒”,普遍选择了增加库存。

“即使每家企业只增加六七天的库存,全国加起来,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吉林省粮食经济研究所所长、参与“十二五”玉米生产规划的粮食专家刘笑然说。

迈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分析员马峰在陕西省调研时则发现,当地的一些玉米加工企业已经存储了半年的用量。“(企业)把当地的粮库都租完了。”马峰介绍说。

而在近日撰写的一份报告中,他还指出,“在大量囤货的贸易商中,还可以看到央企的影子,部分央企的囤货行为,已经对市场形成了极大的影响。”

针对企业的囤积行为,刘笑然建议,应该将玉米库存数据公开。“公开这个数字以后,企业等各方面都心中有底,对维持市场价格稳定非常有好处,对国家调控也好处,对统计数据更准确也有好处。”刘笑然为此曾多次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

国家发改委在7月13日的《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强调,经营者对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商品,多进少售、只进不售或者囤积拒售的,将会给予严惩。

此外,财政部在6月22日公布消息称,中国将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包括酒精、玉米淀粉等商品在内的出口退税。

国家接连出台的调控措施,使得玉米价格走势体现出了较强的政策市特征,短期内,政策对玉米市场的抑制效果明显。

同时,今年中国在玉米进口量上的悄然变化也值得关注。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5月中国累计进口玉米2.35万吨,相比之下2009年同期累计进口玉米仅2150吨。包括中粮集团、新希望(000876.SZ)集团在内的中国企业,近期纷纷与美国粮食出口商签订了购买玉米的合同。

事实上,进入7月以来,受国家诟控粮价以及玉米进口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价格上涨趋势已经出现了回落。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近日表示,国家将继续销售临时存储玉米,只要市场有需求,国家将在临时存储玉米销售完后,安排销售国家储备玉米。“就目前的国家玉米库存来说,满足市场供应的需要绰绰有余。”曾丽瑛说。

上一篇: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下一篇:菅直人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