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300MW机组供热旋转隔板异常影响及处理

时间:2022-05-26 04:31:31

【摘要】详细介绍汽轮机供热机组旋转隔板LVDT发生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并针对此现象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汽轮机;旋转隔板;LVDT;故障;处理

1 机组概况

江苏淮阴发电有限公司#4汽轮机是哈尔滨汽轮机汽厂生产的300MW抽凝式供热机组。抽汽流量通过供热旋转隔板进行调节,设置在汽轮机中压缸抽汽第三级处,即中压第13级隔板为可调整旋转隔板,三级抽汽系统上接有#3高加、A小汽轮机、B小汽轮机以及热用户,为保证安全,系统上配有安全阀,安全阀动作值为1.7MPa,机组电负荷达300MW额定负荷时,三抽供热抽汽压为1.624Mpa,温度为413.9℃。在机组电负荷大于70%额定负荷时,投入对外供热,通过油动机带动旋转隔板的转动环旋转,改变转动环相对位置,即可调节通往后一级的蒸汽量,调整和控制供热抽汽压力和流量,满足供热用户的需求。抽汽流量额定300t/h,最大320t/h,抽汽压力1.57Mpa,可调整范围:1.2-1.7MPa。油动机由LVDT来测量和控制。

2 异常现象

2014年2月初,值班人员巡查时发现三抽供热旋转隔板处保温里漏汽,由于漏汽量较小,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见上图)2014年2月27日:9:20分 值盘人员发现#4机旋转隔板DCS上反馈突然由57%变化到53%随后又开到68%,造成机组电负荷由280MW变化到236MW随后又变化到316MW、供热压力由1.3Mpa变化到1.6MPa随后有变化到1.1MPa、供热流量瞬间由105T/h变化到401.5T/h又短时间到零,针对这异常值班人员将机组AGC解除,带稳定负荷,安排值班人员现场检查旋转隔板油动机油压正常,旋转隔板位置稳定无晃动现象,现场未发现明显异常,联系热控现场检查,期间10:06分 10:36分 又两次发生晃动现象。针对这异常情况,热控专业开票对旋转隔板控制回路进行检查,试关至40%开度,旋转隔板就地动作正常,开至100%,旋转隔板就地也开到100%正常,DCS上反馈正常。针对这异常热控怀疑漏汽造成LVDT工作失常,测量LVDT本体温度约110℃左右,于是外接一风扇对LVDT进行降温处理,3月1日:6:35,#4机三抽供热压力快速由1.34MPa涨至1.7MPa,三抽安全阀动作,值班人员立即手动开大#4机三抽旋转隔板,三抽压力下降,安全阀及时回座,经查安全阀动作时DCS上三抽旋转隔板开度指令为34%,反馈有突然自动开大又关小的过程,由于及时开启旋转隔板,未危及到机组安全,热控重新开票处理#4机旋转隔板LVDT,关闭旋转隔板油动机截止阀、蓄能器南、北侧进油阀,对#4机旋转隔板LVDT进行检查,工作结束后开启蓄能器南、北侧进油阀时,旋转隔板反馈在DCS上由52.3%迅速开启到100%(就地实际关到0%),机组电负荷快速变化,三抽供热压力快速上涨到1.76MPa,三抽安全阀动作,值班人员紧急停用上层两台磨,投油稳燃,降#4机组负荷至150MW,降低三抽供热压力,由于三抽压力升高,造成小机转速升高,汽包水位上升,开启锅炉紧急放水阀。三抽压力升高又导致#3高加进汽量增加,#3高加水位又快速上涨,#3高加紧急放水阀动作,三台高加疏水全部由至除氧器排放到凝汽器,#4机除氧器水位开始下降,由于三抽安全阀大量向外排汽和锅炉紧急放水阀的开启,导致锅炉给水量增加,#4机除氧器水位进一步下降,值班人员开足#4机组凝泵出力向除氧器补水,又导致凝汽器热井水位快速下降,联系化学启动两台除盐泵向凝汽器热井补水,AB小机调至阀控位置手动调整小机出力,调整汽包水位正常,由于降负荷处理及时,保证了汽包、凝汽器热井和除氧器水位正常,未造成机组非停。

3 处理经过

(1)由于当时#4机处于单机运行,为防止LVDT处理中发生机组非停,关闭旋转隔板油动机截止阀,将三抽供热旋转隔板开度维持在47%位置,利用电负荷来调整供热负荷,维持供热压力正常,符合热用户需要。

(2)2014年3月7日#4机结束单机运行,热控人员将三抽旋转隔板LVDT进行更换,正常后重新投入运行。

(3)对旋转隔板处漏汽点增加保温,防止漏汽喷到LVDT本体上。

(4)在漏汽未处理好时仍然维持用风扇对LVDT进行降温处理。

(5)在#4机大修时对LVDT传感器位置进行移位处理,防止运行时再有漏汽喷到LVDT本体上。

4 结束语

(1)LVDT是精密测量仪器,在LVDT线性反馈发生故障时不能存侥幸心理,为保证控制系统正常运行应及时将其更换。

(2)LVDT虽是耐高温设备,当现场发生高于其耐温范围时漏汽吹到LVDT本体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3)在机组建设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LVDT位置进行设计,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供热机组应增加机组大幅度甩供热负荷RB逻辑,避免机组非停发生。

上一篇:高压电力电缆设计技术的思考 下一篇: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