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视为疑难杂症来解决

时间:2022-05-26 10:47:33

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视为疑难杂症来解决

摘要: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科技含量低,产品简单,缺乏市场竞争力,需要政府、金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所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强经营理念,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关键,而且对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减少社会就业压力,推动金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困难 问题 措施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我国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制度性原因,即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和融资特点与现行的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严重不匹配。在现行金融体系内的改革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在体制创新上找出路,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

从企业自身的情况看,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是造成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我国中小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在3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的过程。但是,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有:

一是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记载不规范,基本上处于备忘性和应付性的财务处理和报表填报。有部分企业甚至是为交纳税款进行的账务记载和报表填报。企业大部分的经营往来主要是现金结算,不论是银行、税务以及政府的统计、经济部门从账务处理上无法辨别出其经营活动的真实性;二是经营管理水平低,技术含量不高,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在经营管理上是家长制,一人说了算;在经营理念上只注重眼前利益,主观意识强烈;在产品生产上,是由家庭作坊逐步发展而成,产品工艺落后,生产成本偏高,产品可替代性较多,产品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加之企业周转资金少,抗风险能力较差;三是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中小企业诚信缺乏严重。

由于中小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随意性较大,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加上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个别环节出现资金紧张,从而表现出有些企业信用状况较差,诚信缺失,势必造成贷款难。

从金融机构的方面来看,商业银行出于资产质量和效益方面的考虑,对中小企业主要实行慎贷的策略,虽然农信社、农合行拥有贷款自,但受贷款投向和额度的限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是各家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都高度集中。目前,各商业银行基层行除拥有额度较小、风险过低的质押贷款的审批权外,几乎都没有增量贷款的审批权,而质押贷款的审批权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心支行或二级分行,形成了中小企业授信不足,大部分地处县一级的中小企业更是望尘莫及。二是责任追究十分严厉,要求新增贷款不良率为零,而发放贷款质量较好、贷款本息如期收回的没有相应的奖励政策和措施,结果使基层行和信贷人员对可贷可不贷的尽量不贷。三是贷款审批程序繁多,必须经过土地、城建等部门核实评估,经过司法部门的公证,贷款主管部门的审批和上级行的授权。四是“贷后”检查形同虚设,只要贷款一经发放,贷款的用途、去向、造成风险的大小,无法掌握,顺其自然,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

从市场状况看,中小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整体实力不断壮大,经营范围不断拓宽。中小企业不仅在工业、建筑业、饮食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涉足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和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领域,成为这些行业的一支生力军: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分布广泛,农村、乡镇、城市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多。尽管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贡献大,但为其发展提供服务的金融市场滞后,金融环境很不理想,与中小企业的金融资源配置及其发展势头形成强烈反差。从间接融资看,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要求条件烦琐严格,贷款比重偏低,难以得到银行信贷的支持。从直接融资方面看,上市资源稀缺,门槛较高,通过股权融资难度大,民间借贷利率高且无法律保障。因此,出现了现在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而融资难的现象。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了社会各界探索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本质上就是通过社会的资金分配制度对其进行社会资金的配给。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途径在于从制度的角度型构一种新的社会资金分配制度。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政府经济职能的因素,又有银行的因素、资本市场的因素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要建构一个克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体系,应解决以下核心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要多元化

要全方位地做好间接融资工作,治理好信贷投资环境、选择有效益、资金运行有保障、安全系数高的项目向上级商业银行积极推荐。另外,地方政府也可与未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联系,推荐项目,积极寻求合作,争取资金引进,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如用项目收费或土地、建筑设施作抵押或担保。同时,也要在直接融资上广开思路多下功夫,通过联营、入股、拆借等方式吸引境外投资、境内投资以及民间资金,充分利用好民间资金借贷这个不公开的融资市场,正确引导资金流向,规范借贷行为,通过政策手段、法律手段促进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改善金融机构诚信、企业诚信、政府机构诚信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必要条件。一是金融机构要由现在的指标、授权控制贷款发放转变为由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率和利润率或亏损降低程度控制贷款发放。同时,通过内部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转变服务观念,开展文明服务、阳光服务,提高透明度以提升诚信度。二是通过强化企业信用环境,完善法人治理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财务的可持续和透明度来增加企业诚信程度,改善引进资金的环境。三是政府部门积极建设社会信用环境,司法部门公正执法,依法保护金融债权,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四是加快信贷征信系统建设,目前,正在使用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用日益明显,并在日常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些工作仍需要进一步深入,首先,尽快建立个人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防止利用房贷、车贷骗取银行资金;其次,统一标准,结合信用信息通用性,降低征信成本,发挥征信功能;最后,尽快制定法律法规,界定信贷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权限,并依法逐步开放查询窗口。

(三)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

目前,有些地方虽然成立了一些担保公司,但是基金来源少,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对担保机构缺乏统一有效的业务监管,因而防范风险的任务相当艰巨。因此,建议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成立一些政策性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担保的公司,并给担保公司一定补贴以鼓励其为中小企业担保的行为,也可以给予一些政策,允许民间成立营利性担保公司,扩大中小企业的担保范围。

综上所述,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经济主体的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终将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 纪霞.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与解决措施[J].商场现代化, 2010(1).

[2] 刘贵才.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及其法律风险防范[J].中国安防, 2010(Z1).

[3] 刘贺.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规制[J].学理论, 2010(4).

[4] 李婷.从宏观调控角度谈中小企业融资多元化的法律对策[J].知识经济, 2010(12).

上一篇:新形势下对老干部活动中心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