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慧图书馆及服务模式的构建方法

时间:2022-05-26 06:29:53

关于智慧图书馆及服务模式的构建方法

【摘 要】文章主要对智慧图书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这是图书馆的再一次突破,继数字图书馆和复合图书馆之后的最新科技。在网络时代,这是一种运用了云计算技术的智能设备工具,其运作模式充分体现了书与人、书与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简单快捷的智能服务。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服务;新模式构建法

图书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升级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当人们的眼界里呈现云计算、网络以及智能科技的时候,就意味着复合型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已经过时了,而走进人们视野里的是新型的智慧图书馆。社会的热门主题也逐渐转变为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方式。而文章则对智慧服务新模式的构建方法展开了研究。

一、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自从IBM第一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之后,人们的生活中便出现了各种各样关于智慧的概念,例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业务等,其中智慧医疗的研究被人们格外重视。另外,智慧图书馆也是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目前为止,智慧图书馆在科学的字典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其研究人员们从多个方面给予了合理的诠释。从最新的文献中得知,智慧图书馆与云计算、互联网、复合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国内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情况可知,智慧图书馆的构建机制是以事物和智慧为基础的,并结合了数字图书馆和复合图书馆的各自优势。智慧图书馆离不开科学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人与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渐从知识服务转变成智能服务,而智能服务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精髓。不言而喻智慧图书馆的外貌特征充分体现里目前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它的内在优势就是每时每刻都在供给服务,包括文件服务、知识服务、信息服务以及人性智能化的服务,运用全方位的服务来满足人们日益变换的需求。由此可见,未来的智慧图书馆离不开智能的服务模式,它是图书管转型变革的有效途径。

二、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的途径

(一)智慧图书馆的构建

依现今的发展局势来看,智慧图书馆是目前最高端的图书馆,它修复了数字图书馆和复合图书馆的不足之处,将二者的优点进行了有效整合。在网络时代运用云计算技术,通过智能手段,将人与书,人与人,书与书之间复杂的联系得以实现,给予用户智能化的服务。

智慧图书馆是由网络技术、情报服务以及智能设备这三个元素组成,它的结构又分为技术水平层,服务水平层和物理层这三部分,其中技术水平层是智慧图书馆的关键,服务水平层则是其核心。这三个层次互相作用,缺一不可,一起完成智慧图书馆的构建。

随着世界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来看,智慧图书馆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才刚刚起步,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网络技术与云计算为基础,智慧图书馆应该着重发展信息技术设备和集群管理。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和云计算,大力支持高层次的智慧和空间服务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合理有效利用现代化先进的技术,掌握各种渠道的资源信息,并全方位的进行安全传送和智能处理,紧随当代信息的更新速度,有效利用智能相关的文献库,实施集中合理的管理方式,结合用户的需求,实现与智能服务一体化,这样才能达到智慧图书馆的标准。进而努力提高智慧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将智慧图书馆真正的打造成为甲级图书馆。

(二)智慧服务平台的构建

建设智能服务技术平台,使其具有开放性、异质性、集成、互操作性、流动性等特性。为智慧图书馆建设这样的服务平台主要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包括安全、智能接入、环境监管,金融商业、紧急救援以及网络技术和云计算信息管理服务等。服务平台的建设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底层支撑平台包括互联网、云PC、云存储以及操作系统。其中互联网又包括互联网,RF传感器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其次是数字资源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关键就在于数字库资源一定要全面,其中应该包含数字的化纸资源,购买或自建的数字资源,智慧,搜索数字整合资源等。最后是智能服务系统。用户是服务的核心,有效利用收集信息资源的新方法,结合各服务平台,着重发展网络服务,移动OPAC,虚拟参考咨询,短信制定,互动,服务协作等。

(三)智慧图书馆员的素养

智能图书馆由馆员、知识和用户这些根本的元素构成,期中馆员是根本,是智能图书馆的服务基础。一位图书馆信息专家这样说道“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智慧图书馆员,必须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和对创造的无限渴求以及积极的参与到公共活动中去的意识”也有人说“智慧图书馆员,一定是具有广泛的知识、良好的能力、工作的热情和沟通能力的”由此可知一名优秀的智慧图书馆员是可以用其极强的专业素质来调控和解析专业知识的形态或价值;良好的操控和运用错综复杂的信息技术和各项智能运算;具有对物质的理性的理财计划,而且有着足够的知识储备量,以此来完成各项任务的搜集、归纳、分类、进行理性解决的素质。如此多的要求和元素是可以通过政府机构、其他图书馆机构、以及相关信息机构、馆员等合作完成。

虽然智慧图书馆处于发展与建设时期,有些项目还在不段的完成和改善,不过RFID和云计算这样的现代化技术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中是不可小觑并一定会使其蓬勃发展的。原因在于创建馆员和用户的广阔互动平台,合理个性的服务成了智慧图书馆的一大特性;也为用户创造了智能、方便、的网络平台,良好的使用这一网络平台,运用语义技术获取起始资料,宏观或微观的调控读者指定的阅读使用量。

参考文献

[1] 姜永常.基于知识构建的知识服务实现机理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2):76-81.

[2] 董晓霞,龚向阳,张若林.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2):76-80.

[3] 杨志刚,周凤飞,李洁.Web2.0技术主导的数字图书馆人文服务体系[J].图书与情报,2012,10(2):87-92.

上一篇:对象的简单性与命题意义的确定性 下一篇:刍议新形势下电视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