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万载“遗”览无余

时间:2022-05-26 04:07:56

万载,就是一个让心灵旅行的地方……

一如德国作家黑塞说的:“旅游就是艳遇”,旅游就是艳遇过后的意犹未尽,就是一场风花雪月中的邂逅,旅游,就是一个怦然心动的瞬间。

江西省万载县作为千年古邑,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开口傩、得胜鼓、夏布和花炮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万载县“遗”览无余,美不胜收。

古朴粗犷开口傩

万载开口傩,又称“跳魈”,是当地民间驱鬼逐疫、祈福求安、娱神娱人、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其特征为头戴木制面具,扮作鬼神亦歌亦舞,展示神的威武,演绎神的活动事迹。仪式主要有开傩、出傩、接傩(傩仪)、跳傩、归傩(又称封案),跳傩是傩活动中的重头戏,时间为每年的开春季节。

据清道光版《万载县志》记载:万载有傩约在元末明初,明清时期,跳魈之风盛行,活动范围遍及乡间、邻县。万载开口傩由傩舞演变而来,既保留了傩舞的艺术特征又吸收了古老戏曲成分,有向傩戏演变之趋势。它共有《开山》《比刀》《关王下书》《关鲍大战》《小鬼戏判官》《土地》《团将》7个节目,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角色生、旦、净、丑,几乎每角必唱,且唱、念、做、打齐全,动作古朴粗犷,在傩戏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傩文化史,探究傩舞发展、傩戏形成有着重要的价值。

万载傩舞经历代民间老艺人的传承和文化部门的挖掘整理而得以保留至今,并绽放异彩,它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而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先后有国外3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万载开口傩。1992年,万载傩舞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日本多名学者先后数次到万载考察傩舞;中央电视台《文明中华行》、台湾《大陆奇观》摄制组专程到万载拍摄傩舞专题节目;2005年6月,万载傩舞参加“中国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活动,分别荣获“傩文化展”金奖(唯一)、“中外傩文化艺术展演”银奖、“民间艺术表演”优秀奖(最高奖)。万载傩舞还先后到全国各地参加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

磅礴大气得胜鼓

从北宋初流传至今的万载民间器乐曲《得胜鼓》,取材于唐朝775年间“安史之乱”重大历史事件。该曲以将士出征、交战、凯旋、庆功等情节为内容,分9个乐段,表现请战、四将、二将、皇帝登台、游兵、下战、进城、登台退位、大小圆台等情景,用民间唢呐和民间锣鼓以吹打乐形式反映古代将士鏖战获胜的壮观盛况,故取名《得胜鼓》。它是民间唢呐曲牌与民间锣鼓有机结合的代表作,其特征明显,在节拍、节奏、旋律、调式、音色、力度、速度上变化幅度大;唢呐与锣鼓同步结合,小打行云流水、欢快流畅;大打气势磅礴、庄重热烈;唢呐特殊的演奏技巧单指抖音摹仿战马嘶叫,形象逼真,禁鼓、战鼓重击,铿锵有力,场面非常壮观。

得胜鼓演奏活动是当地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之一。在民间,凡娶亲嫁女、生日祝寿、华夏落成、开业庆典、欢庆佳节及其他纪念活动,皆请民间艺人演奏《得胜鼓》,以平添祥瑞喜庆氛围。万载得胜鼓曾多次参演并获金、银奖,其中,2009年荣获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最高奖――“山花奖”;2006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文明中华行”栏目对《万载得胜鼓》作了专题宣传报道;收集整理的《万载得胜鼓》现已入选《中国民族民间乐曲集》。

天然清爽赞夏布

万载夏布生产历史悠久,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据传,南北朝时期万载一农人名叫蔺思源,发明一种驱避蚊虫的方法,采取长叶草,编成帷帐,张挂于床上,使蚊虫之类不能飞入,但因杂草质脆,所编帷帐不能久用。后来他在草类中发现一种富有韧性的枝条(苎麻),并将它的表皮剥下,用以编制帷帐,效果很好。此后,人们逐渐改进绩麻之法,采用纯洁的苎麻纤维织造,夏布制作开始广泛流传,很长一段时间全县约70%的农户从事兼营夏布生产。

万载夏布有本色、漂白、染色、印花等多种,其纱质细软、边缩平整、纺织均匀、色泽清秀,不皱折、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唐时被列为贡品。20世纪30年代,万载夏布多次参加省际特产联合展览会均受好评,其以“柔软、平如水镜、轻如罗绡”而誉满全国、远销海外,被称为江西三大特产之一。据1940年版《万载县志》记载,万载夏布有两大特色,为它埠所不及:“一、苎麻质量坚刚,外地浣麻多用漂粉与酸水等,我县山间多清泉,浣濯便利,天然制造,无俟药品参加其间,自然化刚为柔,表现雅洁之色;二、成布之后,它处用硫磺烟薰,以求一时之美色,我县对此作法则历来严禁,故愈服则色愈出。”

万载夏布完全由手工制作,其生产过程主要有绩纱、织布两个部分,共有10多道工序,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中央电视台《文明中华行》栏目组对万载夏布织造技艺进行了专题报道;2008年6月,《万载夏布织造技艺》作为传统手工制作绝活参加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演活动;2010年5月,作为江西省首批入选上海世博会参展对象在世博会隆重展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对推介万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火树银花不夜天

花爆乃爆竹和烟花之总称,其生产源远流长。据宋时《骇闻录》载:“李畋居山中,邻人仲叟家为山魈所崇,畋令旦夕于庭中用竹置火中,鬼乃惊避,至晓寂然安贴”。后来人们将黑火药装进小竹筒,做成爆竹,后又将竹筒改为纸筒,其“内藏药线、一发连百而不绝”,称为鞭爆;清道光年间,万载花爆已“通行南北,商贾络绎”,从业人员达数万人之多,爆竹庄近千家,在全国各地从事花爆经营的著名爆竹庄有十几家;1936年4月,万载花爆在运杭展览会上获“浙赣特产联合会奖状”;20世纪80年代生产进入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花爆企业有600多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花爆税收占全县财政总收入60%以上,是万载的支柱产业,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五大花爆传统制作基地之一,是全国著名的花爆之乡。

万载花爆有全红礼爆,大小彩爆等60多个品种,其生产所用的原料――土纸、火药、均为本地所产,且质量上乘;它因响率高、响声脆、无杂质、有香味而闻名于世,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万载花爆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制作,有70多道工序,均为传统的手工操作,技术含量高、工序流程比较复杂,其制作技艺无系统的文字记载,只能靠师徒之间身传言教和长期实践来掌握,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别提醒

交通 万载县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西部,毗邻湖南省浏阳市,交通便利。

1、航空线:(1)南昌昌北机场距万载县城158公里,机场巴士可达南昌市区乘汽车到万载;(2)长沙黄花机场距万载县城170公里,机场巴士可达长沙市区乘汽车到万载。

2、铁路线:万载县城距浙赣铁路宜春站35公里,出站即有大巴和的士到万载。

3、自驾线:万载有多条公路通达,320国道(上海至昆明)穿城而过;沪瑞高速(G60)宜春站出口后再行30公里宜万一级公路即到万载县城;从湖南浏阳走319国道和323省道也可到万载。

食宿 万载有机农副特产丰富,饮食习惯接近湘菜风味,县城和各旅游景点住宿条件优越实惠,宾馆较多,采风旅游者可根据个人要求自行确定。

上一篇:非去不可 那些无法错过的城市地标 下一篇:巨石阵 英伦三岛最神秘的史前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