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厂实习对印刷理论课一体化教学的推进作用

时间:2022-05-25 06:17:56

教师下厂实习对印刷理论课一体化教学的推进作用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职校学生重实操轻理论的现状,探讨了职校教师到工厂实习对印刷理论课一体化教学的推进作用,指出教师到工厂实践,能够缩短课堂与企业生产的距离,贴近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要,体现一体化教学,从而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校;印刷理论课;一体化教学

一、当前职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职业学校都在积极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整合教学资源,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但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理论都能有相应的操作环境,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印刷专业搭建的一体化教学平台上,《印刷概论》《印刷工艺与计价》《印刷色彩》等理论课被安排在第一学年学习,就无法实操,也无需实操。因为它们是用来衔接下阶段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的初步理论知识,具有概括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学生往往对这种坐着听讲而没有实操机会的理论课反应冷淡。如对于《印刷工艺与计价》课程,前半部分将平、凸、凹、丝、柔印和数字等多种印刷方式的特点、应用范围一一阐述,知识概括全面,但都是泛泛而谈。这些抽象、综合的知识,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出现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的现象。

而我们知道,实践的教学效果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但理论知识真正丰富、系统,思考空间广阔,是提升专业水平的必经之路。那么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如何让知识变得有用、有趣呢?这为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挑战。

二、影响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一)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近年来,职业学校发展很快,充实到教师队伍的大多为应届大学毕业生,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这种欠缺往往造成这些教师在上专业理论课的时候,泛泛而论,照本宣科,不能结合生产实践来进行讲授课程,使学生失去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另外,即使有过企业经历的实习教师,有的也只是曾经呆在老企业的经验,不了解企业现今发展现况,无从掌握不断革新的工艺技术,如科技发展带来的的网络输出,ERP平台的广泛使用;印刷从手动上墨、调机到中央供墨系统;远程控制的CP2000;传统印刷向数码印刷的发展;自动化集成化更高的一些新机型等专业知识。企业是培养双师型教师最前沿的地方,教师不熟悉专业知识在企业运用的脉络,缺乏实用的技能知识,怎能将教材内容讲解的透彻明晰、活灵活现、实现一体化教学呢?

(二)理论课程没有融入实践经验。

理论课程如果没有融入教师的实践经验,将会导致理论课的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前面提到《印刷工艺与计价》课程中的工艺部分,内容全面而空泛,学生不感兴趣,但如果融入印刷生产中活生生的例子,就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如对于印后加工一节,由于学校没有整套印后设备,导致学生无法直观了解该知识点。因此,笔者结合实习时拿来的两样产品进行对比:一个是先烫金后过胶再击凹凸;另一个是先过胶后烫金再击凹凸。前者工艺更易把握,后者视觉效果好,客户更喜欢。结合生产案例,整节内容增添了新鲜感,再为学生播放印后设备工作原理视频,明了有趣,学生自然有兴致听。再如最抽象的“印前参数设置”这节内容,各种规定的参数繁琐难记,可一旦放映“海德堡拼版软件”的参数设置和拼版过程视频,该知识在这种实际运用中马上条理清晰,重点凸显,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下厂实习是推进理论课教学一体化最有效的途径。这一点在专业教师实习前后教学评分的提高和实习与未实习教师评分的差距中也得到充分的证明。

三、印刷理论课一体化教学实践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丰富课堂。

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感性的、具体的东西供学生观察、聆听或触摸,使课堂活动在一个虚拟的“企业环境”中进行。这些素材来源于企业,因为企业到处都是可感知的实物:订单、各种类别纸张、蓝纸、样张和印刷故障废品等。此外,印刷企业的供货商在销售印前处理软件或印刷机械的同时定期委派培训师过来,培训新员工,培训过程会以课件或录像形式保存下来,这些都是能够吸引学生眼球、调动求学热情的宝贵资料。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富于变化的,拉近了课堂和企业的距离,让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仍以《印刷工艺与计价》为例进行分析:由于印刷设备昂贵,学校大多延用着旧设备,导致学生毕业后常常抱怨学校所学与工作所用差别很大。这种状况可以通过企业资料得到改观。因为,被企业购入的海德堡印刷机配有加密光碟,光碟是很棒的学习载体。从印机结构的认识、工作原理到详细操作要领和维修保养,一系列实战经验条理分明、丝丝入扣的以视频方式展现学生的眼前,以教师结合实习经验代替了以前的抽象的语言描述,大大降低了知识的理解难度。同时配以教师的实习经验,以及讲解海德堡最新机型的使用方法,以直观、生动地方式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企业实习不仅能帮助传统印刷方式的教学,也可以以相同的模式使其他印刷方式变得轻松。数码印刷是近代新技术印刷的主要代表,它印刷周期短,工艺流程简单,但传递数字化信息的电子线路板繁杂,使保证印刷质量的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要。这要求学生对印机每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要熟悉、理解。销售商的定期培训提供了所有重要机构部件的动态立体原理图,将人类视觉无法捕捉的高速、瞬间的运转过程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充分地进行观察和分析,使书本上静态的、生涩的原理变得容易懂。

除了动态资料外,还有文字资料。文字资料并不是补充的理论知识,而是经典的案例分析。印刷企业为了提高印刷质量,提高企业效益,减少出错率,一般是边生产边总结,定期开碰头会,分析问题症结,将一个个工艺陷阱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积累起来。每个案例从订单、工艺单到废品,都要收集装袋。每份废品都标识错处,并写明造成原因,作为小档案列入档案柜中。这些都是形象有趣的实战经验,能够引发学习者深入思考,增强对自己专业的学习热情。

企业资源举不胜举,如样张、设备说明书、各种印刷材料等,甚至是印刷车间试印过程中的废纸都可以作为教具,用来认识印刷效果和哪些条件有关,说明如何使印品套印准确、如何看色。这些都充实完善了教材内容,实现了理论内容的一体化教学,为印刷理论课注入生机。

(二)利用实践体会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说企业资源还有可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但实践经验只能亲临车间、作业部门才可以学到。教师不下厂实操,即使拿到资源也无从体会其中的妙处,更谈不上绘声绘色地讲解给学生听了。印刷展览会展出各大公司最具实力的设备,并配有专人解说,也能增长见识。可这仅仅能够开阔眼界,唯有下厂实际工作,深入到工艺流程的各环节学习锻炼,才能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业务员洽谈订单、跟单到核价,再到工程部形成工艺单,最后到车间印刷、印后加工,教师应认真学习所有环节的操作要领,留心观察工艺陷阱和注意事项。同时,要注意机器故障期间的拆装维修,因为机械原理掌握得熟练,理论就会讲解得透彻。在不影响他人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多动手参与,加深理解。特别对较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多花时间研究、操作,做好记录,将学校缺乏的更新知识加以储备,以便推陈出新,缩短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活跃学生课堂氛围。

例如:《印刷工艺与计价》的计价部分是对订单进行核算,生成核价单,仅仅展示企业订单、核价单、工艺单、各种材料价格等资料还不够,需要通过实践经验加以体会。我们从课本上知道:印刷总价=纸张+CTP费用+印数费+后加工+杂费,其中每项费用的计算公式也有,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却讲不出。下面举纸张费用案例加以说明:“280×280,4+0,250克双铜5000份”(纸张单价2.08元/张) 的印刷成品,如果客户要的印数在一万张以上,我们采用的方式是两页拼成一版,用六开纸印刷 (宽:280+10+2=292,长:280×2+3+3=569;开纸:1194÷569=2, 889÷292=3;2×3=6开),核算结果:(2500+300)÷6×2.08=292元;一万张以下时则不必拼版,直接用六开机印刷便可,因为计价结果显示这样更省时省钱,核价如下:(5000+300)÷12×2.08=219元。这样的实践体会才能教导学生计价问题需要灵活掌握,因为它不是单纯通过公式的数学计算,而是直接关系到成本、员工收入的利润核算。

通过实习体会的知识点很多:正反版、自反版的理解;正反版的中间飘口位的理解;补漏白的理解;粘位预留出来,不能印刷等,这些课本上都没有,但却是与课本息息相关的实用知识。教师只有下厂实践才能将课本理论与企业生产有效结合、融会贯通,实现理论内容的一体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点缀课堂。

教师下厂实习不仅令学生在专业层面耳目一新,还可以让他们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为即将上岗做好充分的准备。实习中点点滴滴的见闻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艺术、激励措施和员工状态,激励学生斗志,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热爱生活。

职校学生大多懒散,而企业中有很多年轻的机长、主管,和他们同等学历,他们的事迹可以激励学生。如可以让学生知道企业都有自己内部员工的激励机制,通过公开竞聘走上领导岗位或实现换岗,机会随时为那些努力奋进的人准备。企业中经常失误被罚的人往往是那些工作懒散、怨天尤人或态度消极、被动做事的人。在质量管理方面,学生可以理解为什么要质量评价职业化。学校对学生成绩可以有优良中差等多个评价层次,而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两个指标。也就是说,员工只有一丝不苟地作业,达到质量标准才算是合格。又如:教师可以利用办公室物品摆放没有条理而全体被罚的小事向学生介绍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6s管理模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这种理念应该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团队精神和公共责任意识。再如:讲到印刷流程,印刷班学生往往只知印前部门和印刷车间,不知印刷公司其实由多个部门组成。业务部、核价文员工作的前台、图文设计室、印前处理和打样室、CTP制版室、印刷车间、印后车间、精装部和送货部。有的公司为了保证生产过程正确、顺利地进行,独立出一个工程部,监督、跟进整个工艺是否严格按工艺单规范进行。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工作环境,帮助自己岗位定位,锁定学习目标,为前程而努力。

四、结语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指理论与实操的结合,也包括讲授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合。教师实习是实现专业理论课一体化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从专业知识到企业文化,教师下厂实习的点点滴滴都为理论课堂注入了生机,增添了情趣。同时,社会在发展,企业设备在更新,教师需要定期实习,更新教材内容,适应时代要求。因此,一体化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学层面上,还应体现在课程层面上,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只有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把专业水平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才能做到教材内容源于企业、高于生产,对教材做出有效而生动的诠释,继而开发出适应中职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缩短课堂与车间生产的距离。

(作者单位: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上一篇:高职新生自卑感的成因与矫正 下一篇:“四动”: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