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世界影坛上的“东方武神”

时间:2022-05-25 06:14:38

李小龙:世界影坛上的“东方武神”

李小龙:世界人眼中的功夫传奇

李小龙作为一个影星,他的影响力不敢说是绝后,但肯定是空前的。在非洲,当地人问起功夫的时候,你只要随意一比划,你就会听到他们呼喊着布鲁斯・李。以前也听说过,有中国女孩子碰到危险,摆出个功夫的POSE,然后歹徒吓跑了。这些都是真事。

早在1972年,李小龙就被权威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名家”的第一位,日本人称其为“武之圣者”,拳王阿里赞叹他的功夫超越了时代。时至今日,李小龙的全球功夫影迷有增无减,各地都有固定的影迷协会,李小龙的影响力已经遍及全世界。而人们也在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这位功夫巨星的最大敬意。

没有李小龙,就没有世界对中国功夫的了解。中国功夫对世界的影响力直接导致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因为李小龙,功夫被翻译成英文收入词典。他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人,无人可以替代。

作为一个武者,李小龙是个矛盾体,一边会学习其他门派功夫,一边又有舍我其谁的气势。他创造了截拳道。他的功夫其实体现了一种豁达开放的观念,正如他自己所说“以无法为有法”,告诉我们不要为旧的观念束缚,这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印象中还看到过大幅的照片,穿着一身白色西装,戴着硕大的咖啡色墨镜。这是明星的架势。而另外,他又有不同凡响的竞技能力。成龙,李连杰固然也会中国武术,但按照实战能力,应该跟李小龙还差一些。一个的确有靠打出来的味道。他的肌肉都被全球健身杂志做分析研究,说他的肌肉是最美最匀称的。

同时,他是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人,他的影响力在全世界的华人圈内都能看到,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大多数老外对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李小龙和功夫。在他把“东亚病夫”的招牌踢碎的时候,他已经是中国的骄傲了。

李小龙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电影类型一一功夫片。拳拳到肉的功夫电影,是从他那时候开始的。他的电影即使到今天,你依然觉得很真实。那时候没有特技,就靠演员本身功底。他练功的刻苦无人出其右,出拳之快,力量之大,跟他平时电击练习有关。但可能也真因为非人道的练功方式,以及追求更快更强的意志,对他身体本身伤害也是很大的。

用电影向“龙”致敬:

至今仍然有络绎不绝的各国电影人在作品中缅怀李小龙,首当其冲的就是喜剧之王周星驰。

李小龙对于周星驰电影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周星驰不是一位动作演员,但他一直将李小龙视为自己事业的标杆,是李小龙的头号粉丝。他的每一部作品时常都会出现李小龙的侧影。《新精武门》、《赌侠》、《武状元苏乞儿》、《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等等一系列的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李小龙银幕风采的痕迹,不夸张地说,李小龙一直还活在周星驰的电影之中。《功夫》一片更是对李小龙致敬。而《少林足球》中陈国坤一身黄底黑纹的运动服则是李小龙在《死亡游戏》中的经典扮相,这个造型在中外很多电影中也接连出现过。

周星驰对李小龙最恳切的一次感谢,是在200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周星驰凭借《少林足球》夺得“最佳男主角”大奖,他首先感谢的第一个人,就是李小龙。

国际巨星成龙在作品中也时常表达对李小龙的敬重,出道伊始,成龙就在李小龙的电影《精武门》、《龙争虎斗》中有过客串演出,算是和李小龙演过银幕对手戏。而《唐山大兄》的导演罗维就准备将成龙捧为李小龙的接班人。后来成龙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银幕风格,但李小龙还是常常出现在成龙的电影中。比如《城市猎人》中的电影院之战,成龙就按照李小龙在银幕上的招式击败了敌人,临了还不忘说一句“小龙哥,谢了啊。”

洪金宝同样也是李小龙的有力支持者,洪金宝出道时就常常在李小龙的电影中客串演出,《龙争虎斗》的开场就有一次经典的对决,曾经传闻过李小龙和洪金宝还有一次小小的切磋,洪金宝回忆道李小龙的脚法之快令他猝不及防。而李小龙的遗作《死亡游戏》也由洪金宝执导补拍完成。洪金宝对李小龙最深的一次致敬是在电影《肥龙过江》中,该片大量效仿了李小龙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通过喜剧方式重新演绎,算是一次善意的恶搞了。

在世界影坛范围内,李小龙的影响力也是深远的,特别是随着中国华人动作演员和武术指导进入好莱坞以后,李小龙的功夫魅力也被植入了好莱坞电影之中。比如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的《黑客帝国》,男主人公尼奥的许多武打动作就模仿自李小龙。而同样由袁和平任武指的《霹雳娇娃》、《杀死比尔》等影片中,都可以看到李小龙的动作电影风骨。《杀死比尔》的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本身就是个功夫片影迷,他特意为女主角乌玛・瑟曼设计了一套黄底的黑条纹运动服,从外型上向李小龙致敬。

在传记电影方面,好莱坞也投拍了不少纪录片和传记片来缅怀这位功夫巨星,像纪录片《李小龙:失落的访谈》、《李小龙:勇士的旅程》、《李小龙――不死的龙》等,都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纪录影片。

每逢李小龙的周年纪念日,全球各地对于李小龙的纪念活动此起彼伏,除了香港金像奖在1993年李小龙逝世20周年为他颁发终身成就奖之外,还于2005年颁发了“世纪之星”大奖,其女李香凝代父领奖。

在2005年的11月27日,李小龙诞辰65周年之际,香港星光大道上也揭幕了李小龙1:1比例的铜像,以此来表彰这位巨星为香港电影付出的努力。而就在此前的一天,位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南部城市莫斯塔尔,由当地艺术家Ivan Fijolic为李小龙打造的铜像同样也提前揭幕。莫斯塔尔曾在上世纪90年代的波黑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在该城树立的李小龙铜像是反对种族分离的象征,被该城各种族团体所接受。Ivan Fijolic希望用李小龙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来鼓舞人民在战后重建家园。

无论在何时何地,李小龙的名字总会被人唤起,他极为短暂的一生却留下了太多值得我们珍藏的回忆,李小龙的精神不死,他的电影同样会恒久流传。

上一篇:许哲佩:梦境 下一篇:《时尚娱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