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经》中描写女性美的手法

时间:2022-05-25 04:39:03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多样,尤以爱情诗为人称道。爱情诗中描写女性的诗篇比比皆是,其描写女性的手法多样。总结起来,一般有精雕细刻、摹形传神;伊人不见、侧面烘托;明月朗辉、衬托佳人等三种形式。

关键词:诗经;女性;手法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向以反映现实的深刻和艺术上的朴素之美而有了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其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历来为读者所称道。在众多歌咏爱情,反映现实的诗篇中,描写女性美的诗篇比比皆是,其手法也千差万别,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精雕细刻、摹形传神

此法在《诗经》中并不多见,它主要采用工笔画的写法,对美人加以细腻的描绘。代表作为《卫风・硕人》。这是一首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之美的诗。全诗四章,首章写她出身高贵,次章写她容颜美丽,第三章写结婚仪式,第四章写远嫁情形。其中倍受推崇的当属有"美人赋"之称的描写庄姜之美的第二章。"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如蝤,如瓠犀。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美目盼兮!"前五句连用六个比喻从手、肤色、颈项、牙齿、额头和眉毛几个方面极力铺陈摹写庄姜美貌,正是赋中有比,十分贴切具体,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使读者对庄姜之美产生了清晰深刻的印象。后两句描写庄姜之情态,先写其浅笑时娇好的面部表情,微微翘起的嘴角,肌肉被带动时形成的可爱的酒窝,再写其美丽灵动的眼睛,波光流动,顾盼生辉,"传神写照,正在阿堵"(顾恺之语),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穷其形,传其神,《卫风・硕人》可谓是赞美人的体态的代表作品,清代姚际恒说它"千古诵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诗经通论》)实不为过。

再如《风・君子偕老》是赞美卫宣公的夫人宣姜之美的,诗人极力去写她的妖冶美。"发如云,不屑也。玉之也,象之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副笄六珈",乌黑的头发如密云般美丽,美玉的塞耳,象牙的簪子,簪子上镶有六颗美玉。写得非常传神。

二、伊人不见、侧面烘托

这种写法,被描写的女性全不露面,全用侧面描写之法加以烘托。代表作如《秦风・蒹葭》。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全诗共三章,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的爱悦之情。"夫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清人陈启源《毛诗稽古篇》)根据全诗,读者可以想象:在长满苍苍芦苇的河边,白露凝成霜花的秋日之晨,一位男子临风而立,望水而吟,尽管路途艰险,长路漫漫,也要追寻心中的佳人。可佳人身在何处呢?她仿佛伫立在那秋水环绕的远方,又似乎伫立在那芦荻杂草交接之处,还伫立在那秋花飞鹭的沙洲……啊,她忽远忽近,她似真似幻,茫茫秋水,云烟盈盈,路途漫漫,惟有她曼妙的身姿倩影,摇曳在那山水晨昏之间,也摇曳在男子的心头!美丽女子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欢晤受阻,失意郁闷之情不言自明。锺嵘《诗品》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美生爱,爱生昵,昵生情。全诗未著一字于女子美貌,但借助主人公热烈追求与失望惆怅交织的心情,女子的美丽已呼之欲出。

三、明月朗辉、衬托佳人

这一写法便是应用诗经中的传统比兴手法,先设定一个特定的环境,让美人在自然景物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或者性格更加立体。这种构成立体的画面,构成一个意境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最早的也是真正的空间艺术。最常见的如月色的衬托、水景的衬托、花的衬托。

月色衬托的代表作如《陈风・月出》。这是一首描写月下怀念美人的爱情诗,表现青年男子对所爱慕的女子的崇高赞美和热烈追求。诗一开头,诗人便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开阔而灵动的画面:"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晶莹圆润高悬夜空,美丽女子沐浴在清辉之中,俊美的容颜朦胧迷离。在此,诗人有意将美人安排在月光之下,月为远景,人为近景,月光和美人相互映衬,充满了神秘的美感。犹如高悬的明月高不可攀,心爱的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舒窈纠兮,劳心悄兮",青年男子的痛苦和忧伤绵长如水,动人心魄。月下美人若隐若现,似真还虚。方玉润《诗经原始》说 :"且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并非实遇……"无论是虚想之人,还是实有其人,朗月衬托下的美人都如烟似雾,美丽迷人,她早已根植于读者的心田,给人以无限美感。

水景的衬托在《诗经》比较常见。《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大都与水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其中如花似玉的女性常常以水为背景。最为人传唱的如《周南.关雎》。诗篇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便是以河流为背景,以水鸟起兴。再如《召南・江有祀》:"江有祀,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诸,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诗歌以江为背景,表现女子对丈夫回心转意的幻想,衬托出女子心绪的千回百转。另外,出现水景的诗篇还有《郑风・寨裳》:"子惠思我,寨裳涉漆。…子惠思我,寨裳涉消。"《郑风・漆消》:"漆与消,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商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卫风・氓》:"送子涉淇……淇水汤汤……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等等。

花的衬托同样常见于《诗经》之中。花是自然对人类最好的馈赠,用花比喻美人在中国文学中已形成传统。如《郑风.出其东门》中有"有女如荼",再如有名的《周南.桃夭》。全诗三章,用灿烂的桃花比喻出嫁女子,并寄托美好的愿望,真是形象动人之极。《小雅・采绿》:"终朝采绿,不盈一匆。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蓝,不盈一檐。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诗经》是华夏文明之初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女性具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呈现。《诗经》中在描写女性时所采用的手法对后来的中国诗歌写作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诗歌中工笔手法不多,但一旦出现便为精品,如《洛神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梦如幻又真切如实。侧面烘托手法,对后来重寄托的传统起到先导作用。

《诗经》这部出现于两千多年以前的诗歌总集,可谓是对后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光辉源头,我们今天在领略诗歌神韵的同时,也应该学会鉴赏它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从中获得启迪,丰富我们的创作手法,开拓我们的欣赏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秀梅.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3]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4]勾承益.先秦礼学[M].四川:巴蜀书社,2002.

[5]梁平.诗经.国风中女性形象美的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3).

作者简介:许华,女,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古代文学。

上一篇:论缑姓源流 下一篇:为战争加上文明的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