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课标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

时间:2022-05-25 02:49:18

从新课标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

科学源自对生活种种奥妙的发现,因此,各类学科的教学只有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自主学习,去留心生活,探索生活中数学的奥妙,亦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 小学数学 生活化

生活中数学的影子随处可见,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数学。因此,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实践经验进行巧妙的结合。《新课标》明确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一规定明确指出,数学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去发掘数学知识的存在和应用,探究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主探究,寓学于乐,将各种生活材料数学化,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真正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们切身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叶圣陶老先生曾发表过如下观点:“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利用。”由此可知,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针对每章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参考具有生活性和前瞻性的数学信息资料,取其精华,进行丰富和扩充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

例如,在教学统计知识这一章节时,要让学生切实参与到统计过程中来。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在早上6点半到7点到校的学生情况进行统计,进而以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选用恰当的统计图表来阐释问题。把教材中抽象的题材转化为学生的亲身实践,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探究乐趣,对于熟练掌握、应用数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激发学生的探究乐趣,换言之,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心。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活生生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探究圆的相关知识,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动态画面:两个人赛车,一人的车轮变形发瘪,骑着非常吃力有左摆右晃;而另一个人,车轮完好,骑得非常自如。这样的情景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导入新课,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使学习活动高效率顺利进行。

2.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融合,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新课标旨在贯彻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真实、形象的情境中去感知数学、学习数学。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以现有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很难理解,更不能透彻地掌握和应用,教师要善于开发学生现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帮助学生体会、感悟知识的内涵。

例如,“O的认识”这一章节,课本中有4幅桃树图,我就对学生们进行循序渐进的巧妙设问:树上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我们去摘掉一个,这时还有几个桃?用几表示?我们索性把最后一个也摘掉,那么最后树上剩几个桃?用几表示?这样学生会一直集中注意力,便可轻松的掌握0的知识和本质意义。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1.开展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陆游曾有这样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逻辑思维去发现、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实践,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生“认识人民币”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买卖活动”,教师组织安排一些学生卖东西,一些学生来买东西。学生们顿时非常感兴趣,立即参与其中,选好东西并计算出价钱。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学为所用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让学生掌握做题的方法和计算的能力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方向和目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现实意义,关注数学在生活中、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学为所用,培养他们一种思维的能力,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不断地进行探究和创新。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由此可知,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内容的特性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模式、数学的逻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强化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我引导学生思考商场“满200返100”的促销活动对消费者来讲有多大的优惠?从生活实际遇到的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巧妙设问,并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理性分析,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得出“优惠活动对消费者并没有多大实惠”的本质问题。

这样不断联系数学实际,不断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学为所用来解决问题,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意识,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和父母一起统计每天家庭收支情况,有的学生帮助父母计算房屋开支并提出购买生活用品的合理建议等,这都是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体现。

四、总结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明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的确,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的影射,数学知识也普遍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数学教学,不仅会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巧妙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逻辑,数学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理念和学科素养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1).

[2]张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议[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07).

[3]李小青,蔡颍羚,李琼,倪玉菁.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

[4]管留娟.小学数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N].学知报,2010.

[5]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试论生物实验要注重分析 下一篇:色彩词汇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