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玉米氮肥总量控制试验

时间:2022-05-25 02:11:48

睢宁县玉米氮肥总量控制试验

摘要 睢宁县玉米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以苏玉20号为试验材料,优化氮肥区经济产量8 430 kg/hm2,比无氮区增产61.96%,比常规施肥区增产8.08%,氮肥利用率34.79%,比常规施肥区提高6.19个百分点。增产效果明显,优化氮肥区经济产量比常规施肥区增产630 kg/hm2,减少了氮肥施用量37.5 kg/hm2,节本增收1 674元/hm2。

关键词 玉米;氮肥;总量控制;江苏睢宁

中图分类号 S513;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021-01

通过对睢宁县玉米主产区主推品种在代表性土壤上进行氮肥不同用量肥效试验,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玉米高产、经济、环保施肥提供科学依据[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作物为睢宁县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苏玉20号。试验区选择在适宜玉米大面积生产的区域,地势平坦、整齐、均匀、肥力差异小、排水性好、具有代表性。试验点设在岚山镇郭楼村,土壤类型为两合土,前茬作物为小麦,耕层厚度16 cm,土壤含有机质22.07 g/kg、碱解氮127.16 mg/kg、有效磷21.45 mg/kg、速效钾136.55 mg/kg,pH值8.28。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具体试验设计及施肥量见表1。其中,0水平指不施该种养分;N2指优化施氮量;N1指优化施氮量的50%;N1.5指优化施氮量的75%;N2.5指优化施氮量的125%;N3指优化施氮量的150%,即过量施肥量。P2、K2分别指优化的磷、钾肥用量。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50 m2;小区宽度不小于4 m。小区间设有小田埂,单独设立排灌水沟,防止窜水窜肥。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不能施肥[3-4]。

1.3 试验实施

2012年6月上旬整地、施基肥,肥料运筹:氮肥基肥、追肥比例为5∶5,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占总氮量的50%;磷、钾肥全部基施。采用人工播种,密度为6万株/hm2,田间管理与大田一致。每个小区确定定期观测苗情与生育动态的植株。10月初收获,采用人工单打单收,对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由表2可知,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玉米平均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优化氮区经济产量比无氮区增加3 225 kg/hm2,增幅61.96%,比50%优化氮区增产1 200 kg/hm2,增幅16.60%,比75%优化氮区增产705 kg/hm2,增幅9.13%。125%优化氮区比优化氮区增产345 kg/hm2,增幅4.09%,150%优化氮区比优化氮区增产450 kg/hm2,增幅5.34%。随着氮肥用量增加,50%、75%、100%、125%和150%优化氮区的产量增幅逐渐减小,增产效果明显降低。优化氮区比常规施肥区增产630 kg/hm2,增幅8.08%,增产效果显著。

2.2 玉米籽粒、茎叶氮养分含量

玉米氮肥总量控制试验采用H2SO4-H2O2消化-蒸馏定氮法测定植株全氮,玉米籽粒、茎叶含氮量测试结果统计见表3。由表3可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植株含氮量有所增长,在施氮量为优化氮区的50%和75%时最为明显,施氮量为优化氮区125%和150%的增加效果降低。常规施肥区比优化氮区施氮量多,其玉米植株含氮量也比优化氮区的略高。

2.3 100 kg玉米籽粒吸氮量、氮肥利用率

由表4可知,玉米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不同处理的优化氮区100 kg籽粒吸氮量在2.43~2.93kg,其中150%优化氮区玉米100 kg籽粒吸氮量最高。氮肥利用率在28.60%~37.01%,常规施肥区氮肥利用率最低,50%优化氮区最高,优化氮区氮肥利用率34.79%,比常规施肥区提高6.19个百分点,效果显著。

2.4 效益分析

按照农产品价格玉米2.9元/kg、化肥(按养分计算)氮(N)5.2元/kg、磷(P2O5)5.7元/kg、钾(K2O)5.8元/kg计算,玉米氮肥总控制试验优化氮区经济产量比常规施肥区增产630 kg/hm2,增加产量收入1 827元/hm2。氮磷钾优化区施肥比常规施肥区节约氮肥37.5 kg/hm2,可节约氮肥成本195元/hm2,增加钾肥60 kg/hm2,增加钾肥成本348元/hm2。本试验优化氮区施肥比其相应的常规施肥区分别累计节本增收1 674元/hm2。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优化氮区施氮量在增产、肥料利用率和成本价格上比其他小区更具有优势,施氮量更加趋于合理,容易被农民所接受,增加了农民科学施肥的积极性。

3 结论与讨论

睢宁县玉米苏玉20号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优化氮区经济产量8 430 kg/hm2,比无氮区增产61.96%,比常规施肥区增产8.08%,氮肥利用率34.79%,比常规施肥区提高6.19个百分点,增产效果明显,优化氮区经济产量比常规施肥区增产630 kg/hm2,减少了氮肥施用量37.5 kg/hm2,节本增收1 674元/hm2,增加了农民科学施肥的积极性,为睢宁县玉米优化施肥提供依据[5-6]。

4 参考文献

[1] 易镇邪,王璞,张红芳,等.氮肥类型与施用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21(1):115-120.

[2] 李丙奇,孙克刚,和爱玲,等.潮土区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9(10):83-85.

[3] 刘超川,王晓峰,王勇,等.玉米氮肥用量的试验效果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2):34.

[4] 赵霞.河南省玉米栽培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9(9):53-56.

[5] 吴波,吕磊.氮肥施用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2009(21):28.

[6] 黄河仙,王凯荣,谢小立.不同施氮水平和稻草添加量对水稻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4):486-489.

上一篇:不同区域棉花品种在哈密地区的种植试验 下一篇: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全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