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干面编织的武汉气质

时间:2022-05-25 01:50:54

热干面编织的武汉气质

作为历史古城和最早开埠的关口之一,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美名,商贾云集、热闹繁华自不必说,只提起武汉的小吃,便是闻名全国。武汉过早的地方是最有特色的,“过早”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汉口竹枝词》中,那时人们为了早早儿到汉口赶集,总是在路上买着吃。时至今日,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过早”的习俗呈增强的趋势,所以武汉的小吃业极为发达,大街小巷无处不是生意兴隆食客盈门的小吃店。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小桃园瓦罐鸡汤(这四者为武汉四大名小吃)、顺香居烧梅、厚生里什锦豆腐脑、五芳斋汤圆、周黑鸭……哎呀!馋得人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先说说中国四大名面之一――热干面。

汉口老城,不规则的街道纵横交错,街坊小户人家簇拥而居,造就了独特的市井小民生活气质。看一座城市的气质,其实可以看那里的早点铺,看那些卖早点的人。

城市里的道路如同城市的血管,人是在城市里游走的血液,那些在路口摆摊设点的人,就是站在血管向下一级血管分叉口边的监督员,他们与这座城市里的形形的人都打过交道,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的优点,他们多少会熏染一些;缺点呢,或多或少地也会传染一些。因此,他们是城市的晴雨表,最有权利为这座城市代言。

我在武汉待了四年,对这座城市多少有些了解。武汉人喜欢把吃早饭称为“过早”。武汉人过早时,喜欢吃“热干面”,筋道的面条用开水煮上几个大滚儿,捞出来,放上香辣的辣子油,放一大勺石磨磨制的芝麻酱,放点儿鲜绿的葱花、香菜,拌好,就吃上了。醋就搁在桌上,吃多少随意。老板多是少言寡语,轻易是不打开大嗓门儿的,整个做和吃的过程都很快,像极了武汉人的性格,爽快干脆,不拖泥带水,吃过了各忙各的,东西南北飞。

到了武汉,去了户部巷,吃了蔡林记的热干面,才算是真正到了武汉。热干面店面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都有,不管是在店里还是在小摊位上,端着冒着热气的热干面,就如同深嵌在俗世里的动画,生动地演绎着安然静谧的生活。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韵味。这韵味首先是从饮食上看出来,从清晨起来的第一餐上反映出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的气质,有时候就代表着人的气质,人的气质串联起来,就是整座城市的气质了。

上大学时,有一对老夫妻,每天早上都在校门口推着小车卖热干面,他们很少对话,但我能分明地看到两人的眼神在交流,眉眼之间透出两人无边的默契。小车如他们人生机舱里的黑匣子,记录着他们结结实实的过往。那些流动的小推车就是世俗风烟里的标本,俘获人心。

小摊小店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地方的胎记了,它是区别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最好的标志。武汉卖热干面的店一般都很小,但却囊括了武汉这座城市所有的细胞,对一个外乡人来说,小店和小摊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这个城市的窗口。人来人去、迎来送往,一拨来一拨走,目睹着,也同时凝结着每一个来人对生活的所有浓情蜜意。老汉口的魅力依旧,每一条街上都有热干面撒下的一把诱惑。街是城市心里的路,端着香气扑鼻的热干面走在街心,耳边有动人的市井之声,一切都是鲜活的,那是城市真实的心音。

汉口的老街已经慢慢老去,渐渐地被都市埋葬。在老街深处,吃上一碗热干面,操着满嘴的武汉话,就如同与一位老者促膝长谈,能给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种说不出的恬静和亲切。

走进老城,依稀能看到过去的繁华。走进一条小巷,用耳朵聆听,穿堂的风轻了,天上的云淡了,阳台上的吊兰特别茂盛。老人家的收音机里播放着流行歌曲,轻快的旋律和整条街的古老映衬起来是那般和谐。

在城市的坐标系上,我们每个人心间都有感性和理性的轴在寻找着不同的坐标,我们沉沦过,也曾用清醒打倒过沉沦,每一条老街、每一段古巷都是一瓶生活的洗涤剂,我们在穿梭中得到心灵的明亮与安稳。武汉人没有犯城市化的通病,较少铺排、花哨、高价位……真正会生活的人,真正幸福的人,并不是每天总在大酒店之间穿梭,而是喜欢钻进小店把一碗热干面吃出味道的人。

链接 热干面

相传20世纪30年代初,老汉口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武汉长堤街关帝庙一带以卖凉粉和汤面为生。一年三伏的一天,天气异常炎热,好多汤面都未卖完,李包担心面条发馊变质,亏了老本,便按照房东太婆的建议,将面条煮熟沥干,晾在大案板上,不时手摇大蒲扇,扇风降温,驱赶蚊蝇。由于劳累,李包伏在案板边上迷迷糊糊走了神,蒲扇碰到案上的油瓶,香喷喷的芝麻油全淋在了面条上。李包懊恼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与油拌匀,重新抖散晾放,瞪着大眼守了一夜。次日清晨,李包抄起面条又闻又尝,竟然未坏,不禁大喜,随手抓起一把丢在开水锅中,烫了几下沥干入碗,把拌凉粉用的酱油、香醋、葱花、姜末、辣椒面、芝麻酱、榨菜丁和大头菜粒都调上一点儿,趁热搅匀后,试着吃上一口,五脏六腑都美滋滋的,无意中居然整出了“伟大的发明”。“热干面”的名声也很快响遍了当时武汉最繁华的汉正街。

上一篇:话语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下一篇:“自然类”素材积累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