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岁月奏出华美乐章

时间:2022-05-25 01:48:47

夕阳岁月奏出华美乐章

在北京工商大学,有一个金乐老年管弦音乐团。它有一支完备的西洋管弦乐队,乐器组成包括了各种西洋乐器。在演奏者中,有学校的前任校领导、退休在家的老教授,还有几位刚走下讲台不久的老教师,乐队成员的平均年龄是60岁,其中年龄最大的已是74岁高龄,可称是地地道道的老年乐队!

住在我家对门的陈阿姨是学校的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几年来总是听见她抱怨自己的退休生活不够充实不够精彩,可近来,这种抱怨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陈阿姨颇为神秘的行踪。以前晚上从不出门的陈阿姨现在每周都有那么几个晚上过了九点才回家。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陈阿姨两个月前加入了北京工商大学退休处组织的金乐老年管弦音乐团。

老年管弦音乐团?这两个词的组合让我顿生好奇,心中也不免对老年人组建管弦乐团的可行性充满怀疑。首先,老年人的身体条件能不能适应这种活动是一大问题。我有一位同学一直在他们学校的乐队担任大号的演奏,他的那件大号,足足有半人多高,我扛在身上几乎站都站不稳,更不要说拿它演奏了。我那位同学自然也是又高又壮。总之,演奏管弦乐器,需要演奏者具有一定的体力,否则是驾驭不了那些铜铁乐器的。其次,乐谱也是一大问题。我知道要演奏一首乐曲,几大张密密麻麻布满音符和标号的五线谱是少不了的,简直像密电码。更何况乐队演出需要整齐划一的配合,一个点也不能出错。这对于没有深厚音乐基础的老年人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对音乐颇有兴趣的我,带着种种疑问,决定亲自去瞧一瞧。打听好乐队集体训练的时间和地点,我来到了学校礼堂。

到了礼堂,还没进楼,就听见里面传出阵阵的乐器调音声,各种乐器的声音交杂在一起,好像场面十分宏大。走进排练场地一看,才真正看到了乐队的全貌,果然是一支组成完备的西洋管弦乐队。乐器组成包括:单簧管、双簧管、长号、小号、大提琴、小提琴等等。在演奏者中,我还发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合奏前的热身结束了,乐队成员们集中精神,随着指挥的大手一挥,一曲节奏欢快的《步步高》乐声响起。乐队成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将这首富有民族色彩的乐曲用西洋乐器演绎得十分动听。一曲终了,紧接着,乐队又演奏了《北国之春》、《运动员进行曲》等一系列乐曲,或柔美动人,或雄进激昂,每一首都具有相当水准。队员们在演奏中个个全神贯注,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真不敢相信这优美的乐曲是由年均花甲之年的老人们演奏出来的。

在排练场外,我遇到了邢老师,才知道了乐队的创立过程。原来,2002年,在退休处工作的邢老师见到学校的活动中心有一批闲置的管弦乐器,这是以前学生们用过的,由于学生四年一毕业,流动颇快;现在又大都热衷流行音乐,这批管弦乐器也就渐渐无人过问了。当时正是猖獗的时候,为了让校内的离退休教职工远离的不良影响,从事健康的娱乐活动,邢老师和几个爱好音乐的老教师萌生了组建一支退休老教师乐队的念头,他们要让这些闲置在角落里渐渐生锈的乐器充分发挥自己的用途。这个想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学校协助邢老师他们从总政乐队请来了老师,很快就组成了乐队。不想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十来人到现在的六十多名成员,形成了如今的规模,成为了北京第一支全部由老年人组成的管弦乐队,其中除了一两名从前对乐器稍有接触的老同志,其他全是半路出家。虽然邢老师由于工作原因,没有在乐队担任角色,但每次乐队训练时他都会坚守在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从他的神情中我明显感受到他对乐队的自豪和热爱,其实,在坐的哪一位乐队成员不是这样呢?

不一会儿,乐队休息的时间到了,邢老师将我引到了一位吹奏萨克斯的老人旁边,还没等介绍,就听见乐队指挥说:“这是我们乐队的队长刘教授,我们的老大哥!”在场的老人们都笑了起来,刘教授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聊了一会之后,我不失时机地将我在见到乐队之前的疑问提了出来。刘教授说道:“作为最早参加乐队的成员,一开始我心里的确有些顾虑。首先是不知道体力能不能跟上,以前总觉得吹号敲鼓都要有点儿力气才行,转念一想,连孙子辈的小学生都能演奏这些乐器,我们当爷爷奶奶们的怎么不能从头学呢?当然,老同志们也担心年纪大了,身体渐渐衰弱,比如肺活量变小,嘴也松了,这些都很难适应乐器演奏的要求。一开始的时候也的确遇到一些困难,练习不长时间就需要休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大家还真感到体质有所改善,手指比以前灵活多了,嘴和面部的肌肉也紧了,看上去年轻了许多。这样,大家的劲头越来越大,训练时间也从最初的半个钟头逐渐延长到现在的两个小时。”“那么您觉得经过这一段的学习演奏,现在身体怎么样?”我问道。“现在身体还算不错,接触音乐演奏以后,以前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晚睡、吸烟都一一得到了改正。主要是因为管乐演奏时对身体和精神的要求很高,这样就迫使自己回到家中要遵循良好、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才能保证训练和演出时精力充沛。同时精力的高度集中也让我抛开了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总之,身心都感到轻松了不少!”

原来如此!看来关于老年人不适合演奏管弦乐器的担心是多余的,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我怀有疑问。“俗话说‘年过四十不学艺’,您退休后,从头学习一件新事物,尤其是学会一种乐器,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困难当然有了”,刘教授笑着答道,“首先要克服的是一种心理障碍,以前总觉得音乐是年轻人的爱好,这么大岁数去搞会不会闹笑话?当接触后发现称赞的人不少,心里也就坦然了。具体困难还是在识五线谱方面,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五线谱看不大懂,比较麻烦。对此,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把五线谱翻译成简谱,把谱子放大等等。多亏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他放弃了休息时间,几乎是义务地为我们授课,他为使我们掌握乐器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其他困难也有一些”,这时旁边一位老人补充道,“毕竟是‘老胳膊老腿’了,偶尔有点病就要歇些个把月,有的队员出国探亲,照看孙子孙女,也要缺席好长时间。老队员缺席了,新队员的水平又顶不上来,有些青黄不接。现在我们专门分了初级班和高级班分别授课,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乐队现在主要有哪些活动?”刘教授答道:“主要是参加北京市教育系统组织的一些活动,比如在礼仪性活动中做表演。平时还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前些日子就在附近小学的少先队活动日上做过演出。乐队有了一些名气,现在不少地方都来请我们去演出,有的还许下不菲的报酬。可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问题,我们大都谢绝了。再说也不能为了五斗米折腰嘛!哈哈……”在坐的几位都笑了,看来这些老教授、老教师们还是有着退不去的知识分子气。休息到点了,乐队的练习又要开始了。刘教授连忙回到了乐队当中,不一会,一曲《越过冬季》悠然荡漾出来,在肃穆的乐曲衬托下,老人们的神情愈加显得专注而投入,完全沉浸到了乐曲当中。

来到礼堂外面,看到不时有大学生停驻在礼堂前面侧耳倾听里面传出的动人乐曲,仿佛整个校园都沉浸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我偶然想到了前段时间电视上介绍的一位英国老年跳伞家,这位祖母级的跳伞者年轻时不爱红装爱武装,迷上了跳伞。这在当时不免惊世骇俗,结果自然没有实现。在办公桌后度过了几十年平稳生活,退休后突然决定追讨青春,不顾别人“善意”的劝说,毅然加入到一群年轻的跳伞迷中,真的从高空跳了下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当然我不是要我们的老人们都背上伞包去跳伞,毕竟老年活动要以安全和健康为前提。但是像金乐管弦乐队这样敢于打破固有观念,去追求自己爱好的老人们毕竟不算太多。属于老年人的不应该只是扭扭秧歌、写写毛笔字等传统活动,我们的老人们应该大胆去追求自己所感兴趣的活动,就像那位祖母跳伞家谈到跳伞所说的那样:“这并没有什么,我只是喜欢那种感觉,就去做了,于是就做成了。”

愿我们的金乐管弦音乐团能在金色的老年岁月演奏出更加精彩的乐章!

上一篇:清凉天柱山 下一篇:我爱卷首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