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防灾减灾

时间:2022-05-25 12:54:32

今年1月我国南方的雪灾,5月汶川大地震,以及随后南方数省发生的暴雨洪灾,这一连串灾害,清晰地昭示了我国的灾害种类之多和发生之频,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而在国家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的努力中,媒体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也成为摆在新闻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媒体在防灾减灾中所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加强灾害预警新闻的报道。但是,有关灾害预警新闻报道的学术或业务研究,从国内到国外,能查到的文献很少,可见这还是新闻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点。但是,灾害预警新闻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和社会的稳定,的确不容忽视。本文试图就灾害预警新闻报道的原则,做一些初步的思考。

权威

在今年6月23日开幕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专门讲到防灾减灾问题,指出: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

出于防灾减灾的需要,从老百姓到中央领导,都希望在灾害来临之前,预知消息,有所防备。灾害预警新闻,通常会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来。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媒体决不能充当灾害预警的新闻源。换句话说,灾害预警新闻,必须来自权威部门,而不能出自媒体或任何个人。原因很简单:

第一,新闻媒体再有能力,它也不是专门从事灾害研究的机构,不具备预报灾害的专业知识。因此,从专业角度上讲,新闻媒体没有预告何种灾害会何时来临的能力;

第二,灾害预警的,有很强的政策性。一旦灾害预警,需要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如水灾或泥石流乃至地震等自然灾害需要疏散群众,恶性传染病等疫病需要隔离、防疫,水源污染等环境灾害需要安全饮用水供应等,还有相关的可能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及应对措施等。这些,都导致灾害预警的成为一个高度敏感的问题,也决定了灾害预警新闻必须也只能由政府部门来。媒体只能根据权威部门的授权,来公布灾害预警信息;

第三,媒体的角色或者功能,是报道新闻而不是制造新闻。通常媒体只能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能报道未曾发生的事情。媒体直接预告何种灾害即将来临,与自己的角色功能不符。但是,当有关部门做出灾害预警,或者有权威研究机构或研究人员对灾害趋势发表意见之后,尽管他们预警的灾害未曾发生,但是他们的预警行动本身,就成为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新闻媒体对此做出相应报道,便理所应当,合乎逻辑。

所以,和其他任何新闻一样,预警新闻也必须是基于事实而不是基于媒体自身的感觉或揣测,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源的权威性――权威不仅指主管的有关政府部门,也包括对相关问题确有研究建树的机构或专家。

警钟长鸣

媒体不可以充当灾害预警的新闻源,并不意味着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只能被动地充当传声筒。其实,根据同志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可以有很大作为。

概括来说,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的作为,应该主要体现在预防和监督上,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期警示。灾害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很多灾害,比如地震、海啸,我们的确很难预知它们何时会发生。但是,有很多灾害,虽然事先不能确知何时会发生,但是常识已经告诉我们,那灾害必然会发生,灾害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

就以这次汶川大地震为例。灾难发生后,有不少报道或者网帖争论这次地震有没有先兆,可不可预报,是否忽略了可能的预报等问题。就算这次大地震没有先兆,无法预报其发生的时间,然而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这个地方明明就在一个地震高发的地质断裂带上。作为地球最高也是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因印度板块冲撞欧亚大陆板块而隆起,这个造山运动至今仍在继续,所以其地层很不稳定。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十分频繁。这片地域的任何地方,随时都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汶川―北川断裂带,恰好是青藏高原的东缘,理应是地震多发区。在那里,发生大震强震的几率极高。

基于这个事实,新闻媒体,尤其是这个地区的媒体,理应长期关注地震和其他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和公众防灾意识培养及防灾知识普及等工作,也应该关注当地建筑的抗震标准等问题。但是,现在看来,从地方政府到媒体,在这次地震发生之前,防灾意识非常淡薄。这个人口相当稠密的地震带,几乎是一个对地震不设防的地区。

我们当然不能把这次大地震造成的灾难归咎于媒体。但是,痛定思痛,我们可以从灾难中得出教训:即使现在还无法做出准确的临震预报,媒体仍然可以根据相关常识,根据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这个不争的事实,经常联系采访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地震灾害及防灾工作做一些未雨绸缪的报道。这个原则,当然也适用于其他灾害。

二、临时预警。在一些异常天气或自然现象已经出现,但还未酿成更大的灾害之前,媒体也可以紧急行动,关注灾难的临时预警工作。这需要新闻人的常识和敏感。

比如,当一些山区连日降雨的时候,如果我们警觉到这样的降雨有可能造成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并就此向有关部门和专家了解情况,那么就有可能在灾害的临时预警方面贡献一点力量。媒体当然不可以直接降雨可能会导致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的预警新闻,但是可以询问有关政府部门:这样的降雨会不会造成灾害?政府部门有什么样的应急措施?假如政府部门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还可以联系气象部门乃至对这个问题有研究的专家,请他们发表意见。他们虽然可能没有预警的权力,但是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判断和规避这类灾害,这些信息,对公众来说也是非常需要的。

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一家化工厂爆炸。当时,很多媒体报道了这个事件。然而,大家只注意到爆炸没有影响地处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市当地水源的安全,却忽略了它对下游水体造成污染的问题,致使下游沿途猝不及防。如果有媒体当时就意识到爆炸和松花江下游水体的关系,就此展开追踪报道,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三、监督不懈。媒体做灾害预警新闻的关键是监督不懈,而不是为有关部门的工作打“包票”。这需要我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问题的解决。

对于一些灾害的预防,一些媒体的相关报道如政府公文的公告版:

雨季来临,我省加强防汛措施,加固某某河流或水库大堤,确保万无一失。

可是,有若干次,媒体对防洪设施“万无一失”或“固若金汤”的报道“墨迹未干”,就发生了溃坝垮坝。

所以,新闻人只满足于照抄政府公文,是极不负责任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对那些防洪设施做实地调查,从投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当地群众等各个环节,了解情况,发现问题。

2003年的非典,之所以令人极度紧张,不仅因为这是一种新型病毒性传染病,更因为长期对公共卫生投入的欠账,造成了疾病防控能力极度脆弱,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其实,在那之前,已经发生过一些曾经消灭的疾病如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的事件,也有专家对公共卫生特别是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投入的严重不足表示过担忧,但是,这些问题没有引起媒体足够的重视。结果,一个小小的冠状病毒,搞得全国上下人仰马翻。

有些问题,媒体一直在跟踪监督,却依然未能避免。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如2007年5月太湖水域大面积爆发蓝藻,影响无锡200万人口的水供应将近一个星期。在这之前,媒体对太湖治污不力的问题做过大量报道,而收效甚微,太湖污染依然故我,直到灾害发生。对此,媒体虽然无奈,却不必悲观。有时候,只能让事实给人以教训。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样的环境灾害发生后,一些补救性措施和新的政策相继出台,坏事确实开始转化为好事。而新闻媒体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监督,促进和巩固这样的转化。

四、知识普及。由于很多灾害目前还无法像天气预报那样,在来临之前一两天预警,却又可预知它们极有可能会发生,那么新闻媒体应该而且也能够做到的,就是预警新闻的常规化。预警新闻常规化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知识普及。知识普及的内容包括:我国和本地区多发灾害的种类、危害、机理;防灾减灾的政策法规;防灾减灾的措施;规避不同灾害或者面临不同灾害如何自救及逃生的常识;等等。同时,知识普及也应当打消很多人把防灾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灾害预报上的心理,而提高长期防灾的意识。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新华社记者发现并报道了安县一个乡中学的校长多年来在学校坚持危机疏散演习,并四处筹款,以40多万元加固了一个十几万元建起的危楼。结果此次地震全校无一师生伤亡,无一建筑倒塌。虽然这是地震之后发现的典型案例,但是对于今后的防灾减灾,仍有很好的启示作用。预防灾害的知识普及,很需要报道这类典型。

2005年12月印度洋海啸之后,媒体也发现并报道了一些游客利用以往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自救和逃生的做法。这一方面反映了防灾知识教育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故事本身也很生动地普及了防灾知识。

目标明确

预警新闻之所以敏感,在于搞不好就可能会造成社会恐慌。这就给媒体的预警新闻报道提出了挑战:既要陈明利害,引起重视,又不能引起社会动荡。

针对这个挑战,预警新闻报道必须目标明确,着眼于敲响警钟,防灾减灾,而不是耸人听闻,哗众取宠。

比如,在地震多发区,常规预警新闻报道的目标,要着眼于让受众了解这个事实,了解地震的危害,同时也了解防震以及地震突然来临时的自救和逃生常识,明确地震虽然危害很大,难以预测,但并非完全不可预防。

对于一些异常现象,新闻报道应注意反映多家之言,而不要做评判、下断语。像蟾蜍大搬家之类的现象,是否必定和地震有关,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对这类现象,媒体如果要报道,最好能把不同意见都反映出来,而不一定给出媒体的结论,目标还是引导公众对灾害有心理准备,从容应对,而不要对异常现象惊慌失措。

媒体的预警新闻虽然要避免引起社会恐慌和动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刻意粉饰太平。因为有很多时候,媒体上打的“包票”并没有兑现。说防汛工作做到了“万无一失”,结果发生了溃坝;说对建筑的抗震强度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生了垮塌。像2003年非典前期,有关政府部门和某些媒体拼命说北京、广州等地如何安全,但是因为当时对防控非典并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所以疫情还在蔓延,最后世界卫生组织还是把北京列入了疫区。牛皮吹爆了,政府和媒体的信誉都会受到严重损失。

安定人心不能靠粉饰太平。避免社会恐慌的最好办法,就是实事求是地说明形势、说明危机,同时让公众了解针对这样的危机应该如何行动。松花江水体污染造成哈尔滨水源危机后,当地政府最初试图以“检修设备管网”来遮掩松花江水体污染的事实,反而导致谣言四起和抢购狂潮;说明真相之后,公众情绪迅速平定。这个案例典型地说明了灾害预警新闻必须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

灾害预警新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灾害新闻及灾害预警新闻可读性极差。这其实也是我国虽然是灾害多发国,但是公众的灾害意识却很淡漠的原因之一。很多灾害新闻和灾害预警新闻报道,完全照抄政府文件,看不出即将临头的灾害和公众有什么关系。

下面这条灾害预警新闻,就是这类报道的典型:

连日来,xx市xx镇加大对各地质灾害点的巡查力度。该镇专门组成巡查工作组,对全镇6处地质灾害点逐一进行巡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并向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材料,提高群众躲灾、避灾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xx镇地处沿海,台风频繁,地质灾害点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严防灾害发生,该镇组建了地质灾害应急队伍,成立了全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建立起地质灾害防治联系网络和防台值班、险情巡查、灾情巡报制度,对地质灾害点进行长期监控,实行24小时值班,一有险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同时确定专人负责和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和监测责任制,制订抢险应急方案,对预案避灾地点、疏散路线、报警信号、抢排险单位、医疗救护单位等事项早部署早安排……

这样的报道,读来味同嚼蜡,很难吸引人的注意力。而无法打动人心,这样的新闻报道就无法达到警示公众、防灾减灾的目的。

因此,灾害预警新闻报道必须对受众有吸引力。这就决定了它必须要以人为本,大体上有这样几个要点:

一是从每个受众的个体出发,让他们感到这个报道是和“我”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这样的灾害,是有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因此“我”必须了解和它有关的知识;二是从每个受众个体的接受能力出发,所讲的内容,是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而不是让人一头雾水的名词术语和官话套话;三是从每个受众个体的兴趣点出发,所报道的内容,要鲜活生动,以具体的人物故事,解决公众关心的问题。

总之,灾害预警新闻不可以是政府公文的翻版,也不可以是学术论文。它必须说人话、讲人事――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

(作者为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原副社长、高级编辑)

上一篇:提升农村报影响力之策略 下一篇:婴幼期刊:双愉悖论下的专业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