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导师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时间:2022-05-25 11:57:25

依托导师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高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以导师制为依托的大学生课题研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对培养学生的科研品质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议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师生特长,精心选题,完善激励机制,使课题研究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课题研究;导师制;创新能力

重庆科技学院是依托石油、冶金、机械、电子行业为办校特色,大力培养具有显著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从这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它们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必然选择。能力的培养应从学生进校就开始,这样他们才能接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实践能力训练,以培养探索未知、创造求新的实践[1]。

随着导师制的全面推行,导师制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我校全面推行了导师制,导师在学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方面担负着历史重任。

一、依托导师制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科技立项,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一方面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自应本2006级学生通过申报“直流调速系统仿真研究”项目,对仿真原理有了全面、清楚的认识,在仿真过程中通过分析各种不同的波形,使学生对调速原理理解得更加透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课题立项可以使大学生自由地进入各种学术领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追求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这样将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自应本2006级四名学生在完成科技创新项目中一方面提高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进行项目试做,要经常深入调速实验室等实践场所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因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不断地想办法去解决,这无疑会锻炼和提高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在申请立项、项目验收工作中,要经过公开评审、答辩、等程序,从中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科技写作能力,还锻炼了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否定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克服挫折、调整心态、不断进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无疑会得到提高。

二、以导师制为依托的大学生课题研究的有益尝试

1.学院重视开展大学生课题研究活动

本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积极支持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主要作法有: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大学生必须修满素质拓展教育中的学分才准予毕业。二是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学院每年设立十多万元固定基金,用于支持本科生申报课题立项。三是制定奖励措施,对参加课题研究的学生每年评奖一次并给予一定的奖金,最高达1万元。四是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学校有专门机构负责申报项目、督促检查、组织终评等工作,为学生参加课题研究提供了组织保证[2]。

2.加强实践教学,激发了大学生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学院为了激发学生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开展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在强调课程内容的研究性、理论性、结构化的同时,还加大了实践性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尤其是在开设理论课程的同时,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研究探索的积极性。二是建立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平台。为了鼓励大学生参与设计研究,学院开放了实验室,建立了实训基地,并根据各二级学院实际情况,增设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独立完成自己的项目,使学生在课堂有理论,课下有实践,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参加课题研究的兴趣。三是建立导师制。导师专门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立项和完成科研项目,为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提供保障。

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课题研究和比赛,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全国电子大赛中我院学生共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3项,重庆市一等奖10项,重庆市二等奖34项,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也有比较好的成绩,2009年共有6支队伍参加比赛,6支队伍全部获奖。

三、对以导师制为依托的大学生课题研究的建议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实施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完善导师制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培训。可以通过集中学习、经验交流、问题研讨以及送导师到相应条件比较好的兄弟院校进修等方式,对导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能力。其次,可以聘用离退休教师担任导师。这部分教师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对学生有爱心,又有充足的时间辅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同时,还可以解决扩招后师资不足的问题。

2.发挥特长、精心选题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在课题立项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课题,导师也有各自的特长和专业。这就要求学院在开展导师制工作时,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选择”,确保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去选择导师。导师要对所指导的课题的先进性、应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得论证,因为课题有研究价值,才能激起学生的研究欲望,例如,自应本学生进行的创新项目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该小组已经有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3.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是开展课题研究的根本

学校要从制度上保证导师制的实施,并重点加强导师制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的建设[4-5]。一方面要完善考核体系。首先要对导师工作进行评价,导师工作由考评小组按学年度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平时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学期指导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指导工作总结和学生表现及取得的成绩。其次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要建立客观反映大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强调社会认同。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导师评价、院系认定四部分。另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根据对导师历年工作的考核结果,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将导师在受聘期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计入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并在年终体现出来,从而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导师工作。要将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表现与其课外创新学分、三好测评、奖学金评定、免试读研究生等挂钩。这样,就可在课题研究中充分调动导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会.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

[2] 李娥兰.新课改下高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5-7.

[3] 李志伟.毕业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教育工程,2001,(6):31-33.

[4] 王明明.高等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5,(1).

[5] 刘小燕,颜东煌,李学文,等.结合科研与工程设计改革桥梁毕业设计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4):65-68.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下一篇: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