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与经典能否兼得

时间:2022-05-25 08:01:14

畅销与经典能否兼得

相比起市面上的畅销潮流小说,《巨人的陨落》呈现出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经典气质。阅读的过程总是让人联想起少年时的《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或是窝在被窝里啃完的金庸。书作者――来自英国的肯・福莱特向来以严谨细致著称,尽管呈现的主题如此的恢宏大气:战争的波澜壮阔、家族的兴衰更迭,个体命运的颠沛流离、起伏跌宕。蜿蜒陈,描绘出犹如史诗般的历史画卷。但书中并无太多的抒情和慨叹,更没有跳出叙述,来一段上帝般的高屋建瓴。而是把一切都囊括在顺畅丰沛的故事和细节之中。

整部作品建立在一战的历史基础之上,带着英国小说惯有的细密、漫长的特征,如同一位绅士的讲述,不急不躁、不夸张不戏谑。这也有别于金庸借用历史的手法,更迥异于那些戏说历史的书籍。福莱特完美的诠释出“戴着镣铐跳舞”的最佳姿势。全书四十二章,涉及人物125个,其中有22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直接将众多历史事件当作故事背景。

如此庞大的体量,福莱特不仅没有避重就轻或含混戏说,而是极为严谨的把握每个人物、家族的命运和各条线索。并且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要做到和历史真实完全契合。他的作品在面世前,甚至要找历史学家通读多遍,确认无误后方可付印。他在后记中说:“要么某一场景真实发生过,或者有可能发生;要么某些话真正说过,或者有可能说。如果我发现有某种原因让某种场景不可能真正发生,或不可能说出某些话――例如某个人物当时处于另一个国家,我便将其略去。”足见其在创作时的认真态度。

枪林弹雨纵横沙场,贵族平民起伏兴衰,已经为整部作品奠定了厚重的基调。忠于史实的情节也令故事真实动人。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当年养尊处优、纸醉金迷的贵族们逐渐从云端跌下。如同一个虚弱的巨人,看似孔武强壮,其实内里已溃败不堪;底层民众却在不断的抗争和拼搏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与尊严。

尽管主题严肃宏大,但福莱特却把笔触几乎全部放在了个体身上。我们看见一位位人物在各自的命运路上奔跑,面对着欲望、困境、欢欣或是挫折,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他们在战争与时代的洪流面前均形同蝼蚁。福莱特简练敏捷的叙述为这些命运波折赋予了生动的色彩。读者感受不到自己是在阅读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是在品味不同的人生。贵族青年们沉浸在情爱中不得自拔,底层少年却早早的直面人生的坎坷与痛苦;战场上的生死抉择打乱了命运的牌局,欧洲保守的意识形态也得以打破重塑。

战争成为所有人物共同的命运注脚,极端背景也凸显出不同的思维倾向。作者客观冷静的展现了每个角色的成长衰老、思想转变。多线索并行不悖,语言绝不拖泥带水,在宏伟架构之上,是紧贴现实的生动和丰沛。一战爆发已过百年,《巨人的陨落》却能将其重现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亲历了那时的保守封闭、阶层固化,以及感受到生灵涂炭、人性纠缠的战乱景象。为后来者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回顾和阅读体验。

上一篇:这口糖我们甜出糖尿病也愿意咽下去 下一篇:天津茶博会:助推南北茶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