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的转移与开发

时间:2022-05-25 05:46:2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的转移与开发

摘要:本文根据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转移理论,结合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客观实际,论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指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规划进行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进程;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6-0008-06

十提出的新“四化”建设(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四化”建设的发展格局中,信息化无论是作为技术手段还是生产方式都是以其它“三化”为载体;农业现代化是一切发展的根基,是其它社会经济结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化居于产业的主导地位,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先导和动力;而新型城镇化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能够连接聚合工农和城乡,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曾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1]虽然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惠及国内民生的举措。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理论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此进程中产生了多种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1.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经济学模型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Dual sector model)

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通过建立经济结构中的两大部门――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经济发展模型,提出了无限剩余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认为传统部门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大量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富余劳动力的出现,不仅不能增加农业产量,反而降低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致使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能有效提高,所以劳动力具有完全的供给弹性。[2]

转移驱动是因为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异而引起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上的差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富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越来越强,吸收的过程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本原理的缺陷是降低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农业对经济的发展贡献缩小到只为工业部门扩展提供所需的廉价劳动力,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不符。

(2)刘―费―拉模型

1961年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John・ C・ H・Fei)和古斯塔夫・拉尼斯(G・Ranis)依据西欧经济发展的经验对刘易斯(W・A・Lewis)二元结构做出重要补充和修正。他们认为:农业部门提供了工业部门廉价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还为工业部门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劳动产品剩余。只有农业提供的剩余足以满足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劳动力对产品消费的需求时,农业劳动力的就业转换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发展城市工业部门的同时,也要重视农业技术创新,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实现农业与工业一起走上经济成长之路。[3]

(3)乔根森的新古典模型

乔根森(D・W・Jorgenson)提出新古典经济学色彩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以新的假定和视角考察了城乡人口迁移状况,对刘易斯(W・A・Lewis)二元经济结构中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作了深刻的反思。他假定传统的农业部门不会出现富余劳动力,因此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总是正值,而落后部门与先进部门的工资率是变动的,但它们之间的工资率总是维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原因是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的,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所以农业剩余制造品的生产增长速度要足够快是城乡结构发生转换的条件。[4]

(4)霍利斯・钱纳里的产业结构转变论

美国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顾问――霍利斯・钱纳里与莫伊思・赛尔昆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产值结构转换与产业、就业结构转换之间关系上的异同认为:在发达国家工业化演进过程中,农业产值与劳动力就业向工业转变基本上是同步的,发展中国家产值结构转换普遍先于就业结构的转换。这是因为:首先,纵观世界经济格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多处于劣势,城市本身的失业现象就较严重,对农村劳动力吸纳作用有限,制约了农村人口的转移;其次,后起国家通过模仿、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工业技术、引进资金、设备及管理经验,大幅度提升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使得工业部门创造产值的能力大大高于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再次,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品价位高,农业产品价位低,因此就业结构变动指标比产值结构变动指标更能直接真实反映产出结构的实际变动情况。[5]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及发展历史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现代工业对劳动力需求弹性大大下降,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可能一开始就直接被吸收到现代工业部门,而是首先流动到劳动密集型、技术门槛要求较低的传统工业部门,随着工业化不断深入、社会大分工更加细化,新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不断发展时,城乡二元结构将渐渐消失。

(5)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Todaro)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认为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试图通过农村人力资源流入城市和城市失业同步增长的矛盾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尽管城市的失业现状十分严重,想要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会根据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城乡实际工资差异与能在城市就业的概率――做出合理的抉择。[6]

如果城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超过50%,预期收入就高。只要到城市的收入预期的“现值”高于农村收入的“现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徙就会不断持续下去。在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很大的前提下,人口流动率超过城乡就业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存在的高失业率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机会不均等的必然结果。

2. 西方相关劳动力转移理论对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西方学者关于劳动力流动理论的研究,论证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二元结构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流动的必然性及此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效果和对策,在理论上、政策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批判地借鉴相关劳动力流动理论,对于指导分析、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实际问题和矛盾有着巨大的意义。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

现状与特点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和重要的人力资源“蓄水池”。农村劳动力是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农村范围内适龄劳动人口总体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的总和。

第一,农业从业人员情况

近十年来,我国通过逐步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解决速度,积极加大惠农补贴力度,有效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成功实现了农业人口的下降与粮食产量的增加。

第二,国际标准定义

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的比例在20%以下才是比较合理的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更大,美国的农业就业人口目前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3%。即使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余地还很大。由于劳动力人均耕地有限,再加上生产的季节性,根据有关人员统计:以正常的8小时作标准,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约为80个工作日,以年工作时间250天来计算,超过2/3的时间是闲置的。也就是说大量的农村人力资源没有有效地利用起来,而是白白地被浪费掉了。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

(1)数量情况――存量庞大,富余劳动力多

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是指在农村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2011年末,我国(不含台湾)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3%。2011年统计的全国城镇人口中,农民工总量就达到25278万人,比2011年增加了1055万人,增长率为4.4%。这样总体算下来若以城镇户口取样,实际上农村户口人口的数量要超过9亿人,加上农村中未能充分发挥和利用的劳动生产力,就形成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固然是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但潜在的优势并非是现实的优势,一般的人口并非就是有效的人力资源,更谈不上资本要素中最主要的人力资本。只有当人作为劳动的主体与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时,才能体现出人力资源的效率。[7]

(2)质量状况――整体素质偏低

质量状况包括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技术专长、身体状况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据统计:我国92%的文盲(不识字)、半文盲(识字很少)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的占到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1.62%,大专以上的文化水平的仅占0.105%;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不足8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低层次的文化素质又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思想素质、科学技术素养及道德文明程度。由于教育的布局和经费投入的地区结构性失衡,在偏远的农村及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甚至听不懂科技广播、看不懂农业科普书刊、弄不清农业生产常规技术;同时在乡村中存在着较强的小农意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比较薄弱,更不具备农业经营管理的素质;很大比例的农民对农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表现出消极观望的态度;加上那些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机会少,农业收入较少、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饮水困难、饮食营养欠缺,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由于生产力落后,又有大量的富余时间,所以闲聊、打牌、搓麻等低级的活动成为消耗大部分时间的主要娱乐方式。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

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新型城镇化,人力资源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鲜明内涵就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市民化,只有劳动力的非农业化和劳动力的空间转移后的可持续性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1. 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必须进行优化与组合,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1)自由迁徙选择权与有序转移

城镇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积聚的过程和生产要素在空间得以优化的过程。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劳动的主体和重要因素,像其它生产要素一样,存在一个合理有效的移动和配置的问题,由于它的稀缺性及要素组合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性。随着户籍制度的调整和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二元社会结构的堡垒逐步被打破,有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与城镇之间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实行自由的、合理的、有序的流动,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经济效益的增长和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8]

(2)完全“市民权”

农村转移人口常住在城镇与所谓的“老市民”一样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不仅仅是换一个新的“商标”,而是真正地在生活、医疗、教育、交通、文化、娱乐、政治权利等各方面与当地的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同样的市民权。这一切的体现就是公共服务资源享有权利的均等化、均衡化。

(3)“普惠制”的社会保障

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稳定地居住下来后,农村劳动力及其随迁家属在社会就业、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生育保险、养老保险、保障性住房及子女入学和相关保障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保障。只要是城镇居民,不管男女、老少、身份、种族如何,还是贫贱、富贵的差异,社会保障应该全覆盖。

(4)充分就业原则

人的城镇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稳定的就业岗位,带来稳定的收入。充分就业既能使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等得到有效的配置,又解决了非农化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问题,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巩固城镇化建设的成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所以不仅要实现非农人员的“安居工程”,还要创造“宜业”的环境,以期实现城镇化建设良性、健康、持续发展。

(5)品位全面提升目标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意味着农村人口转移城镇的数量和速度,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质量的转变――人的整体素质提升。新形势下,每年估计1000万――1500万的农村人口实现非农化,给城镇化管理提出艰巨的任务,加强转移人口文化素质、科学素养、法律意识、文明程度等全面的素质提升,是以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应作为城镇化管理建设和发展的努力方向。

2.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源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转移难度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为61.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不足10%。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非农产业部门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劳动力中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致使在非农产业的劳动技能相对低下,创新能力弱,胜任非农产业的难度加大。没有职业技能、专业水平不高的人就业竞争力弱,就业空间越来越狭小。[9]

(2)转移的盲目性大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一直都将就业工作的重点放在城市劳动力身上,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市场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滞后妨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职业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造成城乡就业体系的分割,使得农村劳动力对就业供求信息掌握不足和不对称性,在加上职业引导、专业培训、就业咨询、岗位流动等各种社会职能和服务功能没有有效地发挥,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缺乏计划和组织的情况下多半会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流动,给相关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由于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很少,劳动力转移多依赖传统的血缘、地缘和人缘。转移的自发性强,有序流动的盲目性较大,就业成功率低。

(3)转移的稳定性差

人的整体素质涵盖文化程度、职业技能、人生价值、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等身心的诸多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心理素质偏低的状况,在转移过程中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和困境,加上缺乏科学的思考和准确的判断,有相当部分较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因为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又容易失去,找到的工作岗位多为临时性、季节性的。河北省曾对2009年度―2010年度的农民工失业保险的现状和未来需求作过相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农民工总失业比率为66.44%,即有过失业经历的人数所占比例较高。失业后52%的农民工依靠个人积蓄渡过难关,36%的农民工通过家庭援助获取生活保障,而依靠失业补助金的比例仅为1.6%。这说明农民工失业后的生活保障主要表现为自我保障与家庭保障。

(4)从业岗位技术性差

河北省的一份调查显示: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状况及人数比例情况来看,制造业占27.16%,建筑业占23.14%,餐饮住宿业占14.15%,批发零售占16.18%,居民服务占15.15%。在我国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更是惊人,竟然超过行业从业人员的70%,数目巨大。这部分人文化水平低,90%的人没有经过正规的技能培训,形不成一个真正的产业工人群体。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行业所处劳动力市场特征是:技术要求低,就业门槛低,相应的劳动力供给充足,竞争激烈,因而失业率高是必然的。

(5)收入待遇较低

我国城市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是52%,但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只有34.5%。城市里有2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我们把这些人集中到城市里,却没有给他们提供长远的安置。同时存在许多的不公现象:同工不同酬、拖欠工资、劳动岗位歧视、劳动关系纠纷的偏向等。截至2012年,农村非农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工伤、医疗、失业和生育等五项基本社会保险的比例仅为14.3%、24.0%、16.9%、8.4%和6.1%,参保率仍较低。农民工基本不能享受公共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也没有住房补贴及公积金制度。

(6)转移地区差异性

由于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分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及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中西部城镇化率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率;小城市和小城镇远远落后于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城镇化率。由于处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结构性就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造成了个人就业难和单位用工难的两难局面,一方面企业用工方面存在大量的“民工荒”,另一方面却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闲置。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范围内的2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性矛盾,致使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大大降低,同时也隐含了极大的社会风险隐患。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

开发规划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而发达国家及许多新兴国家2012年的城镇化率已超过70%,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城镇化率的差距至少在20%以上。很显然,中国城镇化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3.7%,拉动消费增长1.8%。然而中国所谓52.6%的城镇化率若依户籍人口来计算,城镇化率只有34.5%。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6000元,县级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12000元,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18000元以上。十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由此看出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或区域性的农村人力资源状态,对于充分有效利用物质资源,实现经济增长是极为重要的条件。科学地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有效地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要深入调查,摸清“家底”,根据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要求,明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路径方法。既要分析优势,又要着力打破制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矛盾和瓶颈因素,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开展整体和阶段性工作。

1. 数量调控规划

当前农村人口数量庞大、素质较低、富余劳动力多,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致使农民整体收入低、增收难,直接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的推进过程,同时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促使农村人口增长模式由数量方面向质量方面转变,从源头上调节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数量;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方式、途径有效地提高整体素质,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的劳动参与率,加快向现代农业的转移速度,同时对富余农村人力资源加大培训和职业引导力度,使其尽快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自由有序流动。[11]

2. 培育规划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将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加以有效合理的配置和使用,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就需要加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

结合新“四化”建设的需要,注重科技和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资力度。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新“四化”尤其是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发展大战略,以教育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突破口,加快对农村人口全方位的主体改造,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从农村的长远发展和我国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高度,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各种技能、科技、法律等培训和普及,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终身化,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3. 配置规划

新型城镇化就其本质来说――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各种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业结构演进、生产布局更加合理和形成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的过程,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新型城镇化需要生产要素的集聚,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转移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在地域空间和社会经济类型区间得以优化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人员的使用要求区域的产业或行业满足最优配置的原则。必须加快人力资源配置领域的改革进程,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灵活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把现实的就业压力转化为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力,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支撑。[12]

4. 结构调整规划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主要体现为学历结构、地区结构、产业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结构规划的目的就是要普及教育面,深化教育层次,增加受教育的年限,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素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条件因素,东部沿海、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力资源实现互动,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人力资源转移,一方面解决东部地区所谓的“民工荒”,同时减少了中西部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压力;产业结构是加强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力度和有效度,形成吸纳劳动力强有力的蓄水池;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的专业在保证农、林、渔、牧四大主业现代化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的基础之上,加强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相关专业结构人力资源开发,以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潜力所在[EB/OL].(2010-02-05)[2013-07-02]http:///stock/roll/20100205/1805136.shtml.

[2]高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新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3(9):60-63.

[3]赵文犀.从刘-费-拉模型分析中国的二元经济历程[J].商场现代化,2011(16):65-66.

[4]赵春玲.新古典模型评价与制度安排的经济效率分析[J].商业研究,2005(20):92-94.

[5]吴相利,刘朝彪.基于钱纳里模型的黑龙江省人口城镇化水平评估[J].统计与咨询,2013(2):15.

[6]张海涛.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分析――基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9(2):175.

[7]苏剑.我国农村还有多少富余劳动力[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5):61.

[8]刘武俊.户籍改革破冰 自由迁徙可待[N].人民公安报,2013-03-21.

[9]陈超,周宁.农民文化素质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技术选择渠道的影响――基于全国十省农民调查问卷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9):33-38.

[10]张继良,高新才.全面建设小康与城镇化进程[N].光明日报,2003-09-03.

[11]王文举.三次产业间资源优化配置均衡分析[J].经济经纬,2010(2):21.

[12]梅志罡.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人力资源配置问题[J].长江论坛,2006(3):36-38.

上一篇:能引起眼损害的非抗生素类药物 下一篇:把金坛世界盆景大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