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避孕药传言”而受累的黄鳝、泥鳅、鱼虾

时间:2022-05-25 04:34:32

养黄鳝用避孕药

黄鳝用避孕药,传言能找到的记录最早的是2007年,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鳝鱼养殖户为了让鳝鱼长得大,卖个好价钱,就挖空心思想出让鳝鱼少繁殖甚至不繁殖,不繁殖的鳝鱼就会长个子。而不让其繁殖的最理想办法,就是给鳝鱼避孕。”

而在传言之前,确实有用避孕药养黄鳝的事情发生。据调查,1998年人工网箱养鳝技术刚起步的时候,湖北、江西有些养殖户,在黄鳝快怀卵时,为了给黄鳝“避孕”(网箱内不适宜怀卵),使用过避孕药。但是效果适得其反,不仅没避孕成功,还造成黄鳝大量死亡。

黄鳝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性逆转特性的鱼类,幼龄全是雌性,经过性逆转,3年后变为雄性。雄性体大,雌性体小,而避孕药所含为雌激素,用避孕药,只可能使黄鳝长不大,而不是变肥大,还可能导致黄鳝抗病能力下降,增加死亡率……

那为何人工养殖的黄鳝要肥大一些。农业专家和黄鳝养殖员认为是“营养好,喂得频繁,生长快”。

泥鳅鱼虾跟着受连累

1.泥鳅:2005年4月,有网友质疑泥鳅在饲养时,喂避孕药加快生长迅速。理由是市场上的泥鳅肚大,用手一拉就会断。

辟谣:作为黄鳝的“表亲”,泥鳅也具性逆转特性,雄性体大。喂避孕药得不偿失。

2.罗非鱼:2007年8月,广西南宁市民反映市场上罗非鱼个头肥大,价钱每斤才2元,怀疑大多用避孕药催肥。

辟谣:当地水产专家对此解释说,采用杂交养殖罗非鱼技术后,能减少罗非鱼生殖耗能,使雄性罗非鱼长得又大又快,并不是避孕药功效能达到的。

3.虾:2008年10月,海南有消费者传言对虾含有避孕药残留,吃了会影响小孩健康等。受连累的还有基尾虾等。

辟谣:当地政府随即通过媒体公开对虾的养殖全过程,解开消费者“心病”。

4.甲鱼:2007年12月,武汉某媒体报道,个头大甲鱼是吃避孕药甲基酮长大的,许多孕妇不再喝甲鱼汤。

辟谣:当地水产专家驳斥:首先甲基酮在我国禁销多年;其次甲基酮价格很高,如喂食,甲鱼会高出市价5倍以上。

5.大闸蟹:2010年9月,网络上传肥美的大闸蟹,都是用避孕药喂大的。

辟谣: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武回应说不可能。因为一个网围光投药就要上百斤,避孕药1毫克就要十几元,成本非常高;况且蟹很敏感,根本承受不了服药。

(摘自《合肥晚报》)

上一篇:易被忽视的耳朵,其实最易受伤 下一篇:养生保健10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