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黔江造”

时间:2022-05-24 04:21:03

扶贫干部“黔江造”

2011年8月初的一天,黔江区委党校。

这年元旦刚履新区农委主任的翁天均走上讲台:“我是个地地道道的‘黔江造’扶贫干部,跟大家交流一下经验。”

台下是49名来自武陵山区的基层干部,他们都是来参加“2011年武陵山区贫困村‘两委’负责人和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的学员。

翁天均授课的题目叫《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脱贫致富》。

对于这个题目,拥有八年乡镇工作经验的农学博士翁天均显然是有话语权的。

“要是没有黔江的扶贫干部教育体系,我也许寸步难行。”翁天均说。

近年来,黔江涌现了一大批“翁天均”,他们都是“本土制造”的扶贫专家。

扶贫战线“人才荒”

2008年初,一场倒春寒造访金溪镇。

“庄稼又要被冻死不少。”刚调任金溪镇党委书记的翁天均愁云满面。

金溪是黔江最穷的乡镇,没什么产业,老百姓都靠种庄稼为生。全镇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十万元左右,是典型的“吃饭财政”。

面对“一穷二白”的金溪镇,拥有高学历的翁天均感到束手无策。

“我恨不得带领金溪一夜致富,可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翁天均的“暴富”之梦渐渐成为沉重的压力。

此时的黔江,扶贫开发工作成为全区的重中之重,而像翁天均这样“有心干事,无力回天”的干部却有不少。

扶贫战线的人才“瓶颈”日益显现。时任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吴静(现任区委副书记)最早察觉到这种“瓶颈”,并深入干部中调研。

从区直机关,到深山村落,她发现问题真不少。

“黔江的扶贫工作闹起了‘人才荒’。”吴静忧心忡忡,“要设法破题。”

经过研讨,黔江曾提出大规模向外引才。“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条件艰苦的黔江显然缺少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

“那么我们就‘本土制造’。”区委组织部下定决心,使出三招。

扶贫“大讲堂”

2011年5月30日,黔江区委党校座无虚席。

台上,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正“指点江山”,为黔江的干部们讲授“区域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

台下听课的干部们,个个伸长了脖子。

“太精彩了!”时任黔江区扶贫办主任杜勇(现任区农工委书记、区农委副主任)感叹道。

这是黔江为扶贫干部补理论的教育品牌——“黔江大讲堂”。在大讲堂里,杜勇听过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经济学家刘伟等十几位专家的课程。

每一次听课,杜勇都收获颇丰,这一次也不例外。“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如何有效配置……”杜勇被钟朋荣带进经济学的殿堂。

在任区扶贫办主任期间,杜勇一直感觉到自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011年国家给黔江的扶贫资金不过2000万元,根本不够用。”杜勇算账说,一个村要脱贫至少要700万元以上,这笔钱还不够三个村脱贫。

更让杜勇感到郁闷的是,由于区发改委、区国土局、区农委、区交委等部门也有部分涉农资金,有时候会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

“有限的资金被分散使用,很容易造成浪费。”杜勇说。

从2007年3月履新区扶贫办主任以来,杜勇就一直在琢磨如何用好这少得可怜的扶贫资金。

“把各种涉农资金重组利用,扩大扶贫效果。”经过一系列课程培训,杜勇学会了“资本运作”。

说干就干。区扶贫办、区发改委、区国土局、区农委等多部门联合起来,重组整合移民扶贫资金、产业扶贫资金过亿元。

“通过统一使用,2011年我们就可以带动15个村整村脱贫。”杜勇说。

受益于大讲堂的,还有翁天均。当上区农委主任后,翁天均一直盘算着如何扩大黔江猕猴桃产业,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

“猕猴桃每亩产值高达18000元,远高于其他作物。”翁天均说,“可是储藏和病害风险也很大。”

2011年9月18日,黔江把国内外的猕猴桃专家请来了。气调储藏、猕猴桃病害防治……中外猕猴桃专家给黔江带来了猕猴桃研究的最新成果,让黔江的干部大开眼界,《黔江区十万亩优质猕猴桃发展规划》火速出台。

“导师出高徒”

杜勇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导师”。

2011年11月3日,石会镇中元村热闹非凡。

200多位游客聚集于此,参加中元村举办的为期三天的大型钓鱼锦标赛。

“我家的农家乐三天挣了1800元,幸亏跟着费书记和庞主任干。”村民肖波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村支书费远忠和村委会主任庞友均,是杜勇带出来的扶贫高徒。

中元村曾是个贫困村,区扶贫办把中元村列入“高山移民”计划时,却遭到村民们的抵制。

“搬到山下,到自留地要步行几个小时,没了田地,我们吃什么?”肖波当初对“高山移民”计划很抵制。

村干部们面面相觑。

“说白了,村民对未来担忧,对干部没信心。”杜勇一语中的。

杜勇亲自收徒,费远忠、庞友均成了他的弟子。

从移民定居点的选择到规划、建设,杜勇都带着两个徒弟跑。

“村民们以后吃什么呢?”看着定居点一天天建成,庞友均却担忧起来。

“下面,我们要给村子装填产业了。”不久,杜勇就带着费远忠和庞友均招商引资。

“农民去招商引资,真是闻所未闻。”庞友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跟企业家发生关系。

经过多番努力,最终企业家何洪书在中元村斥资修建羽人山欢乐农场,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问题。

“以后中元村就发展乡村旅游。”杜勇的一系列课程让两个徒弟应接不暇,“中元村得成立个股份制合作社。”

不久,醉美知音乡村旅游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在中元村成立,吸收股东30个。

这种“导师”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出不少扶贫能手。

“海外取经”

2010年11月,韩国。

年收入三四十万元人民币、古典优雅的洋房、性能优越的现代轿车……没错,这是一个韩国农户家的生活。

张维刚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景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是黔江区正阳街道办事处主任。他和其他17名黔江干部被送到韩国,接受以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在张维刚主政的辖区,名义上是街道,但实际上三分之二的区域是农村。“不少农民的日子过得很苦。”张维刚希望韩国的专家给出脱贫的“药方”。

从韩国归来,一个让正阳居民致富的计划在张维刚脑中形成并付诸实施:组建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等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搞起了蔬菜种植、林下养殖等产业;引进朵朵润尔、雨润食品等大型企业,对口帮扶重点村落;加大对辖区内的正阳工业园的配套设施建设,吸引民资办厂,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这三大招数,就是我韩国之行的最大收获。”张维刚说。

对于辖区居民而言,收获是显著的,潘先军便是其中的代表。

几年前,潘先军还是一个潦倒的中年男人,全家人靠种点蔬菜过日子。

2010年,在正阳街道的帮助下,潘先军和110户农户搞起养鸭专业合作社,如今养鸭20多万只。“我们家一年就可获利20万元。”潘先军说。

潘先军家的变化远不止这些。如今,潘先军的妻子杨文珍在正阳工业园区的企业上班,月收入有2000元左右。

“预计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长20%,达到7000元。”张维刚信心满满。

上一篇:那古老的歌如此激荡人心 下一篇:谭继琼:戏里戏外的倔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