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腐女”

时间:2022-05-24 01:44:36

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腐女”

摘 要: 腐女作为新兴的网络亚文化群体,也是一种性别特征明显的亚文化,发展了特定的言说和行为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符号系统同其他人群区分开来,并在网络这个主要活动场所中,与主流文化进行了收编与反收编的博弈。本文的研究以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为指导,立足腐女文化的网络传播背景,从性别政治的角度对这一亚文化群体进行了研究分析,聚焦于其对男权至上思想的抵抗。

关键词: 腐女、亚文化、伯明翰学派、性别

一、 腐女概述

“腐女”是近年来网络文化催生的新的特殊群体,指沉溺于“耽美”文化的女性人群。“耽美”来源于日文,本意为唯美浪漫之意,后来这个词被日本的漫画界用于BL漫画上,引申为代指一切美型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生殖的恋爱感情。从上世纪 60 年代后,“耽美”一词逐渐从原意中脱离,变成了漫画中一类派生物的统称,即描写男男爱恋的动漫作品。而腐女则是专门指称对于男男爱情BL系作品情有独钟的女性。

二、 腐女的“风格”

对于“风格”的阐释是伯明翰学派关于亚文化研究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也是其核心理念之一。在伯明翰学派看来,风格就是亚文化的第二皮肤,是亚文化群体的“图腾”。风格对内联系群体成员,建构文化认同和群体感,而对外则是用风格来与主流文化等其它文化来做区别,通过这种区别达到对自身的定位。而这种风格的表达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不同的群体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身着特色鲜明的服饰,或者留着怪异的发型,或者说只有群体成员才明白的行话,或者在特点的场合进行特定的活动等等。

腐女群体形成于网络,主要是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群体成员的互动,现实世界并不是他们的舞台,所以对于光头仔和嬉皮士这样的亚文化群体来说非常重要的服饰、发型等外观因素的风格构成因素并不适用于腐女群体,腐女没有外观性的象征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她们甚至不会像其他的网络亚文化群体,如cosplay爱好者,那样组织线下活动。

那究竟什么才是腐女群体的“风格”呢?笔者将其主要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风格体现在“行话”上,这也是菲尔・科恩所认为的风格的组成三要素之一,行话是指一种特殊的词汇,以及它被如何传送。在陆国静的硕士生论文《耽美文化及同人女群体研究》一文中,作者归纳了耽美文化的语汇系统,包括基本词汇,攻、受、X、H、BL、CP、YAOI、直男、大神、清水、鬼畜、腹黑、王道、大宗、同人志等,作者在对这些词的含义进行了解释的基础上,也指出这些词汇多是来源日语(如鬼畜)和英语(如BL),也有对现存词汇的改造和重新释义(如攻和受)。①了解这些行话是能够进入这个群体的首要条件,很多网络论坛都会有新手帖、入门帖等教程来给新手普及这方面的内容。

其次,风格体现在对媒介产品的选择和解读上。正如摇滚乐之于朋克文化,BL漫画、小说等媒介产品也是腐女文化的基础,没有对BL作品的沉迷,腐女这个群体就无从定义,因此对BL相关媒介产品的选择也是腐女的重要风格之一。而在媒介产品的选择之外,还有一个更有特色的风格,即腐女对媒介产品的另类解读和再创作。

腐女不仅喜欢看BL类的作品,还会在看BG类作品(即描述异性恋的作品)的时候有倾向性地朝BL方向解读。在这种解读模式下,作品中的男性之间的感情都有着或明显或暧昧的爱情意味。

在各个腐女的网络论坛、贴吧等平台上都很容易能够找到腐女对于动漫、小说、电视剧中的CP的讨论,甚至不同的CP粉丝之间互相掐架,有的腐女还通过对原作品的剪辑和拼贴做成了展现两个男性角色之间爱情的视频,也有在原作品基础之上进行再创作,写成以CP之间的感情和故事为主的同人文。这种解读和再创作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成为了腐女在特殊的语汇系统之外的又一个引人注目的风格。

三、 腐女与主流文化的博弈

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博弈主要体现在对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以及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教化与收编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现代社会的文化已经由一元向多元化发展,亚文化的存在也不是单纯抵抗某一个主流文化,而是从不同的层面上对不同的主流文化形成了抵抗。

本文主要选取的是从性别政治的视角来看腐女文化对主流男权至上文化的抵抗。

(一)腐女的抵抗

在当代著名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和叙事性电影》一书中,作者提到:“女人在她们那传统的癖角色中同时被人看和被展示,她们的外貌被编码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从而能够把她们说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内涵。”在这里,她揭示的是女性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中作为一种被看的对象存在,成为电影观众的来源,而这个观众主要是指男性,但也不缺乏已经被男性为主的审美角度所同化了的女性。在这种看与被看之间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内涵,即男性是主导的第一性,而女性是被主导、被压迫的第二性。虽然在这里她主要指的是电影,但是女性作为被看的对象在其它媒介上都广泛存在。

而腐女对媒介产品的选择和解读方式,却转换了这一视角,女性作为传统意义上被看的一方现在却成为主动看的一方,而被看的对象则是原来高高在上的男性,这对于男权至上的观念来说是一个颠覆。

在网络上一个对于腐女的样本量为689人的调查中,有一项调查内容是“你成为腐女的原因是”,其中有52%的人选择的原因是“对漫画、小说或影视剧等中的女性角色(柔弱、脆弱)的设定感到反感或厌倦”。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一部分腐女自身所带有的反对性别不平等和男权至上思想的意识。②

此外,由于男同性恋的作品中很多都有涉及性的内容,女性观看这些内容对于社会所构建的女性纯洁的形象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在这个社会中,男性看色情内容,虽然违背了法律,但是这个行为本身不会对男性自身造成名誉或者形象上的损害,似乎男性看色情内容是理所当然的,而一旦换成女性,这种行为就变得不可接受了,所以这种观看行为本身就带有反对男权的意味。

(二)风格解码:抵抗的方式

在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中, 亚文化对主文化和霸权的抵抗是一个核心问题。亚文化对于霸权的这一挑战,不是直接由它们本身发出的,相反,它是间接表现在风格之中,异议和冲突是蛰居并展示在最浅表的外观层面,这就是,符号的层面。也就是说亚文化和其它有着更明确政治意图的行为活动不同,它并不是直接与主流文化和霸权对抗,走上街头喊着口号游行这种方式不是亚文化的抵抗方式,它的抵抗是在一种符号层面,必须对其风格进行解码才能够解释。

一方面,由于腐女是产生于互联网的亚文化群体,它对主流文化的抵抗方式还有与伯明翰学派所研究的二战后期工人阶级的亚文化的显著 不同。由于互联网提供了现实空间之外的更为广阔的虚拟空间,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往往更倾向于一种自我化的表达和一种回避的态度,不是公然地抵抗现实间存在的化形态,更不会与主流权威文化发生正面的冲突,因此总体上说,网络亚文化的抵抗意味相对来说要弱了。

(三)主流文化的收编

虽然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主要只体现在符号层面,不是一种直接的对抗,也不会从实质上颠覆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但是它仍然是对主流文化支配性地位的削弱,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期望,它摒弃传统的异往恋爱模式,也反对男性占主导的男权至上思想,损害了这些社会主流思想的统治威望。因此支配文化不会对亚文化坐视不管,警察、法院、新闻媒体、市场等都在利用一切手段,试图把亚文化的风格整合、吸纳进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中。这一过程就是收编的过程。

一方面,司法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等给腐女所钟爱的耽美作品戴上了“色情”的帽子,并大量关闭了有BL作品的在线漫画、小说网站,以及对腐女的相关论坛、贴吧进行内容审查等。而作为主流文化的主力捍卫者的新闻媒体则对腐女群体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在这些报道中,腐女被刻画成一群误入歧途的无知少女,而且对耽美内容的沉迷,对她们自己的心理、生活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另一方面,商业文化也在加强对腐女群体的渗透,将她们作为一种有着特殊爱好和需要的群体,利用她们的这种喜好来更好地推销自己的商品。越来越多的以男性角色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为了吸引女性受众,开始故意“卖腐”,用含义暧昧的语言和动作来吸引腐女的眼球,进行炒作,从而牟利,如网络小说家南派三叔就曾经直言不讳“得腐女者得天下”。这种将亚文化的风格加工成商品的行为势必会消解亚文化的抵抗含义,使之仅仅沦为一个时髦的商品。

当然,亚文化面对主流文化的收编也并不是坐以待毙,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反收编也在同时进行着。针对关于新闻媒体的报道,腐女群体在网络上进行了辩驳,甚至有采取网络攻击的方式来对抗,而对于文化管理部门的查禁,论坛、网站会采取更换域名等方式重新经营。但是在商业文化的渗透方面,腐女的抵抗就显得比较消极。在笔者访谈的腐女中,基本没有对这种商业文化的渗透表示担忧的,她们认为商业文化的炒作和宣传,能够让腐女群体更多地进入大众视野,也能让大众更加了解这个群体,进而将腐女群体从小众变为大众。

对于主流媒体对于亚文化的收编和反收编博弈,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对亚文化的命运表示悲观。总的说来,正如胡疆锋所总结的那样:“拒绝收编,亚文化就会很大程度上失去安身立命的基础;接受收编,就意味着商业化,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要顺从另外一套规则,面临着作和被解构的威胁。这也许是通过风格在体制内进行抵抗的亚文化无法逃避的宿命。”

四、 总结

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腐女文化和腐女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以这种风格与主流文化相区隔,它抵制着占主导地位的异性恋霸权,以及更为顽固的男权至上思想,虽然这种抵抗只存在于象征性的符号层面,没有产生实际的意义和作用,但是这种抵抗的意识已经使得腐女与其它网络亚文化相比更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但是与其它亚文化一样,它也面临着来自主流文化对其的收编,因为商业文化的渗透,解构了原来亚文化所具有的抵抗意义和色彩,这是包括腐女文化在内的亚文化的宿命。解析腐女亚文化本身只是对这个群体研究的第一步,如何透过对这个亚文化的特征来看到这个群体中的人以及她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背景特点才是接下去应该关注的内容。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参考文献:

[1] 胡疆锋、陆道夫. 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 南京社会科学, 2006(4):87-92.

[2] 马中红. 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 文艺研究, 2010(12):104-112.

[3] 陆国静. 耽美文化与同人女群体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亚文化图谱[D]. 苏州大学, 2011.

[4] 阮瑶娜. “同人女”群体的伦理困境研究[D]. 浙江大学, 2008.

[5] 李银河. 酷儿理论面面观[J]. 国外社会科学, 2002(2):23-29.

[6] 张炜婷. 耽之于美――耽美文化与同人女群体的人类学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3.

[7] 马中红. 西方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走向 [J]. 国外社会科学, 2010(1):137-142.

[8] 胡疆锋. 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

[9] [美]凯特・米利特. 性政治[M]. 宋文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32-33.

[10] [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281.

注解:

① 陆国静. 耽美文化与同人女群体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亚文化图谱[D]. 苏州大学, 2011.

② 调查见http:///viewstat/3096582.aspx

上一篇:从电视传播角度探析现代奥林匹克历程及启示 下一篇:浅谈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