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管理

时间:2022-05-24 07:26:19

刍议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管理

摘要: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相较于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病例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到国民的幸福感。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健康理念发生了改变,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影响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多种因素,并就如何加强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患者护理 质量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2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27-02

心血管患者护理是现代医院护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护理活动的日益复杂,在患者护理当中影响到护理质量的影响日趋增多。一方面是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医院的心血管科主要治疗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塞以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而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是“四高一多”,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等。其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且以老年患者居多。由于老年人活动迟缓、感知能力、记忆力、听力下降等原因,加大了医护人员护理的难度。

1 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

当前,影响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因素主要如下:

1.1 医护人员。①年轻护士业务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深厚,护理工作经验缺乏,护理技术不熟练,整体素质不高,团队协作能力较差,在从事护理工作时抗压能力不强等;②有一些医护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说话不严谨,或者在护理过程中操作动作不合规,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方法和效果的不信任;③有一些护士由于自身性格或者家庭的原因,沟通能力较差,面对繁琐的护理工作容易心声抱怨或不满,引发患者或其家属的投诉;④医院医护人员的数量不足,长期处于符合工作状态。上述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患者护理的风险。

1.2 与疾病本身相关因素。心血管患者往往发病快,一旦发病病情容易恶化。例如,发病后,患者可能随时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情况,若抢救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死亡;做过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手术后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肌梗塞、穿刺部位出血以及心源性休克等情况;在晚上,心脏病患者迷走神经容易兴奋,此时,心脏中回心血量突然增高,导致横膈上移,从而导致心脏病患者突发心力衰竭而亡;主动脉夹层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24小时内具有高达40%的死亡率;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病情容易恶化。如果值班的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上述情况,导致患者病情变化而不能及时进行抢救而死亡的,很容易引发医患纠纷。

1.3 医护人员未严格按照规范从事护理工作。①医护人员业务能力差或者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三查七对”;②未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导致药品发错,或者在未将相应全部病情录入医嘱中。

1.4 患者及其家属。医患关系既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对立关系。一方面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因此,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另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属一旦在护理没有达到预期或者基于其他原因,容易反应过度。比如,患方花费了比较大的数额进行治疗,但是病情仍然无明显改善或者反而加重的情况,此时,患者及家属在承受了巨额医疗费的情况下容易对医院和医护人员产生不满。

1.5 药物治疗。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品种多,药物使用剂量控制严格,且药物副作用比较大。例如,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类药物,虽然治疗效果不错,但同时也容易引起患者的性低血压,所以在用硝酸甘油类药物进行输液时,应当对药液的滴入速度和持续性严格控制。

1.6 护理病历记录。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做到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及时。有一些医护人员对护理病历的记录不及时,从而不能为患者建立具有延续性的病情档案。

2 加强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管理

2.1 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质,进行专业培训。有一些医护人员对心血管疾病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和方法不熟悉,因此,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必要对她们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专业培训。如,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如果对医护人员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后护理知识的培训,会让医护人员在护理中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降低了护理风险。

2.2 加强常规检查和日常观察。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对心血管患者的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B超等辅助检查结果及时了解并掌握,掌握每一位心血管患者的体重、身高、心率、血压等基本数据,还应道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病症等相关信息。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日常观察。例如,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便秘容易导致患者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导致心肌梗死。若医护人员在日常观察中发现患者有便秘的情况,应当指导患者治疗便秘。医护人员加强日常巡视,从而能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变化,预防风险。

2.3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作用是让患者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健康意识,让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活动中来,积极地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化解护理过程当中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产生的误会。

2.4 加强日常操作规范。我国的法律规定,医患之间发生纠纷时,由医院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操作没有违反操作规范,因此,医护人员加强日常操作规范非常重要。一是医护人员应当规范化填写护理记录。二是医护人员应当规范化做好医嘱查对工作,进行查漏补缺。三是医护人员应当做好规范化的护理技术操作,这就要去医护人员的动作应当协调、正确、利落。四是医护人员应当规范化执行交接班制度。

2.5 学习护理法律法规。在过去,我国护理法律法规并不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造成了很多医护人员对护理法律法规的不了解。因此,要对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组织学习具体的护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让医护人员明白在护理工作中的义务。

3 结论

加强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不断发现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当中的问题,才能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从根本上消除护理工作当中的风险,为患者提供舒适、有效地护理服务,杜绝因护理工作而产生的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叶国鸿,罗发强,陈启华,等.心血管病的社区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136-137

[2] 徐明芹.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工企医刊.2009,(02)

上一篇:大部分时候,大人是在借孩子发火 下一篇:浅谈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