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茶韵馨香画中人

时间:2022-05-24 07:19:12

有一种女人,她外表如花,性格却像茶叶。她不会被现实左右,亦不会随波逐流。她的人生,安静却又要经过无数次的洗礼,一如用沸水冲沏的茶,在一次又一次的冲沏下,茶叶不停翻滚沉浮,不断舒展,终于如云霞般绽放。曾黎就是这样的女人,跟她交谈,她的话并不多,却也并不矫情虚伪,让人一下就能感受到她内心的修养,那是一种内敛的气场。

也许没多少人知道,曾黎有一个博客,而博客的名字就叫“茶韵馨香”。而生性喜茶的她并不迷恋茶艺和所谓的“天价茶饼”。她只追求冲泡之间的一种实在的平和感。品茶、聊茶,以茶会友,便是演戏之外的一大乐事。很难想象在演艺圈中摸爬滚打的艺人能够有这般的心态,就像那圈中的一切并不关己,淡然旁观,洁身努力,便好。而采访当天,她穿着随意,素面朝天,却仍然空灵如仙子。

茶道之“敬”——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对己之状态,亦当敬之。

我不够红,但我珍惜现在的状态

曾黎长得美,一双大眼睛,慧黠灵动,灵澈渊深,仿佛一串说不完的谜面,令人沉吟费猜。她高而清瘦,腰肢一把,轻盈若无。

美丽一直是她最为闪亮的标签,即使当年在美女如云的中央戏剧学院,她也是当之无愧的班花。对演员来说,美丽是一个重要的砝码。每个明星在成名之前,都在努力追求外表完美,不肯错过任何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但曾黎却是个例外,因为她一直在错过。

大学时代有大导演来找她试戏,她总觉得应该先学好基础,再去接戏;毕业后,别人纷纷找路子工作,她却剩了下来,后来通过老师推荐去了文工团做主持人;毕业没几年,秦海璐凭着《榴莲飘飘》成为了金马影后,梅婷的戏也越接越多,同乡的袁泉在成名之后嫁作他人,而章子怡厚积薄发早已名声在外……她的同班同学,一个比一个红。只有她,演的角色屈指可数,连好友都替她着急,觉得她辜负了自己的美貌……然而她却从来不着急。

红与不红,从来都不是她计较的结果。在曾黎看来,做人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怠慢自己,更不会委屈自己。一个女人不管年纪多大、地位如何,只要她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她就会有自信,有勇气,而且上天不会亏待她。”

这就是曾黎遵循的人生路线,处女座的她,每件事情都会很有原则,淡定又有些冷艳,不爱比较也不善嫉妒,悠然过着自己的生活,按着自己的节奏,接自己喜欢的戏,感受着自己的成就感。

出名要趁早,未必是人人必须遵从的定律。

对于娱乐圈里的一夜成名,曾黎打了一个比喻:“成名就好像中了,如果中了我会非常高兴,但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这样的幸运,但这并不会阻挡我们勤勤恳恳过日子的平淡心态。只要过得快乐,一切就已经足够。”

茶道之“理”——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一人独饮,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理解。

回忆很美,但人生从来没有假如

曾黎在《人到四十》里饰演京剧院的当家青衣白晓燕,而随着京剧在这个时代的萧条,剧团的生机也要靠走场子、驻茶馆来维持,但孤傲的白晓燕坚决不妥协,因此受到了剧团的冷落。

在这部戏里,曾黎仿佛看到了自己,因为她曾学了7年的京剧,主攻的也正是青衣。曾黎出生在湖北荆州一个普通的满族家庭。小时候的曾黎调皮好动,常参加体育、文艺活动。曾黎小学毕业就考上了北京戏曲学院,学艺7年后,便被分到湖北省京剧团工作,后又以专业课第三名的成绩被中央戏剧学院破格录取,从此开始了演艺生涯。

虽然都是演员的角色,但对曾黎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那时候我很不自信,大家都叫我傻大个。演青衣的时候,为身高困扰了一阵子;但演员就不一样,不用那么多油彩掩盖,会更加真实,演得也更自在。”

现在,她也会偶尔唱着《苏三起解》,抻抻腿、练练嗓,趁着周末去看一场京剧……但这些已经成为她弥足珍贵的爱好。“最近我听说以前的一个同学获了一个京剧界的大奖,挺不容易的,坚持了这么多年……”她为同学的获奖真心高兴,也为自己没有坚持到底而感到遗憾。

不过,也正因着有京剧的功底,让曾黎成了实力派演员,也让她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文艺梦。

而这个文艺梦,不仅属于曾黎,也属于她的母亲。曾黎说:“我特别崇拜我妈,她的那种韧劲撑起了我们家的大半边天。妈妈也有一个文艺梦,但没有圆。于是,她就让我和妹妹都去从事文艺工作了。小时候,我不理解妈妈,觉得她真狠心,把我送到北京去学京剧,又把妹妹送到武汉去学舞蹈。但现在,我感谢她当年的放手,让我学会了独立和坚强。”

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曾黎一直铭记在心。“她给我的最大财富就是教我如何为人处事。很多人觉得我是个低调的人,那是因为我妈妈小的时候就告诉我,做人一定要朴实一点、简单一点、内敛一点,这些话我到现在都记着。”

茶道之“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融之感。

茶与素食,已融入我的生活

几年前,曾黎在北京开了一家“行家茶道”的茶社,环境幽静,店内有许多绿色植物,为素食者提供了一个修养身心的乐园。凡到这个茶社吃素食饭菜的顾客,都可以喝到各种档次的普洱茶,更重要的是,茶社不收一分茶钱。

在茶社,喝茶是全身心的放松,净化人的心灵。而品茶,已经成了曾黎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连陈坤都被她的习惯影响了,闲时也会跑来曾黎的茶馆,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一些茶道。每年,曾黎的茶社也会举办各种茶会,以茶会友。

对于茶,曾黎有独特的看法,她不迷茶艺,不迷收藏所谓天价茶饼,她不追求虚幻飘渺的东西,对看得见摸得着、潜藏入心的最为陶醉,她要的是实在的平和感。“我喜欢分享,跟朋友喝茶喝到高兴时,会忘情地唱《茶道之歌》。”谈起这些,曾黎显得很放松。

于是,每次进剧组,曾黎都是带着她的宝贝——茶具。除此之外,她还要嘱咐剧组的人自己在饮食方面有讲究。

并不是曾黎挑剔,而是因为她坚持吃素。“你相信吗?我的漂亮都是吃出来的。”

她吃素已经7年,最开始吃素是缘于减肥。那时候刚接《理发师》,陈逸飞希望她能够瘦一点。“我记得决定减肥的当晚上我去吃了顿涮羊肉,想着明天开始就不能吃了,所以那晚吃得特别多。结果上吐下泻……忽然就对肉类产生了抵触情绪,一看见就想吐。从那以后我就开始了素食生涯。”

谈起吃素的好处,曾黎变得滔滔不绝:“以前,我以为自己是个意志力很薄弱的人,但通过吃素,却重新认识了自己。”曾黎坦言就连朋友也讶异自己能坚持下来的毅力,或许同品茶一样,素食也让曾黎进入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慢生活。于是,与纷纷扰扰,急功近利的娱乐圈相比,她更懂得保持自我,随性淡然。

茶道之“清”——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举。而清者亦自清也。

我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很多人以为淡泊名利就等于不用努力。而实际上,曾黎并非不努力,《男才女貌》里的颜如玉,人如其名,笑颜如花,行云流水的表演甚至盖过了女一号林心如;《理发师》里穿着旗袍、大气成熟的宋嘉仪,让她踏上国际电影节的红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人到四十》里的京剧青衣白晓燕,更是本色演出,超凡脱俗的京剧技艺和迷人的身材让观众过目不忘……这个曾经“慢半拍”的冷美人也渐渐变得炙手可热。

但几年前,曾黎接拍《男人装》杂志封面,绝色写真震撼读者眼球,很多影迷觉得曾黎清纯飒爽的形象就此轰然倒塌。但曾黎对此坦言毫不犹豫,因为她坚信“”只是摄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所有趋于完美的人体美学艺术作品,都终将赢得尊重和赞叹……

“很多人对我接拍那样的片子不能理解,那是因为你们不够了解我。” 曾黎谈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很大方,也爆了一些自己很叛逆的料,“我试过在片场玩失踪,到迪厅蹦通宵,真的挺刺激,同时压力也减了。让自己主动快乐才是正确的快乐态度。而那些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往往是性格上软弱和焦虑的。” 她从来不介意别人看自己的眼光,觉得快乐是自己给予的。正如白天和黑色的巨大反差,曾黎既属于纯真美丽、知性迷人,也可以冷眼孤傲、性感逼人。

《BLOOM》:总被拿来跟同班同学比较,你苦恼过吗?

曾黎:不会啊,很多人都会提到我的同学,我心里不会去和她们产生比较,而是觉得她们都这么优秀,心里特别高兴。”

《BLOOM》:有没有纠结过“红”这件事?

曾黎:大家都说我不会规划自己,走一步算一步。可是我觉得大红大紫又怎样,只要现在能过得开心,就足够了。

《BLOOM》:为什么坚持吃素?

曾黎:吃素不但可以清理肠胃,改善新陈代谢;而且能直接影响到皮肤。很多人夸赞我皮肤好,这都跟我多年来坚持吃素有关。

《BLOOM》:你心目中完美的男人是什么样子的?

曾黎:其实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完美与不完美,关键看你如何看待对方。我心目中完美的男人至少要幽默、有爱心、还要有相对的事业心。但是我不希望事业心是那种弃我之家,他去忙他的,我在家里呆着,太事业心我也受不了,因为可能觉得有被忽略的感觉。

《BLOOM》: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曾黎:清茶一杯,三五好友;素衣素食,围成一圈;闲聊过往,畅谈将来;袅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这是我喜欢的生活场景,在这一刻,这种平常琐碎的幸福感远胜于一切。

《BLOOM》:时光荏苒,对盛年女人你想说什么?

曾黎:倘若我们面对现实的复杂与粗陋、以及未来的茫然与无知,所能做的也许只有逆流而上,追溯从前的时光,从那里找回一点美的东西。

上一篇:稀世尊贵 精湛绝伦 下一篇:马背上的优雅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