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桂台农业合作共同开拓东盟市场的思考

时间:2022-05-24 05:42:03

关于加强桂台农业合作共同开拓东盟市场的思考

[摘要]文章紧扣加强桂台农业合作,共同开拓东盟市场这一新的思路,阐述了桂台建立农业互利合作政策法律机制的理论与实践;论述了建立农业互利合作科技服务体系的方法、路径,提出了建立广西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辐射推广到东盟各国的新构想。

[关键词]桂台农业互利合作;开拓东盟市场;思考

[作者简介]廖欣,湖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社会科学院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湖南长沙41008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8-0079-0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和管理流跨越国界、区域。流向经济效益好、管理水平高的行业和地区。如今。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能孤立于世界经济之林而独善其身。必须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潮,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才能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现代经济追求的是互利共赢,只有追求互利共赢的经济目标,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源远流长的传统产业部门,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各方通过互利合作、优势互补来实现农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以达到共赢局面。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和有效运行的进程中,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桥头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农业优势,同时可借桂台经贸合作广泛深入开展之东风,在桂台农业合作的基础上,以有机农业合作为切入点,携手台湾地区进一步扩大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业合作,广泛开展集约农业和现代农业,积极拓展农产品深加工,构建深层次的农业互利合作关系。

一、建立农业互利合作法律机制

法律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是桂台农业互利合作共同开拓东盟市场最重要的保障。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表明,工业和农业经济增长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与设计。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法治文明已高度发达,民主进程也不断快速推进,法律机制俨然成为推动或阻碍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作为调整经济增长的一种制度安排,法律的内容必须充分反映和契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经济社会诉求。“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下产生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此形势下,在桂台农业经济广泛、深入合作之际,广西可携手台湾共同与东盟国家进行广泛深入的农业合作,实现我国农业技术“走出去”在东盟国家开花结果,实现农业科学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目标。广西可借鉴台湾地区相对健全、完善的农业法制建设经验,以“促进农业国际合作,搭建合作法律平台”为原则,精心设计农业合作的相关政策、制度,以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支撑和保障来实现双方农业合作共赢。

农业合作法律机制的建立是广西与台湾地区共同开展和发展对东盟农业合作的内在要求。在广西携手台湾地区共同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领域,由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东盟各国从自身的农业利益出发,所制订的农业法律制度差异较大,以保护本国本地区农业生产资源,客观上给农业合作带来较大的阻力,因此,进行互利合作、实现农业共赢的基本前提是拥有一套稳定、清晰、透明、并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农业合作条约或协定,因此,广西可携手台湾,认真研究台湾地区的法律制度,总结经验,共同推动东盟各国建立相应的农业合作法律机制,促进各自农业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资立法的浪潮在世界各国兴起,通过投资法律制度设计,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成为绝大数国家进行投资立法的主要目的,投资立法能更好地推动各国的自然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的迅速转化。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在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帮助下,顺应投资立法的浪潮。纷纷修改或重新制定了能为国际投资界所接受的、一定程度上可保障投资者权益的投资法。这些投资法有部分包括农业投资。其内容涉及典型的农业生产合同制度、农业标准工作合同制度、农业活动优惠及农业保护等制度,这些法律制度的设计较大程度上以当时的国际农业发展形势及国际通行的农业标准为依据。获得了国际农业界和投资者一定程度的认可和肯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这些投资法及其有关农业合作条款也急需修改与完善。据了解,东盟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技术落后于广西,更落后于台湾地区,非常期待广西和台湾地区的农业技术在其国家推广与应用。而广西、台湾地区基于东盟国家法律制度不完善,对农业技术,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在东盟国家的推广与应用的法制保障存在疑虑。因此,极有必要建立农业跨区域合作的法律机制。广西要想在农业上携手台湾,与东盟国家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依托国家立法机构并携手台湾,建立一个能与各方相关法律制度有效衔接,符合各方利益和需求的法律机制,并形成一套各方均能接受的、完整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农业合作规则。

广西与台湾地区的农业合作已有较好的基础,有同种同族的人文基础,有正在深化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有正在深入、广泛开展的两岸共同市场论坛等合作。因此,广西可携手台湾,共同与东盟国家建立农业合作法律机制,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大陆现行《农业法》的修改与完善,促进大陆调整农业政策:农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最终又将推动广西、台湾地区与东盟国家间农业合作的深层次发展。目前,《农业法》是调整我国大陆农业活动的基本法律,除此之外,我国大陆还有一系列相关的农业政策和法规。20多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广泛而深入地发展,国际农业发展趋势也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合作的跨国、跨区域发展,以及农业资源比较优势互补合作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而我国大陆现行《农业法》及相关农业政策法规中的某些规定与措施已经阻碍了我国大陆农业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修订、完善《农业法》,调整农业政策,使其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和国际农业发展趋势。广西、台湾应共同发挥地缘比较优势,在现有农业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框架之下,积极探索推进与东盟各国进行农业合作共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重点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对接工作。建立一个能够实现各方农业互利合作、共赢发展的法律机制,能够有力保障广西携手台湾地区共同加强与东盟各国农业合作的深化发展。当前。尽管广西与东盟各国在推动经贸和农业合作方面都作了很多努力,但信用证内容和格式不统一、农业技术测试标准不统一、农业开发准入条件不一样等难题依然是各方农业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阻碍。因此。急需广西发挥桥头堡作用,携手台湾,通过深入、认真的探讨和研究,寻求建立统一的、区域性的农业合作法律机制,以促进各方农业合作与共赢。

二、建立农业互利合作的科技服务体系

在农业互利合作法律机制保障下,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农业互利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理应成为农业生产的第一生产力。东盟国家土地、动物、植物、劳动力等农业资源丰富,但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农业技术远远落后于广西和台湾地区。台湾地区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高,其2010年的农业增加值达68亿美元,占台湾地区GDP的1.6%,达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而大陆的农业增加值却占到GDP的10.2%,现代化水平远不如台湾地区高。台湾地区农产品的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依存度为59%,远远高于大陆的8%。台湾地区已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营销、农业金融保险和农产品社会服务的多功能体系,拥有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为70%以上。广西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虽然没有台湾地区高,但一些水果、蔬菜、林木等技术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这些技术特别受东盟国家青睐,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广西和台湾。急需对广西和台湾的农业技术进行引进、吸收、消化再利用。因此,广西携手台湾地区共同参与东盟国家建立科技服务体系,搭建科技服务平台,这是农业互利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的重点要逐渐将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农产品的加工与深加工、贮运等技术方面的硬件资源向软件技术的过渡(软件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策略、知识等),实现农业技术在软硬、硬硬、软软之间的综合集成,并逐步向综合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集成化就是通过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全方位地优化各种农业资源要素,激发单项技术优势之间的聚变放大作用,从而提高整体农业行为的效果和效率。广西通过利用台湾地区高水平农业技术的有效转让和农业产业化经验,力求通过资金、技术、信息、中介等集成服务平台的建立。为需要农业科技的企业和科技提供单位之间搭建沟通渠道,实现对接服务。

广西和台湾地区欲与东盟各国在农业上开展更加深入的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就必须开发桂台一东盟农业资源开发科技服务平台。农业领域内的科研机构、教学机构和农业科技需求企业相互衔接,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发展机制将是该平台最突出的特点。它可细分为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业金融保险以及农业中介集成服务四个子平台。

技术集成服务平台由单项技术系统集成、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技术系统集成、相关学科系统集成等多方面组成。是集农业资源开发领域内的人才、专利、成果项目和研发基础条件为一体的技术集成平台,是广西携手台湾共同开发东盟各国农业资源的科技服务平台的主体。

农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就是向东盟国家进行展示和宣传广西和台湾地区农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媒介,促进各方农业技术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推动农业行业科技成果库、农业行业专家与技术人才库及面向农业企业项目库等多样化的农业信息库的建立,将广西、台湾地区、东盟各国的农业科技动态、农业产业政策、农业研发成果、农业行业信息、农业市场供需信息和农业投资需求等信息加以整合、集成,形成“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在线服务、跟踪反馈”的农业信息服务链。

金融保险,从法律角度看,它是金融合同行为,从风险管理角度看,它又是金融风险转移机制,从经济角度看,它还是有效的财务安排。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保险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金融保险集成服务平台主要是对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化可能性高的技术项目进行包装开发,向政府农业职能部门和农业企业申报、推荐,吸引政府农业科技计划投资和风险创业投资,为相关农业技术项目的启动、开展及农业深度开发寻求资金支持,并通过有效管理资金的运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通过有序筹集、计划和控制全部农业资产,确保合法、有效的使用农业资金。农业项目的资金也要进行集成管理,通过资金的集成管理,可根据全局性和综合性的要求,使资金有机地协调和运作于项目的全过程。农业的保险服务主要是家畜保险和农民保险,其中,家畜保险,一是死亡保险,指保险标的家畜因疾病、难产、溺水、火烧、车祸、雷击及摔跌致死或人为将其依法捕杀等所造成的保险事故的赔偿;二是运输死亡保险,指保险标的家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死亡或特殊情形下紧急屠宰等保险事故的赔偿;三是经有关保险主管部门核准的其他保险项目。农民保险主要是指农民的健康保险,将年满15周岁以上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及其配偶等作为农民保险的投保对象,对其保险事故所进行的赔偿。台湾地区的“农民健康保险条例”将农民健康保险的保险费率定为月投保金额6%-8%,实际按照6。8%来实施,保险费的分担比例为政府补助70%、被保险人负担30%,前项政府补助部分由“中央主管机关”负担40%、直辖市负担30%、省负担20%、县(市)负担10%。

针对复杂的农业技术转让过程以及农业技术供需双方对农业技术中介机构多样要求而构建的服务平台就是农业中介集成服务平台。该平台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及实施的全过程中均需要农业咨询的服务,农业技术转移方式及转移各方权益咨询、转移合同及法律程序咨询、拟采纳的农业技术投产前咨询、日常咨询、农业技术培训服务等是农业咨询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上述四个子平台中。主体是技术集成服务平台,金融保险集成平台、信息集成平台、中介集成服务平台是建立在技术集成平台之上,其服务也是建立在技术集成服务的基础之上的配套服务;中介集成服务又是在金融保险集成、信息集成服务之上的针对对接企业的个性化服务。

三、建立广西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在农业互利合作法制机制的保障和农业互利合作的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撑下,广西携手台湾地区,在广西建立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可借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等活动,向东盟国家客观、全面地展示大陆与台湾的农业技术、农业管理、农业经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以辐射推广广西与台湾地区的农业综合能力。促进广西、台湾地区与东盟国家的农业互利合作与共赢。

有机农业是指在动、植物的生产过程中,其生产环境、空气成分、土壤成分都没有任何污染。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除草剂、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使用天然、良性循环的原生态肥料,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和养殖业的平衡。同时,用自然生物链方法、物理方法防治动物和农作物病虫害,在产品的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品的污染,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食品安全事故也不断增多,环境破坏和污染日益严重,不安全、不健康的食品也日益增多,人们对有机农业生产出来的有机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有机农业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广西属欠发达地区,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但环境保护较好,青山绿水尚在。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和农业劳动力资源都较丰富。具有发展有机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有机农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生产出少批量的有机茶、有机大米、有机柚子、有机柑果、芒果以及有机鸡、鸭、猪、鱼和瓜果、青菜等系列产品。台湾地区的有机农业起步时间与大陆差不多,但发展较快,技术水平较高。自1999年开始,台湾制定并了11部发展有机农业的政策法规,同时,还出台了与之相配套并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措施。确保了有机农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有机农业开发技术体系和政策法律方面的管理体系。

因此,广西携手台湾地区在广西建立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既有技术和管理支撑,又有广阔的大陆市场和东盟市场。示范基地建成后,可吸引大陆各省、市、自治区客户和东盟国家的客户。同时,可依据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投资贸易峰会等活动和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平台向东盟国家辐射推广,形成区域性的农业开发体系。

四、结论与建议

广西携手台湾地区与东盟国家在农业合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业已建成的大好机会,深化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推动桂台-东盟在农业合作法律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必将会从长远上有利于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业经济互动,并促进物流、贸易等其他行业经济的共同发展。因此,建议广西携手台湾依托各自的农业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广西的桥头堡作用,尽快建好上述三大平台。

上一篇:理雅各的《中国经典》与清代帝王御纂经籍 下一篇:广西木薯产业发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