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和B/S构架的冷库温度监测系统

时间:2022-05-24 05:35:09

基于C/S和B/S构架的冷库温度监测系统

摘要:C/S结构和B/S结构是程序整体构架的两种流行方式,二者各有优缺点。该文将这两种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发出“冷库温度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实现了温度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报警和对冷库参数的设置等功能,使数据采集监测系统更加灵活易用。

关键词: C/S;B/S;冷库;温度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7-6075-0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均需要进行各种数据的采集、监测和分析。而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

目前,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已有的数据采集系统大都是有线的和C/S结构的,由于受到许多特殊的地理条件的限制,如煤矿井下工作区、辽阔的蔬菜温室基地等,对有线网络、有线传输的布线工程带来极大的不便,采用有线传输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甚至根本无法实现。另外,这些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都是在专业软件上进行,这些软件通常是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即数据分析端需要到安装有指定客户端软件的监控中心进行,不能随时随地进行监测。

基于以上弊端,该文将数据的采集与监测分析分开来,将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布置于现场,构建C/S结构的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而将数据监测和分析过程移植到Web上,构建B/S结构的数据监测和分析系统,使用户无需安装专门的客户端软件,只需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查看并分析数据,这样,该操作就可以随时在任何联网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或Pad等终端设备上进行。

C/S和B/S双重构架理论适用于大多数工业控制生产中,利用目前广阔的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将工业生产数据的监测和分析过程脱离现场,甚至将该过程扩展到网络能够覆盖的所有物理区域,大大提高了工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本文以C/S和B/S双重构架为理论基础,拟开发一套应用实例——“冷库温度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将该理论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1 C/S和B/S构架技术

C/S结构,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浏览器实现,不需要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而将全部事务逻辑放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tier结构。

C/S结构和B/S结构各有优缺点,C/S要求系统必须安装客户端软件,因此无法随时随地使用系统,但它响应速度快,业务逻辑可以作到更复杂;而B/S结构无须安装客户端软件,只需一个浏览器,在有网络的任何机器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系统,但它的运行速度受网络速度限制,且很多功能也受到技术限制;

本系统拟开发的应用实例——“冷库温度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将这两种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屏气其劣势,使数据采集监测系统更加完善。

2 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食品的保质和保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多种环节中,实时监控温度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智能温度监测、记录、报警等科技手段已经成为了强制性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与食品运输关系最为密切的冷库企业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冷库温度监测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方便地对冷库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冷库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冷库温度采集与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测量冷库的当前温度值并判断是否报警、记录和分析下位机采集的冷库历史温度值以及设置每一个冷库的报警上下限和报警使能。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和用户走访,并对用户提出的需求加以分析和整理,按照快捷、准确、方便、善于操作和识别的原则,提炼出冷库温度监测管理系统的如下主要功能:

1) 对系统硬件进行配置,可以添加、修改或删除传感器;

2) 对测控点进行管理,可以添加、修改或删除测控点;

3) 对测控点进行部署,原则上每个测控点监测一个冷库的温度,每个测控点选择指定的传感器类型,以便使用相应的驱动程序读取监测数据;同时可以设置测控点的报警上限和下限值;

4) 监测每个冷库的温度,并以数值和曲线两种方式显示;

5) 查看每个冷库的历史温度值,以表和曲线两种方式显示,表中明确区分出超出报警上限和报警下限;

6) 查看冷库的报警数据,当数据超过上限或下限值时产生报警,报警方式有两种:声音报警和弹屏报警;

7) 可以设置和查看每个冷库的报警上限、报警下限。

8) 可以设置和查看下位机的测量周期。

9) 权限管理,分为登录管理界面、管理员列表界面和退出管理界面。

10) 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基于以上功能,设计出本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开发工具

1) C/S端编程语言:使用VB开发数据采集程序;

2) 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2005将VB程序处理的数据进行存储;

3) B/S端编程语言:用2005搭建网站,读取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实时数据或历史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做成曲线显示在网页中,还可以通过网页查询实时数据曲线、历史数据曲线,报警信息等。

4 系统整体设计

由于本系统采用的是C/S和B/S相结合的架构模式,数据采集部分采用C/S构架,以便灵活、可靠和快速地采集到相应数据;而数据监测和分析部分采用B/S构架,用户可以在任何一台可上网的电脑、智能手机或Pad等终端设备上登录系统,因此设计本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5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 2005,将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通过无线网络传入上位机(工控计算机),然后写入数据库中,以便随时进行查询和分析。

根据对本程序的需求分析,本程序一共需要用到4张数据表,分别为传感器类型表(cgq)、测控点表(ckd)、温度表(wendu)、用户表(users)。如表1-4所示。

6 系统实现

为了避免开发期间冗余代码的大量出现,也为了便于系统运行期的维护和将来系统升级,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程序代码尽量做到模块化。例如,数据库是本系统的核心,而几乎每一个界面都存在与数据库的交互,为了提高系统中数据传输效率和代码的利用率,本系统将数据库的访问编写成一个独立的模块,方便其它类进行调用;各个实体模块也建立了相应的实体类。

7 结束语

本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开发数据采集系统,再用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数据监测和分析系统,将数据分析过程移植到Web上,使得用户无需安装专门的客户端软件,只需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查看并分析数据,这样,该操作就可以随时在任何联网的个人电脑上进行,甚至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进行数据监测和分析。该理论适用于大多数工业控制生产中,大大提高了工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跃延,顾彦玲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9-181.

[2] 陈艳华 + SQL Server网络系统开发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43.

[3] 张伟.冷库温度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太原:山西大学,2011.

[4] 王磊.基于B/S架构的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 崔京伟.温室大棚的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3.

上一篇:特种部队:国家倚重的战略工具 下一篇:路由器进行校园网锐捷认证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