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就业指导课教学法探索

时间:2022-05-24 05:11:32

创新就业指导课教学法探索

摘 要: 近年来,高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伴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当下我国社会的一项重要责任。高校应利用其教学上的优势,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对毕业生及在校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为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对高校学生的职业指导作用,探索创新就业指导教学法就成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开展的课题。本文作者从创新就业指导课教学法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对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引入就业指导课教学作了探索。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课 教学法 创新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高校就业指导课承担着帮助毕业生增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责任,创新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法,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结合自己在就业指导课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就业指导课教学法的创新进行一些探索,以在创新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方面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奉献微薄之力。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指导课教学法创新的必要性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精英教育时代悄然成为过去式,大众化教育时代逐渐到来。大众化教育让更多的国民享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国民受教育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趋于公平,国民整体文化素养也因为大众化教育的到来而有了很大的提高和飞跃。但大众化教育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这些我们能够享受到的实惠,由于时代和社会综合原因,它也带来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据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统计数据来看,近几年毕业生人数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局面,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有610多万,达到近几年来的峰值;2010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652万,较2009年增加了约41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没有充分的毕业求职准备是不行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应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为帮助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力而努力。

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其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贯穿大学生学业全程的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但就业指导课程由于开设时间比较短,在教学方法上还在沿用较为传统的讲授方法,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就业指导的整体需求。加强对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都有着深远意义。

二、传统讲授教学法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是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也是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沿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主要通过语言、板书、体态等与学生进行交流。该教学方法源于赫尔巴特和其弟子提出的“五段教学”,后来,前苏联凯洛夫等人对该理论重新加以改造而成。这种教学法主要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及有关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特殊认识活动,主要采用传统的班级集中授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传授系统的就业指导基础知识,是传播系统知识经验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二)劣势

但是,在知识、能力、素质都注重的今天,这种以教师唱主角的讲课方法已经逐渐表现出严重的不足与缺憾。

1.教与学的脱节。运用此种教学法,往往是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则“专注”听讲,由于听者和讲者的双重疲劳,即使讲到精彩处,也难以产生很强烈的共鸣。教与学严重脱节,基本上是各行其是,将就业指导课这门实践性、应用性相当强的课程变成了完全的“理论教学”。

2.教学过程过度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地按照传统的教学环节、教学原则进行讲课,学生则是被动地、机械地记忆,使教师的讲课受到限制,学生也达不到知识内化的目标。

3.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就业指导课沦为形式的说教,进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了学习上应有的动力与兴趣。

三、就业指导课教学法的创新探索

对于就业指导课这样一门针对性、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要想把它讲好,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根底和娴熟的讲授技艺,而且要在教法上不断突破和创新,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把更多较为灵活、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我学习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引进到就业指导课中。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就业指导课中可以引入如下三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引导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是交际语言教学的方法之一,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外语教学界提出的“过程教学大纲”的产物,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使课堂社会化。任务型学习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让学生参与活动,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学生自然地习得语言,并体验如何用语言做事或解决问题,促进外语学习。随着此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任务教学法也逐渐被其他学科教学所采用。

任务引导教学方法是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索与分析研究,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如果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采用“任务引导”教学方法,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一种必须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他们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在任务驱动的情境中,主动性会受到激励,创造性会得到释放,思维的活跃性会大大提高,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任务引导教学法的主要步骤可以归纳如下:首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任务。这个环节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参与,设置的任务要注意难易适中,而且要有一定的弹性,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程度不同地完成。这样就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很强的积极性参与进来。比如在讲职业规划时,我们和学生一起按照职业规划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制定扬长避短的短期规划,这个可以给学生一到两周的准备时间。其次,有效组织学生完成目标任务。目标任务提出之后,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要教会学生完成任务的基本方法,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触类旁通,自己制定任务完成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的主导地位一定要恰到好处地发挥出来,比如在学生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时,要引导学生不要钻牛角尖,要打开思路,看问题要全面,不偏激等。最后,任务评价机制要具有激励作用。任务引导的教学方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我完成学习计划的斗志,所以,运用任务引导教学法一定要制定好有效而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为了让评价机制更加客观,教师一般要对学生的完成计划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这样对学生完成计划进行指导的同时也是一种监督和激励;另外还可以采用听取学生报告的形式,让学生报告其任务完成的情况,这样也能够较为公正地对其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还可以采用同学互评的方式,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对个别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的学生也要积极肯定其有效的一面,以激励其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努力,不应过分看重任务的效果。

总之,任务引导教学法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技能之初就普遍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完成学习任务的动机,改变传统讲授法教学开始之初学生就摸不着头脑的无目的感,同时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重塑。

(二)师生互动实践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是1918年在哈佛大学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模式被运用的。这种方法是针对传统教学讲授法的一种突破。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能力,发展人的个性。互动式教学方法就是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以满足学生求学有效需求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人才需要,促进教师自身水平与教学效果的提高为目的,通过教与学全方位的相互促进和沟通达到上述目的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重在培养学生的多方位能力。

师生互动教学法主要方式是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实践中来,所以,我又称其为师生互动实践教学法。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其大体上显示出如下优势: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很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师生互动实践教学法强调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全面信息交流,从而实现师生互动,使传统就业指导课程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转变为师生间的互教互学,使师生成为一种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其次,在师生互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动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从而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在运用师生互动实践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公平的环境:学生可以围绕教师设定的某一个课堂问题进行讨论;如果回答问题不是很完整,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发问;甚至在准备下一次课程整理材料教案的过程都可以让学生一起参与;在课堂上教师尽量运用礼貌尊重的语词,如“请回答”、“谢谢”等,让学生感觉到一种真正平等、信任,从而产生强大的激励效果。最后,师生互动实践教学方法强调的中心是互动,所以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又不违背教学原则且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都可以运用到这一教学方法中。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就业指导内容的不同选取不同的互动手段融入互动教学法,运用起来极为灵活。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曾经运用如下互动方法:理论讲解配合案例分析,使理论讲授不再枯燥无味;招聘现场参观或课堂模拟现场情景演示等,增加就业指导的实战效果;师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设置教学目标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等。

总之,将互动教学法应用到就业指导课程中,就能够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之间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可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往影响,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案例作为教材,以讲案例的内容为主讲清一个原理或者以讲原理为主穿插讲解一些案例。教师通过讲解,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并通过学生对案例的评点和解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并取得了成功。现在案例教学法已是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案例教学法在我国起步较晚。1986年,首期案例教学培训班在大连培训中心举办,并诞生了一本专门的学术刊物《管理案例教学研究》;1987年,国内学者余凯成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有关管理案例的专著《管理案例学》。

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特点,案例教学法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这一中介,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填鸭式”灌输相比较,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比较好。

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法的流程大体上是这样的:第一,选取和设计教学案例。这是案例教学法必须要精心准备的一环,在这一准备环节,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进来,针对教学目标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比如在进行创业指导时,我提前把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给他们一周的时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调查,在下次课之前召集小组长进行汇总评选,根据要求评选出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案例运用到教学之中。第二,组织好案例的课堂分析。能否组织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充分的分析是案例教学法效果好坏的关键。在组织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不能让学生越谈离题越远,但同时又不能限制过多,让案例教学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填鸭式”。组织案例分析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对就业指导的相关知识产生兴趣,初步具有相关职业意识。第三,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要针对选取的案例和学生一起对照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归纳出一些经验,找出不足,以利于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得到巩固和增强,师生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达到互补和教学相长的目的。学生可以在阅读、分析案例和互动讨论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新颖观点和思想的碰撞活跃课堂氛围。教师作为整个过程的规划设计者,需要因势利导,通过自己的组织和引导充分激发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

改革创新教学法,可以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时效性,希望我的上述探索能够为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一点贡献,从而达到增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2009]3号,2009-01-19.

[2]顾明远.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

[3]饶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4]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7-269.

[5]罗荷香.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6]连城.体验式互动教学在大学生就业课程中的应用[J].才智,2008,(15):107.

[7]周毕文.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04.

[8]章一中.关于教学模式管理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3).

上一篇:论诗与“抬杠” 下一篇:刍议中职作文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