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经济滞胀风险 蓝筹股安全边际高

时间:2022-05-24 05:11:16

警惕经济滞胀风险 蓝筹股安全边际高

低估值蓝筹股带来的较高安全边际,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基金经理的青睐。

国投瑞银基金公司在4月中旬“投基气象站”观点时认为,4月股、债市表现仍以阴晴相间为主,随着实体经济去垄断化启动,货币缓步宽松持续进行,基本面长期预期转好,但短期不利因素较多,A股可能以频繁震荡的方式有限上行,低估值蓝筹股带来的较高安全边际正在受到青睐。

这一观点得到很多基金经理的认同。

本周,《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邀请的嘉宾中有多位会就此探讨,分别是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投研总监王晓明、华商阿尔法基金经理梁永强、交银施罗德权益部总经理管华雨、泰达宏利逆向策略基金经理焦云、富国新天锋基金经理赵恒毅,同时,嘉实沪深300ETF基金经理杨宇与湘财祈年期货首席经济学家刘仲元还将对沪深300ETF的细节展开讨论。

此外,最近投资界对美股大涨、A股持续疲软的讨论甚嚣尘上。4月3日,纳斯达克100指数冲高至2795点,创出十年来的最高点。一季度纳斯达克100指数涨幅高达21.28%,大幅领先于标普500及道琼斯工业指数,成为欧美各主要市场表现最好的指数。

受益于此,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成为表现最为出色的QDII。银河证券数据显示,51只QDII基金一季度平均收益率6.73%,其中国泰纳指100达到18.55%,居所有开放式基金之首。自2010年4月成立以来截至3月底,这只基金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达到28.60%。我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QDII能产生赚钱效应,帮助国内投资者较好的实现全球资产配置的功能。

警惕经济“滞胀”风险

《投资者报》:3月CPI数据3.6%的同比涨幅超出此前市场预期,也意味着“负利率时代”卷土重来。上周很多基金经理就表示出对此的担忧,最坏的情况会怎样?

王晓明:虽然近两年中国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能对通胀掉以轻心,中国这一两年出现恶性通胀的概率不大,但出现滞胀的可能性比较大。

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个大背景就是转型,我们对转型过程中的困难要有充分估计,最关键的因素是投资、出口、消费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均衡,2012年以来投资尤其是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增速低于预期,导致中国经济在短期内承受的增长压力比较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盈利增速毫无疑问低于预期的概率加大。股市难以出现整体性机会,大盘蓝筹相较而言,因估值相对合理,风险不大,安全边际比较而言高。

我觉得对大多数中国的投资者而言现在的蓝筹股投资是更优选择,但是并没有说是最优选择,如果你擅长投机或博弈的话也许还有其他选择,对大多数人来讲做不到,那还不如踏踏实实买点便宜点的蓝筹,比如考虑到分红,现在1倍左右的PB对银行股而言,已经有很好的安全边际。

《投资者报》:A股经过前期的普涨之后最近再度出现调整。目前的市场状况,各位怎样判断?

梁永强:A股的调整已经反映了市场的悲观预期,行业、公司间的市盈率差异化将慢慢体现,从今年的角度来说,整体市场会出现相对比较平稳的状态,相对来说后市依然存在结构性的主题投资机会。

我们目前主要的投资方向有两大主题:一是产业崛起。中国需要产业升级,未来产业的发展更多的需要往相对高端、低碳的方向走;另一方面,中国从1978年到现在,在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落后非常多,目前需要做文化方面的改革。产业是基础、文化是灵魂,未来中国要想在竞争体系中具备竞争力,就一定需要紧扣这两个主题。

管华雨:二季度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多。经济见底的时间难以确定,政策放松的限制愈加明显,因此近期难以期望盈利或政策反转推动市场大涨;而证券市场的制度性改革可能短期增加股票供给,冲击高估值板块。但证券市场的制度完善会让投资者逐渐远离投机、拥抱估值合适的优质公司,推动资本市场上的“新蓝筹”群体走上市值持续扩张之路。

焦云:近期QFII、RQFII大额度获批入市、汇金一季度出手救市等利好消息对市场的影响偏正面,但从目前GDP数据来看,低于预期的8.4%,也低于去年同期8.9%数据。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将延续增速放缓的趋势,未来A股市场以震荡整理的走势为主,但其间会涌现出不少个股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捕捉局部热点是今年股市获利的关键。

城投债阴霾散去

《投资者报》:进入3月以来,城投债市场正持续上涨。我们注意到,海龙短融如期兑付,是否意味着笼罩着城投债阴霾逐渐散去?

赵恒毅:流动性宽松与信用风险降低,令信用债品种成为当下不错的投资标的,而其中一些资质良好的城投债品种的确值得关注。目前,城投债的票息收益,仍显著高于相同评级的企债品种。

从整体上看,当前货币政策已经有较大放松,流动性得到缓解,这增加了债券发行人融资的便利性,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而在宏观层面,尽管经济增速处于触底过程,但下降速度有望得以缓解,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信用债获得相对较为稳定的票息,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具体到信用债中的城投债市场,不排除未来仍有信用事件发生,但市场对于城投大面积违约事件的担忧,已经逐步减除。未来,这一品种的发展轨迹或可参照国外的市政债券。

做市商需要配套机制

《投资者报》:跨市场沪深300ETF推出后,由于其为沪深300股指期货提供了最佳现货工具,引起了期现套利者的极大兴趣。

刘仲元:我个人认为,由于目前国内可利用的对冲工具严重不足,在跨市场ETF中盲目引入做市商机制将面临很大的风险。引入做市商弥补流动性不足在国外是常见的做法,但做市商是要冒风险的,在国外相应的对冲工具有很多,如期货、权证、期权,做市商在做市时基本采用对冲工具来规避做市风险,国内目前可资利用的对冲工具严重不足,盲目做市风险巨大。

杨宇:对于套利投资者而言,沪深300ETF意义在于为其提供股指期货对应的现货工具。股指期现套利效率的核心在于套利成本的确定性。嘉实沪深300ETF采取场外实物申赎的模式,套利成本在执行交易时实时确定,且结算和运作风险可控,交收环节简单,套利投资者完全能掌握套利成本与可实现利差。

上一篇:孩子,中国的未来 下一篇:双向套利 人民币国际化“跛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