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时间:2022-05-24 05:05:31

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摘要:阅读训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连贯,对文章的结构和节奏把握得更加准确;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思考,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主旨,明白话中之话,言外之音;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语言技巧。从更高层次来说,也是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生动活泼的显现。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书声朗朗,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不是被老师烦琐的分析和提问占据大量时间。读书时间不够,读书次数和阅读量都不够,语言的吸收和积累太少,这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表达。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他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阅读在教学在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阅读,可以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一、理解文本

我们知道,阅读中的感情,只有阅读时真正产生了这种情感时,才能从语调里自然地露出来。指导阅读,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求读得流畅,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不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不为课文的内容所感染,那么他根本无法真正做到有感情地阅读。因而教师在阅读前应启发学生从各方面进一步地把握全文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进行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谈谈自己思考后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说”的能力,教师也能从发言中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水平,从而便于进一步指导。同时,热烈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全体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打下基础。学生发言后,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继续往深层发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展开联想,这种联想往往能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了对中心思想的进一步感受,激发他们的阅读愿望。

二、范读引领

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所以教师适时的范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不仅能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的范读不宜做作,不能故意拿腔拿调,应从自身的情感出发,以情感人,使学生如临其境,使教师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激情,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并且能给学生以启发,使他们从中领会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的语言和方式。当然,教师的范读并不是让学生简单的机械模仿,而是给学生一个对比的对象,在学生阅读的时候,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把一个个汉字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那样读出的感情才真挚自然。

三、读准读畅

小学生对于阅读往往有一种急切的心情,希望一拿到课文就立刻念得既流畅又富有感情。正是这种心理因素,往往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出现加字、去字或者读不通顺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急切的心情,往往会令学生对课文囫囵吞枣的理解,起不到通过阅读进一步感受课文的目的。这时教师可以首先要他们自己小声阅读一遍,熟悉课文的整体内容。并使学生明确,要阅读好一篇课文,最起码要读得准确,读得流畅。

与此同时,也要提醒学生阅读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就是不要拿腔拿调,不要唱读,这个问题从低年级就要注意,一旦形成定势就很难改变。

四、反复练习

由于受传统分析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太注重讲和问,学生阅读的时间实在太少,如预习课文阅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学生连一遍课文也未读完,教师就示意学生停下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成了一个过渡环节。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去读书,对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教材包蕴的丰富知识和情感,就无法亲自品味、感受,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环节上精心设计问题,把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指导他们反复练习是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在进行全面指导后,应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阅读课文。教师可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组织学生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同一学生前后几次的阅读比较。读得不好允许重读,给学生以创造成功的机会。相信学生能读得更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测试学生在学习不同阶段的阅读情况,有进步的给予表扬。不同学生或不同小组同一段落的阅读比较。教师通过具体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

五、加强评价

学生阅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在实践中掌握阅读的规律,学会阅读的基本方法。要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时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不仅教师评,也要适当的鼓励学生互相评,这样可以诱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在这种民主、平等又互相激励的氛围中进行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空前提高,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渐进入了新的阶段。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时,要根据教学阶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感知性阅读与感受性阅读,一个层次较低,一个层次较高,在要求上也要做到循序渐进。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理解程度有高低,评价标准也应因人而异。

总之,语文学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阅读训练,授之以法,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欣赏课文,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上一篇: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语文课堂中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