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切,戴上你的纸面具

时间:2022-05-24 12:10:46

莱切,戴上你的纸面具

莱切(Lecce),是意大利亚平宁半岛最南端的一座有着超过2000年历史的古城,虽然古希腊人、罗马人、日耳曼人和西班牙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印记,然而最终,它以拥有大量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而著称,成为一座“巴洛克的城”。走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华丽的巴洛克建筑接二连三不断出现,让人目不暇接。与所有意大利南方城市一样,日日沐浴在地中海灿烂阳光里的莱切人极会享受生活,整个城市充满悠闲散漫的生活气息。

而莱切最让人惊喜的,是纸艺。这门古老的传统手艺,据说是起源于希腊人在公元前4世纪时研究混合媒介艺术的大发现。经过繁杂的历史演变,这项技艺传到位于对岸的意大利,并在莱切盛放成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似陶亦似木

迎着清晨的阳光,穿过古老的城门进到老城区里,一家纪念品小店刚刚开门,老板往门外摆出了一个圣经题材的小玩意。那是一个20厘米高的人像,看上去生动又有乡土气息。“这陶艺真精致啊!”我傻乎乎地边拍照边赞美。随后来到一个巷口,一座1米多高的人像出现在眼前,我再次赞叹,这个木雕真不错。

直到一旁陪同的当地朋友实在忍不住地笑出声来,我才恍然发现,那些不是陶艺,不是木雕,而是纸艺!正巧路过Santa Croce教堂对面的小店,一只很有童话气质的高跟鞋静静待在橱窗,紫色的花瓣在鞋面上绽放,叫人如何相信,如此有“泥塑”质感的高跟鞋竟也是纸艺?

朋友说,这是一种古老的纸艺,意大利语叫Cartapesta。据说从16世纪开始,意大利人就用这种工艺来制作宗教圣像。因为纸比木头轻得多,在复活节、圣诞节等宗教节日上,扛着纸质的圣像巡游比扛木头省事多了。随后,人们将它制作成嘉年华巡游的人偶和面具,再后来,以纸艺制作的精巧小装饰开始流传民间。从那时起,纸艺脱离宗教的色彩进入了生活,有了新的艺术价值。

在莱切,因为得到很好的传承与保护,纸艺已成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各具特色的纸艺手工店也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城市风景。日用器皿、家居摆设、首饰、雕塑……色彩鲜艳、以假乱真的纸艺作品,让人眼花缭乱,挪不动脚步,也管不住钱包。从几欧元到数十欧元的价格,虽然有些小贵,但千金难买心头好,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价格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悠然手艺人

莱切的纸艺店多是艺术家们自己打理,看他们专心创作,悠然生活,也是一件动人的事。

在如迷宫一般的小巷里,我们遇到纸艺家维琴佐·卡卡尼勒(Vicenzo CalcagnileL)。清晨客人不多,老人家正悠然地跷着腿坐在店门口的长凳上看报,他的身后除了摆着一些宗教人物纸雕外,还有一只和真狗一般大小、栩栩如生的纸狗。老人笑眯眯地冲着我们点头打招呼,于是我们决定进去看看。

小店里满满当当的纸艺作品,都出自他的手。这些作品看上去像发黑的青铜器,又有着仿铁艺的粗粝质感,透着一种古朴粗犷的美。维琴佐拿起几件纸艺盘子和罐子向我们解释,这些作品都是用纸浆加浆糊煮成的,过程没有任何奥秘,全靠一双巧手。它们不怕压,也不怕水,因为外表涂了一层油做保护。

莱切纸艺的魅力在于,既可以粗犷大气,也可以浪漫妩媚,全在乎创造者对材质的熟练掌握和对造型的大胆突破。从维琴佐老人的纸艺店出来,我们来到卡门·蓝皮诺(Carmen Rampino)的纸艺店。与维琴佐老人的仿铁艺作品不同,卡门的作品里处处流露出女性的气息,还充满了现代设计感。听到我的评价,原本正在给一盏纸质台灯上的向日葵上色的卡门如遇知音,笑着把一本印刷精美的纸艺展宣传册给我。仔细翻看,我才了解眼前这个女子刚举办了一场以“女性神话中的爱”为主题的纸艺个展,以传统的材质创作出富有现代感的造型,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质感,正是她的取胜之道,也是她的个性标签。

除了让作品拥有梦幻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卡门作品的另一特色是把石头贝壳等材质与纸结合起来。比如她创作的鱼为主体的作品,怎么看都觉得像陶瓷或者石头,只有用手掂过重量才相信原料真的是纸。我们看到各种纸质的铃铛遍布于店内,而铃铛在当地传说中是幸福幸运的象征,所以很多旅游纪念品都做成小铃铛的形状。卡门的铃铛别具一格,缤纷娇媚,她让每一个铃铛都开出了专属自己的花朵。

延续的灵魂

个性是艺术的灵魂。走在莱切老城的大街小巷里,各种不同风格的纸艺作品不断与我们不期而遇。回到旅馆,我向旅馆老板展示刚买回来的纸艺品,他却告诉我:“其实,莱切最有名的纸艺店之一就在我们旅馆楼下。”

这的确是当地有名的一家纸艺店。来自各地的名人到访留影,各国杂志对它的报道贴满了整面墙。有来自意大利、英国、法国,还有日本的杂志!或许是因为知名度太高,抑或是店主为人低调的关系,他虽笑容满面,但坚决不让拍照。磨了许久,才勉强让我们拍一张店里的全景。他指着墙上那些报道,说:“瞧,我也没有让他们拍我的作品特写。”

店主的纸艺以人像为主,他说自己擅长的是大型写实人像,而我却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的雕塑家。因为不管是什么人像,只要出自他手,一定逼真又生动。

这是我最欣赏莱切纸艺的地方,几乎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而更让人讶异的是,小小的老城,除了数不胜数的纸艺店,还有一个专业的纸艺博物馆。不仅如此,在一个古老的修道院长廊下,我还巧遇了由当地女艺术家摆卖艺术作品的摊位。它们是该城妇女组织为筹募而举办的活动。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艺术地摊里,我发现了一个值得流连的小摊位,比起拥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维琴佐和卡门的作品,这个摊位摆卖的作品略显小巧、甜美和浮华,但一把镶满鲜花的纸制小阳伞依然深深吸引了我。将小阳伞把弄在手里,我忽然有一丝朦胧的惊喜与感动。这些纸制的物件仿佛在借由不同的艺术风格告诉世人:我们还活着!这缕辗转遗存在悠久历史中的灵魂——纸艺,在一次次用自己别出心裁的创意、独一无二的风格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展示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它在米开朗琪罗的后代手中持续美好着,并且会一直这样下去。

上一篇:将乐,洞穴氧吧,清凉一夏 下一篇:紫色的薰衣草紫色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