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 言语衬人

时间:2022-05-23 10:07:48

所谓由表及里、言语衬人,就是充分运用人物语言描写,侧面衬托出人物的心理,不急不徐,不枝不蔓,像是剥洋葱,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把人性最本质的东西展示给你看。

【范文片段】

片段一:

我指着他烤着的玉米问:“多少钱一穗?”

“一块五。”他转动着竹签,头也不抬地说。

“我想买四穗。”我说。

他抬起头,问了句:“你能吃了四穗?”

“我要买生的,回家去煮。”我说。

他抽着鼻子,很干脆地说:“不卖!”

我以为他怕我跟他讲价,于是安慰他说:“我买生的,也按一块五一穗的钱给你。”

“那也不卖!”他坚决地说。

这让我大惑不解。我开导他:“你卖熟的才一块五,而我买生的是一样的价,省了你的炭火,还省了你的力气,你怎么算不过来账?”

一听我嘲笑他不会算账,他沉下脸,指着我庄严地说:“卖给你生的,那些要吃烤玉米的人,要是不够吃了怎么办?”

(节选自迟子建《玉米人》)

片段二:

“你是58年出生的,你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你曾经吃过糠咽过菜,你曾经吃过榆树皮。那一年,用焙干的榆树皮磨炒面,你才三岁,围着磨台跑,在磨台上抓吃刚磨下来的粗面,结果被呛个半死,你一边哭一边喊,台台面呛死了,台台面呛死了……”

我的眼睛潮湿了。

“现在,你忘本了。”父亲接上说。“你看看,在你们家,每天要浪费和糟蹋多少粮食。那一天,我眼看着你的女儿将一碗白面条给狗吃了;另一天,我眼看着你的女人将一碗剩饭倒进了厕所的便桶。上个星期天,你在三号街岔路口那个大饭馆里招待你的几个朋友,一桌饭就花了两千多块钱,结果剩下大半桌,有好多饭菜连动都没动一筷子,就被你大方地扔掉了。你要知道,就这一顿饭,你浪费了咱们一个农家一年的收入或者花销。你怎么一点都不觉得心疼?你知道为什么你回家后就头疼,一连三天没能上班吗?那是我打了你。在你醉得面红耳赤像刚下过蛋的鸡婆一样走出饭馆的时候,我打了你俩耳光。然后,我将那一桌东西收起,拿回去,把所有的先人祖宗召集来,我们美美地吃了三天。你三爷也被你喝剩的酒喝醉了。”

(节选自李兴义《父亲彻夜教训我》)

片段三:

“下次不要背这么多了!”我说。

“傻丫头,好不容易来回跑一趟,太少了不值得。”母亲说。

“我也试试吧。”我的语气明显缺乏诚意――我实在畏惧喷壶这种充满了怪味的重物,可是我已经18岁了,目睹母亲的劳累而无动于衷,我又感到愧疚。

“不用了。你不会。再说我已经沾了手,就别染上你了。”母亲说,“你看你的书吧。”

我在心底暗暗长嘘了一口气,居然觉得如释重负。

最后一壶药喷完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了。

“怎么样?热不热?”母亲边洗手边问。

“还好。就是井边的蚊子太多。”我很随意地说。

“咬出疙瘩了吗?回家赶紧用清凉油抹抹。”母亲说。

我们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闲话回了家。

(节选自乔叶《有那样一个下午》)

【妙点透析】

以上三个片段正是运用由表及里、言语衬人的方法,通过语言衬托人物品质。“玉米人”的憨厚赤诚;梦境中父亲的痛心疾首;女儿的愧疚、母亲的无私都通过人物朴素的语言,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声回荡在耳畔,其人浮现在眼前。

片段一:简简单单的一场对话,平平常常的一件小事,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被作者顺手拈来,用简单的文字记下来,用从容不迫的语气讲出来,就让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人生的感悟和智慧。片段二:梦境中的父亲的训话令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也令这场梦真实得离奇。难怪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道:“回顾这一夜的长梦,回顾父亲的音容,回想父亲说的每一句话,我才知道,父亲确实在天有灵,而且这灵魂时刻伴随着我,照管着我。”片段三:作者的文风很从容,母女的对话真实自然,各具特色,对比鲜明而又发人深省、催人共鸣:对我的爱,母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对母亲的爱,我则是一条喧嚣浮躁的小溪,永远永远只能是她的支流……这种情感体验,不是硬性的拔高,而是言由心生,感情酝酿发酵后的必然的升华。

【写作引路】

1.语言特色:

人物语言注重生活化、口语化的描写,如片段二中的“你一边哭一边喊,台台面呛死了,台台面呛死了……”片段三中的“傻丫头,好不容易来回跑一趟,太少了不值得。”“咬出疙瘩了吗?回家赶紧用清凉油抹抹。”

人物语言运用修辞手法力求生动传神,如片段二中梦境里已故父亲的话“你知道为什么你回家后就头疼,一连三天没能上班吗?那是我打了你。在你醉得面红耳赤像刚下过蛋的鸡婆一样走出饭馆的时候,我打了你俩耳光。然后,我将那一桌东西收起,拿回去,把所有的先人祖宗召集来,我们美美地吃了三天。你三爷也被你喝剩的酒喝醉了。”“你醉得面红耳赤像刚下过蛋的鸡婆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我大吃大喝之后的醉态;“我将那一桌东西收起,拿回去,把所有的先人祖宗召集来,我们美美地吃了三天。你三爷也被你喝剩的酒喝醉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我在饭馆的铺张浪费,不珍惜粮食,竟然令已故的父亲都为我痛心难过。

2.方法借鉴

写人记事,人物语言重在描写,描写重在精雕细刻,要精雕细刻则需在用词上追求“雕塑感”。人物语言要精心选用,力求一字传神,一语神出。如石雕一般镌刻在读者心中。如片段一:“不卖!”“那也不卖!”虽寥寥几个字,读者却能从玉米人的干脆和坚决的语气中听出他的执着与坚守。

人物语言描写中要渗透语气语调,如片段三中“我也试试吧。”我的语气明显缺乏诚意――我实在畏惧喷壶这种充满了怪味的重物,可是我已经18岁了,目睹母亲的劳累而无动于衷,我又感到愧疚。

回到家里,我站在阳台上,看着那老人。他坐在那里,仍是一动不动,旁边不时走过一些吵吵闹闹的人,对面的酒楼生意兴隆,老人的柚子却无人问津。不禁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在美国一个最穷最乱的区法院里,法官正在审问一位偷面包的老太太。老太太哭着说道:“我三个小孙子已经3天没吃东西了。”审判结束后,在一边的区长脱下帽子放进10美元,对大家说:“下面请在座的各位为自己的冷漠付费,我们居然让一位老太太去偷窃。”在场的人都很惊讶,但最终还是纷纷往帽子里投了钱。天天念叨他人冷漠的我们呢?我们又为我们的冷漠做过什么呢?别说买老人的柚子,就是有人溺水,生命危在旦夕,有多少人能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呢?

当有一个高声谈笑的路人头也不回地经过那卖柚子的老人身旁时,我明白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只是一辆三轮车的宽度。

点评:这是一篇随笔,记叙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文章从一位老人在路边卖柚子却无人问津这一现象中,反思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的关系。人物描写比较突出,小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等方面,来塑造卖柚子的老人形象,从老人微弱的声调、眼神中似乎有些恐慌可见他看来不是行家。同时细节描写传神,如“他大概以为我们要买,便慢慢地直起身,用枯槁的手从旁边的大袋子里不停地摸索着,费了半天劲才翻出好多皱成一团的小袋子,零零落落掉了一地”,体现出卖柚子老人年老力衰,动作迟缓且不灵便的特点。文末宛如豹尾,简短而有力,发人深思。

我的同桌

南京市溧水区白马中学晨曦文学社 叶曾颖

又起风了,树叶被吹得簌簌作响。伴随着秋的步伐,树叶缓缓落下。

我将它拾起捧在掌心之中,看着这片微微泛黄的树叶,不禁陷入沉思……哪知,这时不知从哪跑来一个男孩,夺走我掌心中的树叶,声声大笑地将它扯碎。风儿吹过残碎的叶片纷纷扬扬。我皱皱眉,为什么男孩总是这样呢?

像往常一样,吃完午饭我就立即进了教室,打开书本,开始进行艰苦的奋战。哪知道这时我的备战武器――笔,却掉在了地上,只得弯腰去捡。此时,见本班男生来的都差不多了,再往后瞧,见此人未来,心中不禁叹息:“以前还不信中国人缺啥,名字里就补啥。今天终于信啦。他这人爱玩,一生最怕停住手脚,怪不得他的父母给他取名‘周静’ ”,再回顾,教室里男生少得可怜,喏,还是女生本份,至此,我便接着埋头苦干起来。

正埋头写作业时,却依稀听到后面有哭泣声,好奇心驱使我向后看去,不禁大惊,周静哭了,他为什么哭呢?我想去问他,却欲言又止。又转过头来继续写作业,担心静不下来,心里总想着他为什么哭,难道真有我所想的那么糟糕么?可为什么我在看他眼睛的那瞬间感到他的眼睛如此清澈,纯洁。

悦耳的铃声终于响起,一个漫长的午觉终于过去。抵不住内心的呼唤,转过身去看着他,他的双眼已通红,不禁又叹息。不久,我问道:“周静,怎么了?中午怎么哭了?”他呆呆地望着课桌,没说一句话。“被老班骂了?”他摇摇头,“和同学闹矛盾了?”他还是一言不发,当我正想回头时,他说话了:“我……”我用充满等待的眼神望着他,“我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此时,一道激光快速穿过我心灵,不禁一颤:“为什么啊?”“她每天给我送饭,我还冲着她大吼大叫。我……”他的脸颊抽动着,刚稳定下来的情绪瞬间迸发,泪水不禁从已红的眼眶中夺眶而出,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多么纯洁,多么清澈。“我对她吼着,她没说话,我……我真的感觉对不起我妈。”他哭了,是真的哭了。泪水里含着悔恨,包裹着对母亲深深的爱,同着自己以往的无知一齐落下,滴落在他的心上,冲刷着心灵的尘埃,同时也撞击着我的心扉,激起一层层亮丽的涟漪。此时我看着这个男孩,又有谁会笑他的泪呢?这个男孩泛着泪水的脸是那么令人动容。

风悠悠地飘过,一片树叶缓缓从空中落下,我轻轻地将它拾起,小心翼翼地将它捧在手心里,仔细观察着它的每一个部分。呵,是片完整的树叶,一片跳动着音符的树叶,一片包含着对大地无限热爱的树叶,一片正趋向成熟的树叶。就如我们一样……我们也深受着母亲的爱。

风儿轻轻吹过,这片树叶从我掌心中飘走,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去了……

(指导老师:张国安)

点评:文章刻画了一位因伤害了送饭的母亲而忏悔的同桌形象,泪水里含着悔恨,包裹着对母亲深深的爱。其中的对话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深入人物内心。如 “我……” “我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 “她每天给我送饭,我还冲着她大吼大叫。我……” “我对她吼着,她没说话,我……我真的感觉对不起我妈。”这里的语言描写断断续续,模拟同桌边抽泣边说话的场景,巧妙地再现了同桌在哭泣声中忏悔的那一幕,读罢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位双眼通红的男孩形象。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白马中学)

上一篇: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 下一篇:如何在阅读中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