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型升级

时间:2022-05-23 05:59:11

实现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型升级

服务型管理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要素。传统的管理型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今时展趋势和幼儿教师队伍的要求。要顺利实现幼儿管理者角色定位的转型升级,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分别是强化管理服务从心开始、构建“雁阵式”体系促进管理服务全面化、借力五种途径落实管理服务措施。通过管理方式的转变,有效促进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幼儿园管理者肩负着更为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园长不仅应该是一名好的教师,是人类新生一代灵魂的雕塑家,而且应该是幼儿教师的引领者,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随着幼儿园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幼儿园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正逐步由原来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我园对强化管理服务从心开始、构建“雁阵式”体系促进管理服务全面化、借力五种途径落实管理服务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化,使得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得以释放和发展。

一、强化管理服务从心开始

心理管理的关键是要让被管理者感受到管理者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和充实的能力。当教师被各类矛盾困扰时,可以先仔细聆听,再引导她们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面对矛盾;对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要多给予理解、帮助、欣赏;对郁郁寡欢者,要热情对待她们,使她们有被尊重、重视的感觉;对待犯点小错的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与其交流,通过心与心的碰撞,可以激发出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构建“雁阵式”体系,促进管理服务全面化

“雁阵式”发展思路的内涵就是上下一心,形成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引领的,全体教师紧随其后的阶梯式发展体系。在全园形成以“骨干引领,结对教师互动,全园教师联手”的主动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此外,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的园长课改中心组,教研组长研修以及新教师培训层次分明、目标明确,也犹如“雁阵”,通过“雁阵式”体系逐步培养出一支师德好、业务佳、能力强、干劲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三、借力五种途径,落实管理服务措施

1.发展优质共同体

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发展优质共同体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专业知识的共享是优质共同体的重要标志。

第一是教间的协作,这是指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二是共享问题。鼓励教师根据教育教学情况及幼儿园的发展现状,提出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专业对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巩固和提升。

2.在反思中进步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教育行为效果的自我反省和他人评价,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化水平。

第一是捕捉日常瞬间,撰写教学后记。我园要求教师学习课改的精神,尝试把自己的认识体会和教育实践进行理论分析、实践反思与调整。第二是理论与实践对接,开展听课评课。我们让执教者的教学过程,从各个方面进行评析。

3.关注个性化发展

“个性化发展”满足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激励教师思考最佳的个人发展目标。

第一是个性化学习规划。针对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为她们量身定制自我发展规划,注意与幼儿园共同的发展前景相联系,帮助教师逐步形成职业理想。第二是个性化研究小组。我园以教师的专业能力为切入点,成立了舞蹈小组、美术小组、声乐和书法小组等,并定期开展个性化研究小组的阶段总结及汇报。

4.加强园本培训

园本培训是一个动态、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根据教师的需求与发展来组织培训。首先,重视新教师培训。安排教师拜师结对。并组织新教师集中培训。其次,送教师外出学习。并要求教师学习回来后进行汇报。第三,多元方式,内化学习――提升园本培训实效:注重以案例分析的案例式学习;可以启发智慧的互动式学习;立足于工作实践的实践式学习。

5、提升科研素养

我园积极引导教师“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教研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一是调整和完善幼儿园的科研领导小组,发挥骨干教师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三是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为教师提供科研学习实践的平台;四是通过开设讲座、提供经费、设立奖励基金等措施,为教师创设课题研究的条件。

目前,我园以服务型管理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机制日趋完善,教师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得到了提升。我们将把今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进一步探索“管理即服务”的方式方法,并以此促进幼儿园的新发展。

上一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下一篇:培养幼儿创造力浇灌智慧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