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时间:2022-05-23 12:26:08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

目前,本系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非成熟性及教育投资的局限性,导致了我们的旅游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生存因素,发展因素考虑的少。

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较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本科教育“理论化”。受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限制,我们的专业教学较为明显的表现出,脱离实践空谈理论,从书本到书本。旅游业是一个应用性强、综合性强、开放性强的产业,因此,旅游本科教育也要紧密结合旅游业的实践。二是本科教育“专科化”。本科不专,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践教学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专业灵活性和自主性,从理论到理论,过分强调课堂教学,所学内容与行业实际的联系不够密切,导致培养的旅游人才“高不成、低不就”,适应岗位要求的上手能力差。

2专业课程设置盲目且缺乏灵活自主性,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教学思想、学习方法手段

滞后

由于缺乏课程设置的自主性,大多数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循规蹈矩,未能与其他旅游高等院校形成差异化特征,也未能体现本土化发展的优势。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获得的知识信息量小,理解不深,导致难以灵活运用,不能达到教与学“共鸣”、“共振”的效果。这种传统模式培养的人才最终只能是在创造性和开拓意识方面存在缺陷的继承性人才。如:旅行社经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受实践课时、实践条件等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学习后对旅行社这一非常重要的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仍然大多停留在书本上,大部分学生也反映毕业后花费了大量时间在旅行社管理岗位的工作入门上。

3旅游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师资和教材仍是制约旅游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这也使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没有质的飞跃。同时,专业教师由于经费等各种原因大多又不能及时进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理论的实践理解明显不足。部分有本地特色的专业课程在教材选用上,一是可选教材少,有些甚至无系统教材可选;二是专业教师自编教材缺乏资金、

时间、工作量等方面的支持。这也限制了专业课的顺利开展。

4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缺乏

旅游管理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又必须特别重视该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实践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仅仅挑出几门技能训练课和毕业实习作为实践课,其它一些专业课程如管理性课程基本上是纸上谈兵,且实多安排在最后一年,没有见习基础,使得学生在校二年或三年对实践知识非常欠缺,对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极为不利。同时,也出现了有理论知识时,无实践强化;有实践强化时,理论巩固学习的时间已过的矛盾。而直接后果是高分低能的学生毕业后到旅游单位工作,遇到实际问题手忙脚乱,产生思想障碍,畏惧本职工作或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

5校企、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够深入

高等旅游教育要通过与业界包括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等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不断的调整教育教学,以提高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在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与行业的实际接触仍然较少,有些方面尽管和业界有些合作,但并不紧密,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科研方面,大多集中在了理论研究方面,较少参与

地方经济建设与应用型研究。另外,不少教学与研究的成果仅仅是作为一种学术范围内的交流材料,得不到业界的认可和支持,更不用说影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决策了。同时,本专业教学也没有很好的整合自己的培训资源优势,发挥行业间的培训作用。

6毕业生就业去向与学校培养目标矛盾

旅游业界还普遍存在着对大学教育的误解,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也存在矛盾,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从近年来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人才市场供求呈现出非均衡态势,其表现之一是业界普遍认为本专科生不如中专生和职高生“好用”,表现之二是面试时,企业过多地强调学生的工作或实习经历,总希望毕业生一报到就可以使用,企业不必再培训。孰不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企业片面强调动手能力只能是一种“近视”。但我们的高等旅游教育还是应从中吸取教训,把培养精通业务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并重,以适应市场需求。

另外,旅游业人力资源结构上尚存在着不容乐观的客观现状。第一线服务员大多数是文化素质为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的业外人员,如何使这些酒店行业的服务素质提高到一流的水准?旅游服务的实施型人才供方市场生意兴隆,成绩可人,但就在其它专业的学生因为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发愁时,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其心态又是怎样一番情况呢?出乎意料地,他们在择业时,只有不到20%左右的同学能真心实意地到旅游或酒店中去,品尝其中的苦与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发展旅游业时,所需求的人才结构中存在着一种潜伏的危机,大批的第一线优秀技能选手正悄然流向其它领域,而旅游业本身员工流失率又较高,这就为岗位培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观念影响,对服务行业的工作缺乏持久的荣誉感,进入岗位后则距离管理层又是个未知数,使他们过早地失去了信心;二是学习过程中,专业教材的内容及科目编排未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三是实习生活与想象偏差,这是产生逃离该专业心理的最直接导火线。因此,“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应当是旅游教育和业界的共同首要任务。

7研究力量薄弱,学术研究水平不高

目前,本系的旅游管理研究缺乏学术带头人,学科研究相对独立,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其次,本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实践和资源去从事研究工作;还有一些转到旅游学领域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对旅游学研究文献和其科学的深度及广度都不够熟悉,主观缺陷明显。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旅游科研机构,教师只能分散申请有限的旅游研究课题,这极大的影响了本专业科研工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深入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8参考文献

1蔡靖方,马勇,等.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2004,8

2杨载田,钟顺清.试论新世纪高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改革创新[J].嘉应学院学报,2004,6

3苗雅杰.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旅游地理教学质量[J].长春大学学报,2002,10

【论文关键词】教学资源;技能操作;校企联合

【论文摘要】目前,体制转型、旅游消费模式变迁等一系列因素正在给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旅游业带来全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在旅游高等教育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在这种宏观形势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肩负着艰巨的重任。如何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人才,笔者认为首先要认清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上一篇:旅游市场网络营销发展 下一篇:领导讲话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