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江苏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思考

时间:2022-05-23 06:03:13

基于对江苏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思考

论文 关键词: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江苏;治理和控制;预防

论文摘要:阐述了外来物种入侵的三种危害:生态危害;健康危害; 经济 危害,针对江苏外来物种入侵的当前状况,提出了通过加强已入侵生物的治理和控制,防止其进一步蔓延扩散,加强对外来生物入侵的预防的防治对策。

一、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有4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100余种。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更是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等趋势。

目前在江苏境内,就已经发现了91种外来物种的入侵行为。环保总局公布的16种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物种中,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已经在江苏蔓延。

二、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

(一)外来入侵种的生态危害

在 自然 界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将各自的种群限制在一定的栖境和数量, 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当一种生物传入一新的栖境后,如果脱离了人为控制逸为野生,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极易大肆扩散蔓延,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破坏本地动植物相,危及本地濒危动植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1、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种失去生存空间

在广东,薇甘菊往往大片覆盖香蕉、荔枝、龙眼、野生桔及一些灌木和乔木,致使这些植物难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死亡;在上海郊区,北美一枝黄花往往形成单一优势群落,致使其它植物难以生长。

2、与当地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杀死当地物种,影响本地物种生存

外来鱼类通过与土著鱼竞争食物并吞食土著鱼卵使土著鱼种类和数量减少的例子很多。如洱海原有17种土著鱼种,引入了ctenogobius cliffordpopei等13种外来鱼,但目前已有5种土著鱼如洱海特有鲤鱼和裂鳆鱼处于濒危状态;泸沽湖中麦穗鱼等外来鱼种也造成了裂鳆鱼的绝迹。

3、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它物种生长

豚草可释放酚酸类、聚乙炔、倍半萜内脂及甾醇等化感物质,对禾本科、菊科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明显的抑制、排斥作用。薇甘菊也可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其它植物生长。

4、通过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降低物种多样性,使依赖于当地物种多样性生存的其它物种没有适宜的栖息环境

水葫芦在河道、湖泊、池塘中的覆盖率往往可达100%,由于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生动物死亡。据对沈阳等八城市的荒山、河滩、铁路、公路两旁等多种栖境调查,豚草优势度为0.85~1.0,群落多样性为0~0.62。由于薇甘菊排挤本地植物,广东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缺少适宜的食料,目前只能借助于人工饲喂。飞机草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蔓延已使穿叶蓼等本地植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依赖于穿叶蓼生存的植食性昆虫同样处于灭绝的边缘。

5、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明朝末期引入的美洲产仙人掌属(opuntia)4个种分别在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段形成优势群落。在那里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观已很难见到。有的入侵种,特别是藤本植物,可以完全破坏发育良好、层次丰富的森林。禾草或灌木入侵种占据空间后,其它的乔木无法生长。许多外来入侵种使植被破坏,变成层次单一的低矮植被类型。

6、影响遗传多样性

有些入侵种可与同属近缘种、甚至不同属的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可与假蓍紫菀aster ptarmicoides)杂交。入侵种与本地种的基因交流可能导致后者的遗传侵蚀。

值得注意的是,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后,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而大多会利用其逃脱了原有的天敌控制的优势在新的环境中大肆繁殖和扩散,对其控制或清除往往十分困难。

(二)外来入侵种对健康的危害

外来种对人类健康还可构成直接威胁。豚草花粉是人类变态反应症的主要致病原之一,所引起的“枯草热”对全世界很多国家的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为害,据调查1983年沈阳市人群发病率达1.52%,些外来动物如福寿螺等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麝鼠可传播野兔热,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疯牛病、口蹄疫、爱滋病更是对人类生存的巨大挑战。

(三)外来入侵种对经济的危害

外来入侵种可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危害。早在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结果就显示,外来入侵物种当年给 中国 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98.76亿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6%,其中对国民经济有关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98.59亿元,而对中国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则高达1000.17亿元。

外来入侵动植物对农田、园艺、草坪、森林、畜牧、水产等可带来直接经济危害。 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易引起马匹的气喘病,仅1979年在云南省的52个县179个乡,发病马5015匹,死亡3486匹,甚至造成“无马县”,。美洲斑潜蝇最早于1993年在海南发现,到1998年已在全国21个省市区发生面积达2000多万亩,目前在我国,每年防治斑潜蝇的成本高达4亿元。

外来生物通过改变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一系列水土、气候等不良影响从而产生间接经济损失。比如,大量的水葫芦植株死亡后与泥沙混合沉积水底,抬高河床,使很多河道、池塘、湖泊逐渐出现了沼泽化,有的因此而被废弃使用,水葫芦植株大量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地,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尽管这些损失难以准确 计算 ,但却不容忽视。

三、外来生物入侵种的防治

(一)加强已入侵生物的治理和控制,防止其进一步蔓延扩散

1、对于已经严重入侵江苏的有害生物,要摸清情况,迅速建立外来入侵生物信息库(包括其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控制方法与技术、国外防治经验)等,并长期维持和更新信息,跟踪其 发展 蔓延和危害程度变化等情况,为其治理提供 科学 依据。

2、抓紧研究或寻找入侵有害生物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和方法,可组织专门人员对国内外的相关工作经验进行搜集、整理和筛选,研究成果免费提供给广大群众。对资源化利用入侵有害生物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3、同时,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人力物力对已经入侵的有害生物加以彻底根除。由环保部门牵头,组织农业、林业、卫生、科技等部门制定专门的工作计划,采用人力、机械或物理、化学以及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入侵有害生物进行灭活,同时要防止残体的后续影响。控制上述入侵生物继续蔓延的势头。

(二)加强对外来生物入侵的预防

1、由江苏省环保、农业、林业、卫生、贸易、海关、检疫等部门联合成立“防止生物入侵办公室”。由该办公室统一组织和领导全市的生物入侵防范工作,并负责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由该办公室负责组织人力、物力,对江苏全省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建立江苏生物物种数据库、典型生物群落数据库,乡土物种数据库、外来物种数据库等。并对每年新引入的物种和新发现的物种进行动态跟踪。

2、加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规建设。尽快出台江苏省外来物种入侵条例,同时加强湿地保护相关法规如野生动物、植物、农业、林业管理等方面的立法,使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有法可依,切实加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3、加强外来生物的监管。除海关和检疫部门要对入境的各种 交通 工具、旅行者携带的行李、各种货物加强检查外,需要建立严格的生物引种生态影响评价制度。需要进行生物引种的 企业 、个人和部门,必须对引种生物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提交影响评价报告书,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才能实施引进。对于擅自引进外来生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根据相关法规给以一定的处罚。国外引种时,引进和应用的单位和个人,应向环保部门进行申报、登记在环保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检测机构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后,才能引进,同时引进和应用的单位和个人要对引进外来物种采取隔离或缓冲区等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进行环境监测和建立监测档案。

4、提高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意识,特别是提高各级领导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意识。进一步加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宣传加强 教育 。加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宣传教育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要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六.五环境日”和 “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组织开展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宣传教育。同时,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知识,让社会公众了解外来物种入侵,提高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意识,使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工作逐渐步入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5、各市在做好外来入侵物种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外来入侵物种防治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清除治理工作。要定期对辖区内外来物种引进和应用情况进行检查。当发现引进的外来物种是入侵物种时,应责令有关单位、个人立即停止引进活动,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和清除,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自然 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生态环境特殊和脆弱的区域以及内陆水域等应作为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

6、今后还要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特别要重视研究外来入侵物种入侵和危害机制、引进外来物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外来物种控制技术,如生态环境恢复技术、生物防治、低污染化学防治生态替代、早期预警、遥感监测等综合防治方法的研究,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使防治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7、要增加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预防、控制和清除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的能力建设,努力提高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能力和水平。

8、要建立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奖惩制度。对在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表扬和奖励;对监督管理不力、执法不严的,要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没有落实预防、控制和清除措施,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对非法引进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和 经济 造成巨大危害和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上一篇:中水回用工程的MBR系统设计 下一篇:浅析中国电信产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