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悲观情绪

时间:2022-05-23 04:35:48

走出悲观情绪

环球股市已连涨6周,在经济前景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信心极易动摇,股市也上下波动。

美银行股仍堪忧

继美国三大金融股――高盛、摩根大通和花旗公布了不错的一季度业绩后,美国银行也公布了良好业绩,不过其警告行业最坏时期未过,消费信贷状况进一步恶化,使得投资者对金融业是否见底、银行能否在长期经济衰退中生存下去再度担忧起来。

有市场分析家指出,随着失业率的不断上升,消费信贷违约潮仍威胁着金融业,不仅是业主断供,还有信用卡及商业贷款违约问题。还有专家认为,美国金融业需要更多资本以弥补损失,而欧洲银行今年的信贷问题将恶化,也将波及美国金融业。

摩根大通日前的一份报告称,美国各大银行手中还有2万多亿美元的住房按揭贷款,需要拨出2150亿美元左右的储备金,最终可能蒙受4000亿美元左右的损失,并需要政府注入更多资金。

市场又传出接受压力测试的19家美国银行中有16家不合格,政府准备将优先股转为普通股。针对投资者的忧虑,美国财经官员纷纷唱好经济,美国财长盖特纳、联邦储备局副主席科恩、总统经济顾问沃尔克均表示经济衰退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盖特纳还表示,绝大多数美国银行拥有充足的现金,并预计不会有第二波金融海啸,而且政府在有需要时将再度向金融业注资。不过沃尔克警告,虽然美国严重经济衰退的机会正在减少,但离经济复苏仍前路漫漫,金融体系虽不至于“休克”,但仍要“吊盐水”。

尽管心存忧虑,但投资者似乎正从悲观情绪中走出。美林的环球基金经理4月初的调查显示,对环球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是2004年初以来所未见,人们普遍已经从夸大的悲观情绪转为勉强的乐观情绪,但资产配置时仍然在减持股票,表明他们还没有完全认可新一轮牛市到来的观点。

新兴市场被看好

近来对新兴市场看好的声音不断。

美林的环球基金经理4月初的调查同时显示,管理3560亿美元资产的基金经理的意见是,如果要掌握环球经济复苏的投资机遇,最好是投资中国与新兴市场及原材料。基金经理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情绪达到了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在未来12个月内加快。

而巴克莱资本4月17日公布的最新亚洲财富管理调查也显示,亚洲股市(日本除外)未来6个月将会相对乐观,大多数财富管理经理都已对该市场提高配置。

高盛全球经济研究主管吉姆・奥尼尔表示,金砖四国的增长、商品价格的反弹及前不久G20峰会就IMF增资达成的一系列协议。都对新兴市场构成长期利好。

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称,亚洲股市估值相对偏低,正显露企稳迹象,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有更好的表现。

大行纷纷看好中国经济走势。摩根士丹利根据该行编制的中国零售销售领先指标预测,今年9月份中国名义零售销售将同比增长8.2%,较8月份的7.3%有所放大,主要动力来自食品价格和出口跌幅放缓。大摩建议增持非必需品类的消费股,其中看好安踏体育、中国动向、金鹰商贸、时代零售及百丽国际。

不过,花旗和麦格理都对热炒亚洲股泼起了冷水。花旗称,盈利预测将进一步下调,投资者现在买入亚洲股,可能要接受今年盈利倒退11.5%,直到2010年才反弹26.5%的现实。麦格理则认为,2010年中资企业盈利将出现负增长,难以支持中资股现在偏高的市盈率。

上一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下一篇:美元避险魅力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