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发展非公有经济的若干障碍和建议

时间:2022-05-23 04:22:39

民族地区发展非公有经济的若干障碍和建议

十六大报告在布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发展中国经济中指出,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信息传来,全国上下群情激奋,发展非公有经济信心培增。那末,民族地区非公有经济发展情形是怎样的?最近笔者深入到四县区作调查了解。调查中发现:四县区在发展个体私营非公有经济中还存在诸多障碍,不少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一、发展工作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方面的障碍

1、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仍存在片面性。其中突出表现是只承认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重要性,而否定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非公有经济问题的研究探讨得很不够,宣传贯彻也不深入,至今对这一问题仍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领导干部谈“非公”色变,部门谈“非公”厌倦,群众谈“非公”迷惘。这种认识,说到底还是束缚于姓公、姓私、姓社、姓资的桎梏之中。

2、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仍有久缺。⑴谈公有制津津乐道,公有经济光彩、安稳,有良好的待遇和保障,当官、就业要到公有制单位。眼光只看到非公有保障待遇差、劳动报酬低,而没有看到非公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发挥的重要作用。⑵看个体私营经济消极面多,积极面较少。一些部门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认识还没有提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一些部门的领导不愿与个体私营企业接触,或是接触也得保持一定距离,怕担风险受牵连。不敢理直气壮地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或者仅仅口头上把个体私营经济视为经济增长点,而实际工作中却与之无关,致使引导其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这种认识状况,显然不利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政策方面的障碍

1、融资上不能一视同仁。在当前阶段,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但在对个体私营企业的贷款,具体做法与态度上还存在着差别待遇。银行认为,国有企业贷款,心里踏实,即使出现呆帐、坏帐,因为都姓“公”,肉烂了在锅里面。而对私营企业贷款则慎之慎,既怕政策变,更怕一旦出现呆、坏帐不好交待。另外,由于个体私营企业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数大、风险大,以及无法提供有效、足额的担保人和担保物,因而往往受到歧视,吃银行“闭门羹”。

2、市场准入仍不平等。首先,现行法规和政策不同程度地限制个体私营业进入基础产业和部分普通行业。其中金融、保险、医疗等行业早已允许外资进入,却对私营企业进入仍然实行限制。这种行业限制与歧视性政策,不利于民间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大大挫伤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其次,工商注册、登记管理遭遇不公平待遇。调查中,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讲的最多最反感的,一是开办企业、申请营业办理前置审批,百般苛刻,各种许可证过多,费用过高;二是置换各类证件过多过频,如许可证、资质证、卫检证、环检证、计生证等,名目繁多,证件过滥。

3、社会环境不平等。在民族地区,个体私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一些企业的合法权益遭到随意侵犯。不少个体私营企业主感到,除税收负担较重外,还承受着各种繁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不合理负担。目前执法、执罚部门又太多太滥,某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随便找个理由就能罚款收费,而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主忙于抓经营,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企业的利益。

(三)服务方面的障碍

1、政府职能未得到根本转变。政府管理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仍遵循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习惯做法,职能行使带有较浓重的体制色彩,主要是为国有经济服务。例如在行业准入、产业引导、投资决策、用地用水用电及贷款等,对国有经济单位关注备至、热情服务;而对非公有经济的个体私营企业态度冷漠,不提供相关服务。有些部门办事效率低,官僚作风依然。版权所有

2、政府对个体私营经济投资引导不够,影响其投资增长。个体私营经济要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但在民族地区,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对个体私营企业发展漠不关心,既不组织业主学习有关经济政策,也不定期产业信息。个体私营企业只有通过市场规律来引导,而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当某种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个体私营企业可能会一哄而上,最终造成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致使企业停产甚至破产。例如,田阳果汁厂濒临破产;四县区相当部分砖厂、水泥厂也因阶段性产品积压而停产。如果政府不采取有效的政策引导,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会因盲目投资、盲目生产的现象增多,损失更加惨重。

3、行业协会空有其名,其职能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在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个体私营经济发达地区,行业协会十分活跃,职能广泛,涉及面宽,充分发挥中介组织职能作用。而民族地区许多行协会,如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采矿业、建筑业等,仅挂个牌而已,空有其名,其职能作用根本得不到发挥,这就极大限制了个体私营企业自身的发展。

(四)管理方面的障碍

民族地区个体私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仍然十分低下。表现在:

1、企业缺乏长远发展规划。民族地区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规模较小,且产品主要限于食品、加工、建材、采矿等行业,企业管理受到规模、产品生产等的局限,管理者其主要精力就放在服务和销路上。考虑眼前的多,考虑长远的少。当他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有了一个象样企业和主导产品之后,就安于现状,而对企业今后如何发展,如何拓展市场,如何扩大规模,如何开辟新领域,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竞争等则缺乏战略发展规划。

2、管理方式落后。目前民族地区的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管理,管理方式粗放落后,基本上处于传统管理阶段,尚未进入科学管理,更谈不上现代管理。在经营决策上,以经营者个人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决策为主,对于系统工程、预测模型、科学决策知之甚少;在管理制度上,以约束员工的行为为主,而对企业文化建设、素质培育和员工主人翁意识及团结精神的培养重视不够;在管理方法上,重奖重罚,动不动就“炒鱿鱼”。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使企业有持久的发展后劲。

3、员工素质低,技术人员缺乏。目前,民族地区个体私营企业技术人员的来源,以聘用国有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为主,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业主的家族和亲朋好友。一方面,这些人员知识陈旧、临时雇用观念严重,对企业长远发展不甚关心;另一方面,这些人员大多文化素质低,加上企业技术条件差,设备老化,所以,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就民族地区目前个体私营企业的状况来说,要想从社会上聘到优秀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或者依靠大专院校毕业生直接到私营企业工作,前景不容乐观。因此,私营企业若不重视自身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必将影响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二、促进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民族地区要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1、要破除“一大二公三纯”的传统所有制观念,确立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观念。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早已明确指出,个体私营非公有经济不再是属于“补充”地位的异类,而是堂堂正正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是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的充分肯定,也是我们深入认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放心、放胆、放开、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面加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经济发展的步伐。

2、要彻底摒弃各类政策歧视性的观念影响,还给个体私营经济一视同仁的公平待遇观念。与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山东、广东相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是思想观念滞后,特别是对非公经济鄙视、不能一视同仁的观念。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哪里思想解放,哪里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就快,哪里的经济实力就强,如浙江温州、山东莱阳等的实例就是明证。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南,彻底清除不利于个体私营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调整发展思路,为民族地区非公有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认识环境。

(二)放宽政策,优化环境

1、改善市场准入环境。要清理、调整与十六大精神不相符合的各种政策歧视性和限制性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和产业政策不准经营的项目外,应向个体私营企业开放更多经营领域。工商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办证、办照手续,实行“一厅式”的注册和“一条龙”服务,缩短办证时间。税务部门要积极为个体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便利。对已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私营企业,都应享受国家和地方对街道、乡镇集体企业扶持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给予一般纳税人享受的增值税发票、按投资总比例享受的财政补贴、适当减低税收标准等。城建部门在规划生产经营用地以及用水、用电等方面,应像扶持集体企业一样支持个体私营企业。

2、改善融资环境。改变现行的国有商业银行单一融资渠道,政府部门应积极帮助个体私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一是争取国家在安排信贷计划时,应给个体私营企业专门切出一块,以解决个体私营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饥渴;二是个体私营企业用房产、财产和有价证券作抵押或担保办理贷款时,在金额、期限和利率上保证其与国有、集体企业同等待遇;三是可利用政府自身信息渠道广、信息量大的优势,在资金持有者和使用者之间牵线搭桥,以缓解部分个体私营企业扩大再生产急需资金;四是可设立专门为个体私营企业借款服务机构,在办理借款手续提供方便的服务。

3、改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要下决心清理各种关卡、乱收费现象,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减轻个体私营企业负担。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政管理体制,像交警一样将罚没收入上缴财政,切断罚没收入与部门、单位、个人利益相联系的脐带。政府部门应本着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心态理顺关系,提高效率,改进作风,为其快速发展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三)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和引导

1、政策引导。对个体私营企业主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经济政策方面的文件,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帮助他们从宏观上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动态和趋势,引导其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宏观调控目标相吻合。

2、投资引导。政府有关部门应经常向个体私营企业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行情,降低他们的投资风险。同时可引导他们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实行联合经营,形成私营控股的混合经济,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3、产业引导。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主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重点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进口替代产业,发展国家和社会急需的第三产业。鼓励他们投资于中小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引导他们把企业发展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与搞活国有小企业、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结合起来。

4、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民族地区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数企业实力还很弱,政府应组织社会力量,为他们创造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协会的作用。同时,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四)提高业主自身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个体私营企业主的自身素质,对企业的管理与发展至关重要。当地政府部门应关注他们的学习培训,创造条件,提高他们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1、提高业主自身素质。通过学习培训,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消除他们的顾虑,帮助他们树立长期发展、大胆发展的思想;通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帮助他们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经营,按时交纳应缴的各种税费,使个体私营企业沿着法制经济轨道健康发展。

2、提高管理水平。要帮助他们通过WTO知识和游戏规则的学习,使他们了解和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激烈的竞争,自觉应对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产品品牌的挑战,以增强他们强化内部科学管理的紧迫感。通过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他们预测能力和决断能力,帮助他们从经验决策、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现代管理的方式转变,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上一篇:在上半年全省地勘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镇经济分析会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