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教师排行榜

时间:2022-05-23 12:07:06

金庸笔下的教师排行榜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武侠世界里,教师一般称为师父。既是师,又是父,既教武功,又教为人处世,比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作用更大。

这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给金庸笔下有特色的师父们做个排行榜。有遗漏、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第一榜:十大好老师

好老师,首先要对学生有好心,有责任心,其次要懂得教育方法和技巧。还有,自己的水平不能太低。

第十位:无嗔

“毒手药王”无嗔用毒一流,治病救人也是一流。从万嗔到一嗔,再到微嗔,最后是无嗔大师,从名号就可以看出他的境界越来越高。主要研究方向也从用毒转向了治病救人。

但是他年轻时曾经收过三个弟子,学的都是用毒的本事,又都心术不正、危害武林。所以无嗔最后收了个关门弟子程灵素,把毕生技艺都传给她,让她挟制住师兄师姐,以弥补自己的过失。

这样有责任心和悔过心的师父,也算难得。只可惜程灵素为胡斐而死,无嗔大师终于还是没有传人了。

第九位:定逸师太

这个性子暴烈的出家人,对徒弟却是疼爱有加。虽然徒弟犯错误时她会严厉责骂,但更多的时候,她是个慈祥的母亲。

尤其是对仪琳,更加呵护。想她在各门派众高手面前维护徒儿的样子,一定是以高大的身躯挡在小仪琳前面,看哪个敢无礼,就好像老母鸡保护小鸡一样。

第八位:穆人清

穆人清是《碧血剑》里袁承志的师父,是华山派掌门。他生平收了三个弟子,首徒是诙谐的黄真,二徒是严谨的归辛树,小徒弟就是袁承志了。

他与袁承志情同父子,心里难免偏爱一些,但这偏爱却不会显露得太明显。即使他们师兄弟间有了矛盾,他也会秉公处理。所以即便是小心眼的归辛树,对师父也不敢不口服(心里难免还有怨气)。

而穆人清对劣质徒孙的严厉,更显其正直。

看这三个徒弟在武林中的成就,便可知师父水平不一般。而他们在道德上也无大亏,仅有些性格上的缺陷而已。

第七位:张三丰

他与徒子徒孙的关系更像父子和祖孙,师徒感情中更多的是亲情。

他爱这些孩子:老三俞岱岩重伤后残疾,他伤心;老五张翠山夫妇惨死,他痛心;年幼的无忌重伤难救,他去少林求医未果,更是痛苦又无奈;而七徒莫声谷的惨死,又给老人的晚年很大打击!

张三丰教徒弟以宽广胸怀和道德:他知道张翠山过于执著于正邪之分,便教导他“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而“虎爪绝户手”这种阴损的招式更不许徒弟使用。

张三丰也是因材施教的:“丧乱帖”只有懂书法的“银钩铁划”张翠山能学。而在大庭广众之下教无忌学太极,更显出好老师与聪明学生间的默契。

张三丰治下严厉,亲手处置杀害师叔的徒孙宋青书,革宋远桥掌门之职,门规森严。

只可惜,这样一个好师父,却没有培养出一个有胆识有作为的徒弟来。七子数孙,没人及得上他的气度。

第六位:胡青牛

胡青牛与张无忌,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面对前来求医的少年张无忌,胡青牛严守“不医治明教之外的人”的准则,见死不救。但是对疑难病症的专业好奇心和对这位倔强少年的好感,却让他把无忌留在了身边。

偏这无忌也是学医的奇才,凭着临时抱佛脚的读医书,竟也能救得常遇春一时之急(虽然减了他四十年寿命)。从此开始了照书学医之路。

无忌“遇有疑难不明之处,便向胡青牛请教。这一着投胡青牛之所好,便即详加指点。有时张无忌提一些奇问怪想,也颇能触发胡青牛以前从未想到过的某些途径”。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于双方都有好处。在学习中发问,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第五位:风清扬

风清扬是令狐冲真正的恩师。

他俩的性格很像,脾气相投,所以风清扬才会教授令狐冲“独孤九剑”。

师父的教育手法高明,徒弟又极聪明,一点即透,而且又是边实战边学习,所以教学进度出奇地快,效果出奇地好!只可怜田伯光充当了活教具。

这对师徒虽然相处时间不多,感情却很深。令狐冲宁受众人怀疑也不说出风清扬的秘密;风清扬则在令狐冲受到任我行威胁时托桃谷六仙传讯警示,并邀少林、武当相帮。

第四位:洪七公

洪七公收靖、蓉为徒,互惠互利。

虽说最开始是黄蓉以厨艺诱他教郭靖武功,但是,他收徒弟也是有原则的:因为他喜欢这两个孩子的为人与品格。

而教学方法,则因人而异。郭靖愚笨,领悟力差,但是塌实勤恳,洪七公就教他“降龙十八掌”这样的“大拙”功夫,实用之极。黄蓉灵巧机智,但是耐心不足,洪七公就教她“逍遥游”、“打狗棒法”这样技巧性强的功夫。

第三位:一灯大师

一灯最费心教育的弟子,不是渔樵耕读,而是慈恩(裘千仞)。

铁掌帮主裘千仞野心勃勃、危害武林,连婴儿也不放过。最后在洪七公和一灯的教化下悔悟,拜一灯为师。都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但是,回头后谁引导他走到岸上?谁在他彷徨时拉他一把?能把最暴戾的狂徒点化成正常人,这样的老师才真的是“大师”。

经过二十年的修行,慈恩仍需镣铐约束自己时常发作的疯狂心魔。在妹妹裘千尺的挑唆刺激下,他又狂性大发,欲报仇为快。在这关键时刻,是一灯以自己的肉身坦然承受慈恩的攻击,终于彻底感化了这个徒弟。

第二位:白猿

人教人,可以用语言;动物教人,就难以沟通了。所以我把好老师的前两名留给动物界的奇才。

白猿是《越女剑》里的白公公,在和牧羊女小青的嬉戏中以竹当剑,教会她高超的剑术。小青又传授给越国战士,对越国最终战胜吴国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已经够神奇了。更惊人的是,白猿通人性。在和小青最后一次比剑时,白猿进攻的目标是范蠡,但是青出于猿而胜于猿,白猿已经打不过小青了。

白猿为什么要杀范蠡?因为它看出小青喜欢范蠡吗?难道它喜欢小青?难道它也会嫉妒?

第一位:神雕

这个动物更是比人还厉害!他引导杨过学习独孤求败的武功,并且在山上、海里督促杨过苦练神技,比师父还严格。后来又陪伴他行走江湖,亦师亦友。

这个角色,无可置评。

第二榜:十大坏老师

这里的坏老师,指的不是教学水平差,而是对学生坏,或没安好心,或不把学生当人对待。

第十位:谢烟客

谢烟客自认不是好人,但也不算太坏。他教武功,实是没安好心。因为他的玄铁令被得到,他就必须满足的一个要求。然而从小被教育“不求人”,死活不肯求他办事。

谢烟客于是心生杀机,教他“炎炎功”,想故意引他走火入魔,内力冲心而死。谁知阴差阳错,大难不死,最后还练成了绝世武功。这可是谢烟客始料未及的。

小说最后,谢烟客终于等到了的请求:教导顽劣的石中玉,直到他变成好人。这可真是给谢烟客的后半生上了枷锁,不知他怎么教育这个没救的坏孩子,不知他能不能当回好老师。

第九位:白自在

老年白自在自大至极,自称武功天下无双,古往今来无人能及。徒弟反驳一句,便被他夺去了性命。这样疯狂的师父,只能引发徒弟们的反抗,终于众叛亲离。

好在他以前对弟子还不错,待他神志恢复正常,大部分弟子也能原谅他了。只不知他自己后悔不后悔。

第八位:赵志敬

在赵志敬心里,“师徒之份看得最重,武林之中,师徒就如父子一般,师父就要处死弟子,为徒的往往也不敢反抗。”然而他的徒弟是反抗心最强的杨过,这就造成了师徒对立的局面。

赵志敬只传杨过玄功口诀,不教修练之法,任他受师兄弟欺负,自己出气。一个大人,这样对待一个孩子,真是!

后来,读者看到赵志敬为人卑劣、卖国求荣,其罪过远远大于对杨过的欺侮了。

第七位:万震山、戚长发

他们师兄弟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不过戚长发比万震山更有手段。

万震山不教徒弟真功夫,为掩人耳目,也不教亲生儿子。非常时刻,杀个徒弟也不手软。戚长发同样不教女儿和呆徒弟狄云任何真功夫,而且他把《唐诗剑法》改成《躺尸剑法》,把诗句都改成狗屁不通的文字、招数,真是费尽心机!

第六位:瓦耳拉齐(华辉)

文武全才的他,本是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可惜却因爱成狂,害人害己。

然而他却收了两个心地善良的徒弟:前一个是“计老人”马家骏,因为不愿为师父胡乱杀人而逃走,最终还是为救李文秀而死在师父手下;后一个是少女李文秀,以一片赤诚照顾师父,最后也险些被杀害。

第五位:李莫愁

李莫愁是不把徒弟当人对待的典型。

如果说小徒陆无双全家被她所杀,和她有仇,所以她能下狠手的话,那么对大徒弟洪凌波,她根本没道理不顾师徒之情,害死这唯一的“亲人”。

只因她已失去了常人的感情,只因她心里只有自己。徒弟死后,她也有些许悔恨愧疚,但是很快就变为傲气:“我徒儿的性命是我救的,若不是我自幼将她养大,她早已活不到今日。自我而生,自我而死,原是天公地道的事。”师父如此对待徒弟,真让人齿寒!

第四位:灭绝师太

这位师父本是爱徒弟的,但是她的爱太霸道,严格要求徒弟按照她的准则行事、生活,否则便下杀手!

亲手杀死不肯屈服的纪晓芙,已经令人发指;逼周芷若发毒誓牺牲色相谋取利益,更是狠、绝!她说这样做是为了徒儿好,可是她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只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也许她是把徒弟当作了自己的一部分,认为她们就应该和自己同心,为本派利益牺牲一切。就像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第三位:丁春秋

丁春秋也是个坏透了的老师。

他教徒弟恶毒的武功,让他们恶性竞争、自相残杀,叫他们对自己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甚至利用他们的身体作为带毒的武器,令一群群弟子惨死。场面恐怖至极!

可奇怪的是,居然还有那么多人跟着他,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应该说,丁春秋是个脸谱化的人物,有警示意义,但不真实。

第二位:成昆

明教教主阳顶天暴死。本来最有希望接任教主之位的金毛狮王谢逊却又性情大变,成了杀人魔头,从此明教无主,内部纷争不断,且每况愈下。

原来祸首正是成昆!他深爱的师妹嫁给了阳顶天,所以他怀恨在心,与师妹偷会于密道,又设计害死阳顶天。而徒弟谢逊也沦为他的复仇工具。谢逊对师父是“无限忠于”的,所以看到全家惨死在师父手下时,他被刺激疯了,自此危害武林。

谢逊的一身武功和才学都从师父而来,可以推断,成昆也是个奇才。可他却有颗变态的心。即使对最死心塌地的徒弟,也没有丝毫感情。这样无情的师父,真是可怜了这么一个好徒弟了!

第一位:岳不群

这是最深藏不露的人物!是金庸笔下的绝顶人物!

按顺序读书的读者,在前半部分肯定是把他视为有道君子的,而他们华山师徒和睦轻松、亲如一家的气氛,也让人愉快。所以,令狐冲对师父是极其敬重的,甚至有些愚忠。

但是越往后看,越出人意料。岳不群对令狐冲,竭尽龌龊之能:怀疑、利用、嫁祸、派人监视、开除师门、以女儿引诱,最后更要杀害。谁碰到这样的师父能不寒心?

他对别的徒弟也很冷血。林平之自不必说了,能逃过魔爪是他的机智,也是侥幸。年幼的英白罗也惨死在师父手下。只有劳德诺被师父欺骗了,因为他本是个奸细。

第三榜:不称职的老师

这些老师,虽然有责任心,却因为种种原因,教不出好学生。

第五位:袁承志

“毒女”何铁手爱上了青青,背叛师门,等得知青青是女扮男装时,已没有了退路。心思敏捷的她立刻为自己找到了新的出路:拜袁承志为师。袁承志本不愿意,但何铁手拿捏着他和阿九的“把柄”,他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袁承志怕这徒弟心术不改,就给她改名“何惕守”――惕是警惕着别做坏事,守是严守规矩、正正派派的意思。然而名字改变不了性格,何惕守此后不再做坏事,却仍然不会规规矩矩地做人。即使到了《鹿鼎记》里,何惕守还是没学到师父袁承志的严谨。

这样最好!如果何惕守变得像袁承志那样,就无趣了,就不是她自己了。

第四位:郭靖、黄蓉

他们夫妻对教育孩子毫无办法,女儿如此,徒弟亦如此。尤其是对杨过。

黄蓉因为心里无法抹去杨康的阴影,始终对杨过有猜忌,这我能理解(如果换了我,也不见得能像郭靖那么想得开)。所以她不愿意教杨过功夫,只让他读书。黄蓉的性格缺陷在这时完全显现。

师父对徒弟没有真正的关心,耍小心眼儿,徒弟怎会不知?所以敏感的少年杨过心生反感,把受武氏兄弟和郭芙欺负的账也算在黄蓉头上。

郭靖虽然爱杨过,却也不知道这个道理:杨过这样的孩子需要的是亲人般的关爱,而非冷眼与排斥。他以为,把杨过送进重阳宫就能让他学好了,却不知那里的环境并不适合他的性格。

杨过是幸运的,他最终弥补了自身的性格缺陷,没有误入歧途。否则,郭靖和黄蓉对此难逃责任。

此外补充一句:黄蓉教他的文化课还是很有作用的,至少他能知道程英写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什么意思。

第三位:梅念笙

“铁骨墨萼”梅念笙有三个弟子: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三个弟子为了得到《连城剑法》,合谋害死师父,手法狠毒。

他们师徒原来关系如何,小说里没有交代。梅念笙怎么会教出这么三个狼心狗肺的畜生,也令人不解。

如果这三个徒弟是成年以后拜入师门的,那么梅念笙的识人能力实在太差;如果他们是自幼拜师的,那师父的道德教育能力就太低了。也许梅念笙自己也不是正人君子,道德水准和徒弟不相上下,那他就太缺少防范之心了。

这些都只是猜测。

第二位:江南七怪

因为打赌而遍寻大漠寻找徒弟郭靖,找到却发现是个极傻的孩子,还要悉心教导。江南七怪(后来是六怪)可真是受罪了。

他们教郭靖以汉族正统的侠义道德,培养出一个朴实正直的徒弟,这是他们的成就。但在武功方面的教学上,他们就拿这笨徒弟没法子了。拖雷看一眼就学会的,郭靖几天也练不会。六个师父急了也打也骂,韩小莹更被气哭过,但是怎么严格训练都不见成效。

也许是这六人自己的功夫就不高,也许是他们不懂得因材施教的方法,一味强练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相比之下,马钰教的呼吸、睡觉之法,就明显提高了郭靖的综合素质,也为以后洪七公的传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第一位:丘处机

丘处机是个最不称职的师父!他肯定没学过教育心理学。

对杨康这样不知自己身世的养尊处优的小王爷,如果要培养成汉人英雄,首先就要教他汉人的道德、正义,最好让他知道身世,这样才能师徒同心。但是丘处机只教武功,在道德方面只有粗暴的呵斥,根本不能深入学生内心。杨康最终走上歧路,固然有性格缺陷和环境影响的因素,但丘处机教诲不善,也是难逃其责的。

对徒孙杨过,丘处机的教育方法又完全错误了。杨过已是孤儿,最需要亲人般的爱护与鼓励,而不是严厉的训斥。但丘处机此时却想起了杨康教育的失败:“严师出高徒,棒头出孝子。这次对过儿须得严加管教,方不致重蹈他父覆辙。”于是毫无原由地将杨过“疾言厉色地训诲一顿”。结果杨过“没来由的受了一场责骂,心中恚愤”,以后又受师父赵志敬等人的欺负,少年的反叛之心日益加重,最终逃离重阳宫。

如果丘处机懂得教育心理学,断不会如此对待青春期逆反心理强烈的少年。尤其是失去家人的孤儿,能让他平静生活的,只有孙婆婆、小龙女那样的亲切关怀。

第四榜:另类老师

这些老师比较有特色。

最任性老师:老顽童周伯通

老顽童周伯通收徒弟,是一时兴起。碰到个顽皮的男孩,认为与自己相像,就教他功夫。但是这孩子越长大性格越正统严谨,越不像老顽童了。于是周伯通深感无趣,再也不肯教他,也不让他说是自己的弟子,怕别人知道了,太丢人。

他这样的师父,想找个像自己的徒儿,的确不容易。

爱上“徒弟”的老师:任盈盈

当盈盈还是婆婆时,令狐冲曾向她学琴。一个向亲厚长者倾诉心事,一个对潇洒少年钦慕生情;一个潜心学艺,一个款款相授。虽隔着帘子,却有知音之意。

这一邂逅,注定了一生姻缘。以后,虽然夫妻关系代替了师生关系,但那份美好回忆总会伴随他们终生。隐居绿竹巷的日子,琴萧相和,一定最安然。

对于读者,每读这段,每想这段,嘴边都是微微的笑。

师生恋的代表人物:小龙女

太惊世骇俗了,反而无可置评。

其实这对女大男小的师徒,年龄相差并不多。作者又努力把小龙女写得小,拉近距离;最后更把杨过写得老,比小龙女看着还老。可见金庸还是比较传统的,不喜欢老女人和小男人的搭配。

若把他俩放到现在社会,和那些相差数十岁的师生恋比较一下,他们这点反叛算得了什么呀!

最尴尬老师:仪琳

仪琳这师父当得不情不愿,呵呵!

采花大盗田伯光是个喜剧人物,他非礼仪琳不果,被令狐冲设计,要拜仪琳为师,仪琳当然不愿意,任他去了。可田伯光恶习难改,又被仪琳的爸爸不戒和尚“去势”。改名“不可不戒”,被迫拜仪琳为师,收归恒山门下。这对师徒组合,的确匪夷所思。而拜师之后,田伯光是很乖的,对师父、师公也极尊敬。至于仪琳的佛法能不能感化他,就不得而知了。

最郁闷的老师:韦小宝的师父们

韦小宝的师父最多,多得我都数不清楚。这些师父,有的是真心喜欢他、心疼他,有的是随便玩玩的,有的是利用他、陷害他。但是这小子除了“神行百变”,就没学到半点儿真功夫。连他自己都说:“老子师父拜了不少,海大富老乌龟是第一个,后来是陈总舵主师父,洪教主寿与天齐师父,洪夫人骚狐狸师父,小皇帝师父,澄观师侄老和尚师父,九难美貌尼姑师父,可是一大串师父,没一个教的功夫当真管用。”呵呵,这可怪不得师父,只怪他自己不学。其实他学不学也没什么关系,这小子别的方面的功夫足以让他走遍天下无敌手了。

幸运的老师:段誉

原本是南海鳄神逼着段誉当他徒弟的,但是一不小心,反而中了段誉的计谋,成了段誉名义上的徒弟。

段誉没有教过这憨直的徒弟半点儿武功,但这徒弟却真把他当师父了,在对立的局面下也不肯伤害他。当段延庆要杀段誉时,南海鳄神居然挺身而出保护他,最终惨死,令段誉唏嘘不已。

南海鳄神是最看重师徒名分、遵守世俗规范的徒弟,段誉则无疑是最幸运的师父。

最脾气古怪的老师:黄药师

黄药师是最难用“好师父”、“坏师父”来划分的。因为我不知道,判断一个师父的好坏,是应该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以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衡量,还是应该站在徒弟的立场上,以个人感情衡量。

大徒弟陈玄风和梅超风有了私情,因怕师父责难,偷了《九阴真经》逃走。结果黄药师的夫人产后虚弱时默写经文,体力不支,香消玉陨。黄药师悲痛、盛怒之下,迁怒其他弟子,把他们的腿脚弄残,逐出师门。

然而,徒弟们却丝毫没有怪罪师父,都日夜挂念,想重归师门。

黄药师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被他严重伤害过的徒弟这么死心塌地地追随?也许,在徒弟们眼中,他永远是最好的师父吧。

上一篇:也许这就是生活 下一篇:另类恋物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