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打响三张名片,尽显十足底气

时间:2022-05-22 12:20:12

“随着苏通大桥通车、洋口港的通航以及集疏运体系的加快建设,上海作为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对如东经济社会的影响逐渐由辐射演变为自然地延伸和融人,如东将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大上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功能分工的资源配置中来,区位优势日益凸显。”3月15日,江苏如东县县委书记周铁根在接受长三角地区主流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拥有江苏省九分之一沿海岸线资源的江苏如东县,利用位于长三角北翼,东揽黄海,南倚长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的优越地理优势和土地、淡水、环境等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三张名片,大力实施以洋口港开发建设为龙头的沿海开发战略。随着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双重叠加优势的不断凸显,以洋口港为龙头的沿海开发已成为江苏沿海开发乃至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江苏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和以长江为主轴的长三角地区南北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节点。

据介绍,作为洋口港标志性工程的江苏LNC接受站项目进展顺利,工程计划4月份竣工投产。该项目作为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的重要能源工程,由中国石油、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所属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合资建设。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缓解江苏省日趋紧张的能源形势、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作为中国“西气东输”战略重要支撑和有力补充,对长江三角洲的安全供气起到保障作用。

整个项目由LNG人工岛工程、接收站工程、码头和栈桥工程、外输管线工程等部分组成。接收站位于江苏省如东县太阳岛,一期规模为LNC-350万吨/年,总投资约63亿元,建成之后,年平均提供天然气48亿立方;10万吨级LNG专用码头为钢管桩基础墩台式结构,以26.7万立方LNG船型为主,兼顾12~26.7万立方的船型靠泊。 在充分发掘利用自然优势外,如东还把引领差别化发展、做大做优特色园区作为吸引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江苏省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江苏省如东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东安科技园区、沿海旅游开发区、镇级工业集中区六大特色明、配套优的项目承载平台。目前,如东的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能源、石化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纺织服装、食品轻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产业特色日益凸显;通过改善提升特色园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如东承载大体量、大规模项目的能力优势日益凸显。

大平台引来大项目,大项目带来大发展,如东逐渐成为吸引新兴主导产业的强磁场,成为承接重大项目的主阵地。在3月15日举行的江苏如东(上海)投资环境说明会上,如东县与国内外多家企业集中签约项目26个,总金额近40亿元。

城市名片――江苏如东

东方深水大港。如东拥有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少有的、可建30万吨级码头的天然深水海港――洋口港,按专家规划可建5~30万吨级泊位160多个,随着黄海大桥、太阳岛、管线桥、3万吨级重件码头、10万吨级液化品码头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随着洋口港标志性项目LNG接收站即将投入运行,随着以海洋铁路、通洋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洋口运河为核心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的逐步完善,随着中石油、新加坡金鹰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的一批特大型项目的相继落户,一个现代化的深水海港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洋口港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如东将通过10-20年的努力,把洋口港打造成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少有的综合性深水大港

绿色能源之都。如东的风力、潮汐、生物质等各类资源十分丰富,是发展绿色能源的理想地区。早在二十多年前,如东人就以超前的眼光和敏锐的触觉,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时至今日,亚洲最大的沿海风电场项目已经并网发电,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5万千瓦时,明阳风电、海装风电、海力风电等一大批新能源设备制造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海上三峡”工程快步推进,后续还将建设近6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同时,国家新能源示范项目秸秆发电投入运营,强生光电100兆瓦非晶硅光伏电池生产线成功投产,天然气发电、潮汐发电项目正加快启动,一座令人瞩目的“绿色能源之都”正在南黄海之滨快速嵋起。 黄海旅游胜地。濒江临海的区位优势赋予了如东海的大气、江的秀气、水的灵气;江风海韵、地灵人杰造就了如东旅游的新时代。继2009年荣获“中华文化生态旅游强县”称号之后,如东精心打造的“南黄海风情游”成为上海世博会精品旅游线路之一。依托独特的沿海旅游资源,如东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休闲度假区,并打造成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让如东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古朴雄浑的江海情韵和名冠天下的海鲜美食成为都市休闲旅游向往之地。

上一篇:武进成为长三角旅游新兴地 下一篇:宜兴:让城市文脉在千年窑火中煅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