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下的财政审计研究

时间:2022-05-22 11:13:13

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下的财政审计研究

面对越做越大的财政“蛋糕”,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要求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以实现对于财政收支的精细化管理。与之相应,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也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开展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下的财政审计研究,正是在这一形势和背景下进行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财政审计与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相关性分析

在我国,广义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它由人大监督、纪检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公众监督等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组成。

(一)财政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相关性分析

在我国,财政审计与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相关性主要体现为:一是受托关系的特殊性。国家审计机关具有相对独立性,受政府委托直接向人大报告;二是监督目标的一致性。财政审计受人大的委托监督公共财政收支,并通过向人大报告工作来实现人大监督的目标;三是监督对象的承接性。审计监督凭借其专业于人大监督,人大凭借其权威性提升财政监督的效果。

(二)财政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相关性分析

财政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都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担负重要责任,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一是监督对象的同一性。监督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既是审计监督的重点,也是纪检监察监督的重点;二是监督主体的相关性。财政审计和纪检监察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和案件查处协作配合机制,在案件查处中协作配合;三是监督手段的互补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审计线索及时查处腐败问题,而纪检监察部门又为审计机关提供线索。

(三)财政审计监督与财政监察相关性分析

财政审计与财政监察是性质完全不同、相关性最弱的两种监督方式:一是监督的权威性不同。审计成果每年向对各级政府和人大常委会提交和报告;监察结果仅作为财政部门改进财政工作的重要参照;二是监督的层次不同。财政审计是独立于财政部门的一种外部监督,而财政监察对财政部门的领导负责;三是监督的重点不同。财政审计侧重于对全局性问题的检查,而财政监察重点在于弥补财政管理漏洞。

(四)财政审计与公众监督相关性分析

财政审计与社会公众监督的结合点在于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一方面,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客观上推动了预算的公开透明;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监督有利于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将审计发现问题置于社会公众的视野下,有力地促进被审计单位重视审计查出问题,迅速整改。

综上所述,财政审计监督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其他监督制度的支持和配合。准确把握财政审计与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相关性,有利于科学界定财政审计监督职能和范围,更好地发挥财政审计监督作用。

二、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对财政审计的影响与挑战

随着全口径预算决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也逐步提上议事日程,财政审计监督工作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和挑战,激发了财政审计范围、内容、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一)财政审计范围进一步拓展

一是审计覆盖面要“横向到边”。审计的对象既要涵盖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又要涉及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所有政府收支;二是审计深度要达到“纵向到底”。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倒逼”机制,推动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向资金的终端延伸,跟踪问效,实行跟踪审计。

(二)财政审计对象进一步扩大

一方面,审计的对象逐步拓展到组织预算执行的政府各个部门,以一、二、三级预算单位的财政收支为审计重点,保证财政预算审计的深度与广度,加大执法力度;另一方面,审计对象扩展到对本级预算内外资金、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政府重点建设资金以及政府采购资金等各项财政资金的审计。

(三)财政审计内容有所调整

一是要突出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审计。财政审计更加关注宏观性、建设性、效益性等问题,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对财政政策运行环境的审计。财政审计要着眼于地方政府、财税部门,执行财政经济方针、政策的情况;三是要开展公共财政绩效考核。财政审计应开展对政府收支的绩效审计,做到全面描述、衡量和监管财政操作。

(四)财政审计重点发生变化

一是要重点检查部门预算编制的过程,评估预算编制办法是否科学,检查预算约束是否具有刚性;二是要加强对收支两条线的审计,检查各项基金和非税收入的设立、征收、管理是否符合规定;三是要重点关注转移支付。审计着眼点放在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上,让转移支付的分配管理制度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四是要重点审计财政风险,加强对政府的各种债务的审计,评估、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五)财政审计监督方法手段亟需革新

一是审计监督方式、方法随之变化。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审计的监督方式、方法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从预算单位银行开户入手的审计方法受到了挑战,应更多的采用核对法去核查各个账户之间的清算过程;二是审计监督的手段随之革新。随着“金财”、“金税”等信息化工程的实施,财政审计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审计手段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必须积极引入计算机审计手段。

三、创新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下财政审计工作的思考

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财政审计工作应本着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思路,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既要巩固已有成果,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又要开拓创新,采取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

(一)扩大审计覆盖面,促进财政审计的横纵发展。一方面,从范围上横向拓展,把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财政审计范畴。既审计一般预算收支,又审计预算外资金、政府性基金、政府债务、政府投资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既审计一级预算部门单位,也要审计二、三级预算单位和接受补助的下级单位,实现政府性资金审计全覆盖;另一方面,从流程上纵向延伸,对财政资金实行全过程审计。要紧跟财政资金走向,推行“全程式预算跟踪”,要从预算执行的源头预算编制环节入手,注重检查预算执行随意性。同时,对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专项资金开展跟踪审计。

(二)调整审计视角,提升财政审计的宏观层次。一是高度关注宏观政策措施的执行。加大对国家重大经济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保障政策措施落实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高度关注财政经济风险。密切关注国家财政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把审计触角更多地伸向财政经济的风险领域、风险环节;三是高度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推进效益审计,注重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效益、行政工作效能等方面做出评价;四是高度关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加大对各项财政改革落实情况的审计,注重揭示反映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促进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财政审计技术水平。一是革新理念,把握信息化审计新方向。大胆吸收借鉴新思想、新知识,积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强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二是与时俱进,探索信息化审计新思路。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审计查证、信息收集筛选等功能,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三是立足实际,加强审计管理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多级联动”的联网审计,力争实现“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审计模式。

(四)强化综合管理,控制和提高审计质量。一是统筹做好审计计划管理。统筹部署审计项目,实施上下联动、整体作战,充分发挥审计资源的“层级合力”,提高财政审计整体效能;二是着力加强审计现场管理。审计组长要靠前指挥,对于审计人员的工作状态、质量和成果进行考评,并依据考评情况进行奖惩;三是大力加强审计成果开发利用。加强财政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扩大宣传审计成果,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四是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搭建培训、交流平台,采取请进来培训、走出去培训等有效形式,加强审计人才培养。

(课题组成员:孟华师立伟陈宏闫波席海昕张静何媛史薇 )

上一篇: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中青年人原发性高血... 下一篇:让更多审计成果促进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