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红山水电站工程评价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评价

时间:2022-05-22 08:22:21

伊春红山水电站工程评价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评价

摘 要:伊春红山水电站是汤旺河干流梯级规划中首批开发的水电站,位于汤旺河上游梯级电站的最后一级。红山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区火车站北东约1.0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30°53′50″、北纬44°00′45″,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541km2,占汤旺河流域面积的22%。水库正常蓄水位266.5m,总库容2670×104m3,以发电为主,兼顾供水、水产养殖、提供保障森林防火水源及发展旅游业等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

本次评价针对项目建设前后评价区自然生态系统现状进行评价,并对项目建设后对项目区生态完整性进行预测,评价项目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水电站、生态系统完整性、现状与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对生态完整性的评价要从评价区自然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稳定性两方面分析。本评价通过现场实地测量,得到评价区背景的净第一性生产力,通过比较对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并预测工程实施后评价区生态完整性的受损程度。自然系统中生物组分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是识别非污染生态影响程度的首选判定因子。

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特征,即阻抗和恢复。阻抗是系统在环境变化或潜在干扰时反抗或阻止变化的能力;而恢复是系统被改变后返回原来状态的能力。因此,对自然系统稳定状况的度量要从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两个角度来进行。恢复稳定性与评价区稳定元素(如植被)的数量和生产能力较为密切,阻抗稳定性与景观异质性关系紧密。

2、评价区生态系统完整性现状评价

2.1 背景生产能力调查

生产力的背景值是指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现状值。自然植被的净第一生产力反映了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根据现场调查和有关资料,红山水电站所在评价区内植被的生产力情况见表2.1-1。

注:评价标准采用全球大陆生态系统平均净生产力值。

2.2 评价区生态稳定状况分析

从表2.1-1中可以看出红山水电站项目所在评价区平均净生产力为967 gC/(m2.a),评价区针阔混交林面积占的比重较大,使评价区的平均生产力较高,比全球陆地水平高247 gC/(m2.a),说明该地区的植被生长力较高。评价区内以针阔混交林为主要植被类型,该植被有较强的恢复稳定性,表明评价区本底的恢复稳定性较强。

3、项目建设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评价

水电站工程的实施,使评价区景观中拼块类型发生变化,引起评价区生物量发生变化。红山电站淹没占地面积为433.71 hm2、工程设施永久占地面积为9.33hm2,主要占用林草地,其中占用林地面积247.85 hm2、草地12.36 hm2;淹没区水域面积增加了280.43hm2。在工程建成后,整个评价区的绿地面积将减少,导致评价区自然生态体系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发生改变,但对本区域生态完整性影响不大。

3.1评价区自然体系生产能力变化

红山水电站建设完成后使评价区的各拼块类型发生变化,结合其植被立地情况,其变化面积和生物量变化情况见表3.1-1。

从表3.1-1可以看出:工程建设完成和运行后,与工程建设前评价区生态系统自然生产力相比较,评价区自然体系的生产力有所下降,平均减少26gC/(m2.a),生产能力由现状的967gC/(m2.a),下降为941gC/(m2.a),说明工程实施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仍然远高于全球大陆生态系统平均生产力水平,处于该自然体系的生产力范围的上限水平,即自然等级的性质未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工程对自然体系生产力的影响是能够承受的,项目区域自然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和调控能力。

3.2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评价

①恢复稳定性

自然系统的恢复稳定性,是根据植被净生产力的多少度量的。如果植被净生产力高,则其恢复稳定性强,反之则弱。

从表3.1-1可以看出,工程建成后,土地类型发生变化,林地和耕地减少,水域面积和建筑面积增加,水库建成后水域面积增加了280.43hm2,与生态评价区面积相比,对景观没有太大的影响。工程建设造成评价区生态系统生物量减少,水库建成后水域面积增加以及水文条件的变化,使水库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将会增加,但由于陆地生物量的减少量大于水域生物量的增加,从而使区域自然体系的生物量减少了20297.2t,生产力下降26gC/(m2.a),平均生产力为941gC/(m2.a),仍远高于全球大陆生态系统平均生产力水平,表明评价区自然系统的恢复稳定性仍较强。

②阻抗稳定性

自然系统的阻抗稳定性是由系统中生物组分异质性的高低决定的。异质化程度高的自然系统,当某一斑块形成干扰源时,相邻的异质性组分就成为干扰的阻断,从而增强生态体系抗御内外干扰的作用,有利于体系生态稳定性的提高。

评价区地貌比较多样,有中山、低山、丘陵、水面等,自然生境为生物组分较高的异质性提供了可能。评价区具有多种典型的植物群落:小叶樟草甸群落、榛子灌丛群落、蒙古栎林群落、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群落,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混交形成了异质化程度较高的地带性植被,评价区自然系统本底的阻抗稳定性较强。

工程建成和运行后,林草地的面积减少了260.21hm2,与评价区林草地面积22.70km2相比较,减少面积所占比例为11.5%,表明评价区生物组分的异质化程度依然较高,有利于植被抵御来自内外的干扰。因此,评价区具备较强的阻抗稳定性。

4、 结语

总之,评价区景观模地为森林,具有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生态恢复能力和调控能力,对受损环境的恢复非常有利,库区周边植被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但自然系统的恢复稳定性依然较强。

其次,评价区植被群落丰富,包括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丛、草丛等,表明评价区景观异质化程度较高,有利于植被低于来自内外的干扰。因此,评价区具有较强的阻抗稳定性。

综合分析表明,伊春水电站工程的建设对评价区生态完整性的影响较低,自然系统仍可维持较好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捷; 杨俊华.绿色能源与生态环境控制.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广东广州;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广东广州 【期刊】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12-25

[2] 李辉; 唐志毕.云南盈江县槟榔江朗外河水电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初探 盈江县环境保护局; 潞西市环境卫生管理站 云南盈江; 云南潞西 【期刊】环境科学导刊2008-08-25

[3] 侯奎; 陈万勇.蓄水、调水、发电,扼制生态环境恶化.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02-29

上一篇:探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浅谈建设工程超预算原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