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难为易,用中求创的数控仿真教学

时间:2022-05-22 07:56:22

化难为易,用中求创的数控仿真教学

【摘要】针对目前职业中专数控专业教学较难的现状,提出了仿真教学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技能操作为核心,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数控教学;仿真软件;职专学生;技能操作;实际操作

数控编程与操作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要求很强的专业技术课,单纯的理论教学,易使初学者感到抽象、难学。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诸多不利因素,使教学陷入困难的境地。如何降低学习的门槛,激发学习兴趣,化“难学”为“易学”,化“苦学”为“乐学”,在教学中,我利用数控仿真软件做了些探索:

1理论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二者在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知道理论是靠实践来检验的,而实践则可用理论来进行指导。在仿真实习教学中,理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1.1从实践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我在仿真实习教学中,总是先拿出已加工好的真实的零件,精致的外观、光洁的表面,吸引着他们,使学生产生也要加工、想实践的心理,调动其积极性,为上好理论课做铺垫。如讲解点位快速移动代码G00,直线插补代码G01,顺时针插补代码G02,逆时针插补代码G03等,都是采用先看再做的方法,同时,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的学生在练习中会产生一些错误,我就用仿真软件的授课演示功能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观察现象,及时纠正程序的错误之处。使之明白没有正确的理论知识就不能够加工合格的零件,产生一种迫切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知识的渴望。

1.2让学生在仿真课中掌握一定的理论:在仿真实习课中,每次我都展示一张难度适当的零件图,用直观的方式提问学生,让他们分析图形及走刀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编程指令,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来获得知识。如编程时用G71粗车循环的优点是什么?为什么加工外圆用G01直线插补,而回刀用G00快速移动呢?加工锥度时,为什么要用G01指令使 X轴、Z轴同时移动产生角度?这些问题的提出,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获取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习课中学生们感觉理论知识不够用时,我马上抓住时机把理论知识适当地拓展、加深,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掌握实践方法。

2坚持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仿真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职专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上,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仿真教学。所谓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仿真教学是将相关知识与能力,按照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的逻辑联系,编成便于学生进行技能操作的相对独立的单元,在计算机上仿真出来。

在数控仿真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技能操作的积极性呢?首先结合学科特点,介绍数控编程知识的实用价值,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与今后工作的密切关系。从学生中挖掘具有实用价值的,能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的典型事例,充分展现数控编程及操作的价值,使更多的学生对数控编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降低入门的门槛,避开空洞的理论教学,教学过程一开始先进行示范性操作,同时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掌握操作要领。当机床的模拟切削声响起来,切屑飞溅,毛坯随着刀具的加工变成图样要求的工件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度膨胀,此时也恰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模仿的最佳时机。当学生独立完成,兴奋不已时,及时表扬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勇于战胜自己,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当学生激动的情绪趋于平静时,及时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工件为什么会变成与图样尺寸一样?机床为什么会自己加工?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应用中找出自己现有知识结构的欠缺,促使自己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即“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另外,在每一个仿真结束后,我都及时地引导他们思索,对于我们已经做好的零件,你认为还有哪些缺点或者还做哪些改进。当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后,再让他们通过讨论,看看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是不是别人也存在,如果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再进一步制定实施方案,并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其可行性,然后在老师的辅导下,把创新后的零件作出来。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零件,建议他们保留程序,在今后的实际操作中加工出来。目前,我校已有不少学生加工的零件作为展品存在学校的荣誉室中。这样既实现了“用中求创”的教学目标,也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在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数控编程仿真教学中,还应重视学生经受挫折、克服挫折的教育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它需要青少年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职专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5-18周岁之间,大多数意志品质还不够坚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较弱,所以在模块教学中,应创设让学生尝试“挫折”考验的情境,以此来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体验到只有经过艰苦努力,获得的成功才更有价值,从而产生足够的自信和克服挫折的勇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有意识地设置“陷阱”,如故意少编一个程序段、参数输入错误等,发生撞刀现象,致使工件车不出来,让学生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当学生真正排除了故障后,就会在“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感体验中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了意志的坚韧性。因此,经受挫折、克服挫折的教育也是帮助学生增强信心的重要一环。这把“双刃剑”用好了,会让学生获益终生。

参考文献

[1]仿真软件:上海宇龙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V3.8.20050607版(25节点)

[2]《数控编程与操作》.沈阳机床厂出版.2005

[3]《数控设备与编程》.主编 杨仲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谈初中人教版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与备课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